猪场频发高热病,是什么病因?怎样做好实效防治呢?

~初~


猪频发高热病,是什么原因?怎样才能防治呢?

猪的高热病,在临床上又被称为“猪高热综合征”,发病率很高,同时死亡率也很高,猪一旦被感染上这种病,早期如没有及时控制,基本就没办法医治了,而且可能还会引起疫情的爆发。所以一旦发现猪有高热病,千万不能大而化之、不管不问。


一、猪高热病的临床表现

猪高热病好发于母猪和成年育肥猪身上,是养殖过程中的一种好发病,也是农民朋友致富路上的拦路虎,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这个病。

猪的高热病都有些什么症状呢?这种病的症状很多,也很明显,猪一旦发病,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是精神萎靡不振,不愿活动;身体温度升高,偏离正常值;不愿意进食,懒卧不动;大口喘气,呼吸急促;有的猪可能皮肤会发红变紫,少数毛孔有出血点等等。

二、引起猪高热病的原因

能够引起猪发生高热病的原因很多,也非常复杂,很多病毒、细菌和寄生虫都会让猪感染这个病,而且有时候还会交叉感染和混合感染,同时还会产生继发感染,所以,实际上猪的高热病往往并不是仅有一种病,而是多种感染病的综合表现。

具体来说,猪高热病的病原体主要有这样一些,你也许记不住,没关系,了解一下就可以了: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猪流感病毒、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链球菌2型、副猪嗜血杆菌病、多杀性巴氏杆菌、支原体、弓形体、附红细胞体、猪霍乱沙门氏菌等等,是不是好复杂啊。



三、怎样才能有效防治猪高热病呢?

猪高热病如此凶险,做好预防和及时的控制就非常重要,不要等到病情大面积爆发了再去亡羊补牢,可能就会遭受很大的损失哟。下面我就谈谈如何才能有效防治猪高热病,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1、做好平时的免疫工作。

免疫工作很重要,这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措施;同时对于一些轻微的猪病不要姑息,要及时考虑对猪用药,在用药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尽量不要使用氯霉素类药物,慎用磺胺类药物。

2、做好消毒工作。

养猪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其中对猪的环境的消毒工作也是一件很烦人的事情,但是要想养好猪,再累再烦也得做好,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

消毒是预防猪高热病的一个有效的手段,消毒的时候要注意用各种消毒药物交叉使用,不能只固定使用某一种消毒药,因为病菌具有耐药性,经常使用某种消毒药,会降低消毒的效果。消毒药很多,如卤素类、酸类、醛类、双季铵盐和双胍类、酚类和碱类等等,都是可以交叉更换使用的。

3、注意不能对猪群胡乱进行接种。

接种疫苗多了不但不是好事,相反还会使猪越打越乱,造成免疫功能失调,严重影响猪的身体健康。有的养殖户喜欢看到别人的猪打什么疫苗,也就跟着去打什么疫苗,这是完全不好的做法,接种疫苗一定要根据自己猪场的实际情况去选择,还有那种单纯想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猪高热病的想法是不可取的,千万要转变认识观念。

4、做好猪场的清洁卫生工作,平常要注意猪场的降温通风。

猪场保持干燥清洁,能给猪的成长提供一个比较好的环境,除了搞好猪场的卫生,在夏季气温较高的时候,还可以适当对猪进行冲水清洗,帮助猪群降低温度,以免猪群因为热应激、中暑等问题而诱发猪高热病。

5、如果发现猪群有高热病的症状出现,可以用以下方子进行及时的控制:

用复方花青素1千克、牛磺酸2千克、阿司匹林0.8千克和1000公斤饲料进行混合拌匀,用来饲喂,其效果不错!


以上就是我对猪高热病防治的简单介绍,总之,对于猪高热病,要了解其发病原理、疾病的危害和防治的办法,才能在第一时间及时处理此病,防止病情的扩散。


洒脱农人


这个在08年我闷老家也有过一次猪瘟,我们老家那里主要就是靠养猪赚钱,每家都会有一头母猪。我记得当时是暑假,大暴雨连下一星期,房子庄家都淹没了,猪都跑没了路上全是吹倒的梧桐树,过后开始闹猪瘟,跟环境卫生还有天气温度都有关系,死了很多。我家那头养了8年的母猪也遭此难。记得县里发了救济粮还有消毒的东西。

防治嘛,主要猪舍环境卫生一定要把关好。也要给猪打疫苗,这个很关键


大娱能量


是说的今年的猪瘟吗?如果不是就当我回答错了吧,本人是个局外人,只说结果不怎么会分析原因,各养猪场不谈,我老家也是农村的今年9月份回了一趟老家家里整个镇养殖的猪基本死完,猪崽没人敢再买来喂养就怕再得病。这是近10几年听到和感受到的最严重的猪瘟,想想家里老人家们也是养猪几十年的都说不出个原因来所以觉得事情不应该是那么简单归结到猪场环境和饲料上吧,具体原因还得有关部门调查才能搞明白。(说了当没说哈)不好意思了水平有限


渝快游大杨


猪高热病的病因大概如下。

是由多病毒、细菌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致病性和高致死性的传染性疾病。犹如人患艾滋病一样,首先感染一种病毒,而后引起整个免疫系统抑制、坏死,丧失正常免疫功能,其后继发感染并发症造成衰竭死亡,病程较长 ,时间一般为5-15天。

猪得了高热病应该及时治疗,推荐方法如下。

1. 对发病猪一定要在兽医的指导下,规范用药。可一侧用抗生素如头孢塞肟、氟苯尼考、阿莫西林,与黄芪多糖或基因干扰素、排异肽及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樟脑磺酸钠同时注射,按疗程和剂量使用,一般连用3~5天,不要随意更换。同时,另一侧注射磺胺类药,不要随意加量,每天1次,连用3天。饲料中加清瘟败毒散或圆环病毒康,连用5~7天。饮水中加喘速治或阿莫西林与电解多维或口服补盐液,连用3~5天。

2. 使用富络欣粉每100克可拌料200千克或5亿强力霉素每100克可拌料200千克等抗生素,同时使用紫锥疫毒清拌料每100克可拌料160千克,肌注头孢畜健3~5mg/kg和清热冰针5~10ml/头,地塞米松磷酸纳注射液4~12ml/头

3. 磺胺磺每100克可拌料80~100千克和紫锥疫毒清拌料每100克可拌料160千克,肌注适倍0.4ml/kg及齐健1.0~2.0ml/kg或鱼腥草注射液5~10ml/头。

希望能做个参考,有不同的意见来相互讨论。





农贸小猫2019


猪场频发高热病,是什么原因?怎样做好实效防治?

养猪生产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病会随着不同气候,温度和环境而来, 且治疗程度也有所不同,对于猪高热病这个病症,小农牧也有些了解,该病症潜伏期长,发病速度和传播速度快,并且属于多种病菌病相继感染而形成,可以说治疗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当然了也并不是无法挽救,治疗方法自然是有,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重视饲养和管理,应当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消毒,防疫的措施来进行管理。本病类似于典型猪瘟,应该注意区分。



猪高热病的认识和防治

  • 猪高热病 /又称(猪高热混感综合症)是由多种细菌病相继感染而形成,主要有:传染性病原,寄生虫类,蓝耳、圆环等病毒混合感染而成,其治疗过程相当复杂,患有此病的猪一般,刚开始两日猪的体温迅速爬升至40°-41°随着病情越发严重猪群开始逐渐出现食欲下降,多数猪因发烧而导致精神沉郁,甚者有:因体内温度过高,喜卧脏水,卧地不起,寒冷扎堆等现象,严重者有吃后呕吐等现象



  • 病猪也因为多种因素和病情的演变,也逐渐表现得眼角处有泪斑,多为结膜炎导致,还有部分猪,咳嗽,打喷嚏,流脓性鼻涕,且鼻镜干燥等,再者就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由于病程不同,且程度也有所不同,包括有:犬坐式呼吸,腹式呼吸,表现急促,
  • 本病有最大明显的体外特征,患病3-5日的猪由于该病的急性,体内的细胞组织开始病变,导致血液系统出现了败血现象,身体多处皮肤组织受损,产生了多处皮肤,发红,发紫,刚开始是由猪的股沟处开始蔓延,直至四肢、腹部、背部、颈部、耳尖等,全身性败血病变,其中紫色皮肤是我们最为常见的,


猪高热病多发于,夏季和秋季,病毒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其-饲料、餐厨剩余物等都可以引起本病传播,再者就是猪场养殖密度较大,从其他猪场外购仔猪,猪场卫生状况不好,气温突然变化,都可以导致猪高热发生!

  1. 对于任何猪病而言,预防都大过于治疗,养猪应该重视,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理应提高饲喂水平,增加猪群免疫力,有必要增加饲喂青绿饲料,注意饮水卫生,拒绝饲喂工具交替使用等现象,对于猪舍空气要多通风勤换气,严格按照生物安全原则进行消毒,对养猪场进行封闭式管理,如有病例及时隔离治疗。



  2. 对发病猪注射干扰素或免疫球蛋白,一天一次连用2次。选用柴胡、双氯芬酸钠以达到退烧的目的。选用板蓝根、双黄连、金丝桃素、黄芪多糖,可抗病毒增强免疫抵抗力。抗菌药物可用头孢噻呋钠、林可霉素、阿莫西林、磺胺间甲氧。用黄芪多糖注射液稀释头孢噻呋钠,每天肌注2次,两天后会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总结

养猪过程中,遇到病症在所难免,但是养猪要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饲养管理是保证猪群能否健康安全的环节,治疗仅仅只是后者而已,在这里对于猪高热病,首先要区分它到底是高热病还是猪瘟,有便于对症下药,科学治疗。以上回答希望能够帮到你,如有不妥,请评论区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如果喜欢,麻烦帮我点个赞!转发和评论都是我努力创作的方针,希望得到您的支持。


创新农牧


猪场频发高热病,是什么病因?怎样做好实效防治呢?

作者介绍:规模场技术场长;集团客户技术服务经理;实验室诊断检测;动保公司技术讲师。学习工作期间经历了2011年高热病,那时候正好在猪场,以亲身经历给大家讲讲高热病的经过,以及目前猪场出现的高热病症状的猪群病因分析以及防控策略。

高热病经历:以一个养猪业从业人员来看高热病,2006和2011发生的两次高热病(蓝耳),彻底改变了国内养猪业格局以及疾病防控方向。最早发生的高热病,传播速度很快,怀孕母猪整个猪舍出现流产、死亡,保育、育肥猪高热、呼吸道死亡率也较高。


当时的高热病:主要病原是蓝耳病毒,又称为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主要造成母猪的流产、死胎以及育肥猪的严重咳喘,刚开始发病时,死亡率较高,一时间猪场无药可治,给养猪业造成严重打击,就像现在的非洲猪瘟一样。

现在的高热病:现在猪场发生的高热、呼吸道症状的表现,不一定都是蓝耳的问题,更多情况下是蓝耳造成猪群免疫力和健康度下降,引起的其他疾病发病,如蓝耳+圆环+副猪,蓝耳+支原体+胸膜肺炎,蓝耳+猪瘟等。另外能够引起猪群发烧高热、全身发红的高热病表现可能的病原有蓝耳、猪瘟、流感、非洲猪瘟等,根据每个疾病的发病表现再做临床鉴别与诊断。

猪场频发高热病,病因分析

一、猪场发病规律:多病原混合感染

由于蓝耳疫苗的大量免疫,现在猪场蓝耳毒株复杂化,有疫苗毒也有野毒,再加上抗生素滥用,导致猪场疾病复杂化,基本没有单一病原感染,大多数都是多病原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我以前在实验室负责检测时,发现死亡猪只没有一个病原而引起的死亡,大多数发于病毒而死于细菌感染。因此,我们在分析病原时,不能从单一的角度就诊断和防控,而是结合病毒和细菌、疫苗和抗生素、生物安全和生产管理,多角度、多方面入手。

二、高热病病因分析

1)母猪阶段:繁殖障碍,仔猪带毒

  • 蓝耳主要引起母猪的繁殖障碍,包括流产、死胎、弱仔、初生仔猪带毒等。
  • 蓝耳流产规律:多数在妊娠后期出现早产和流产问题。
  • 母猪蓝耳带毒表现:对于猪场有蓝耳波动,但是没有处于爆发期,这样的妊娠母猪经常出现发烧、几天厌食、打针后又正常采食,反反复复,俗成“不好好吃食”。另外有些母猪在流产或者产后,多数能够自行恢复正常。
  • 蓝耳带毒的仔猪表现:初生仔猪如果蓝耳带毒,可以观察刚出生的仔猪腹股沟淋巴结发青,而且这样的猪多数在产房期间易发黄白痢。

2)保育阶段:链球菌、副猪高发,呼吸道症状多见

发病组合:蓝耳+圆环+副猪;蓝耳+圆环+链球菌/支原体,蓝耳发病没有单一感染的,大家要记住。

发病周期:保育猪在断奶后2周后开始出现集中发病。

发病表现:以身体苍白、长势缓慢、头尾尖、中间粗、肚子大、采食量少,伴发有呼吸道症状。

发病特点:只要保育猪链球菌和副猪高发的猪群,蓝耳带毒的几率接近90%,不要单纯按照链球菌和副猪来治疗。

3)育肥阶段:以呼吸道混感为主

发病组合:蓝耳+支原体;蓝耳+传胸;蓝耳+支原体+流感

发病周期:育肥猪整个周期都易发,尤其是保育转育肥这个阶段,蓝耳转阳率高,尤其要注意。

发病表现:育肥猪蓝耳混感,以呼吸道为主,并伴发高热,身体发红,有流感的表现。

☆病因总结:以上只是针对蓝耳原发混感的情况,以蓝耳病为主导引起的高热病。当然也存在其他疾病引起的高热病,比如流感+传胸;猪瘟+副猪+副伤寒;非洲猪瘟等。


高热病防控方法:主要是以蓝耳为主导的高热病的防控方法

以蓝耳为主导的高热病防控方法要从多方面考虑,不能单一的就是保健或者疫苗免疫,还要注意猪群中蓝耳毒株复杂的因素,后备母猪引种的驯化,妊娠母猪保健,产房仔猪蓝耳转阳和疫苗免疫,保育猪断奶后保健等很多,这里拿出几个重要点来给大家分享:

1、蓝耳疫苗和毒株问题

疫苗免疫数据:关于蓝耳疫苗一直是有争议的,给大家分享一个数据吧,大家自己来评判,集团化猪场90%是免疫蓝耳疫苗的,除非个别做蓝耳驯化的阴性场,中小规模散养户70%是不做蓝耳疫苗的。

猪场毒株问题:现在猪场几乎没有阴性场,大多数是蓝耳抗体阳性场,偶尔几个月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如果猪场长期发生高热病,那么猪场的毒株一定的多毒株共存,且没有优势毒株,互相竞争和排毒。目前猪场最常见的蓝耳毒株是类NADC30毒株和GM2亚群。

疫苗免疫推荐:关于蓝耳疫苗是否免疫的问题,大家要根据自己猪场的情况,如果正在发病,建议大家不要着急免疫,先稳定在考虑疫苗的情况,因为蓝耳病毒有抗体依赖性,低浓度的疫苗抗体容易让更多的病毒进入机体。如果你想免疫疫苗,最好先测一下猪场现存的蓝耳毒株,哪个是优势毒株,建议大家免疫经典毒株和天津株。

2、后备母猪驯化

猪场蓝耳不稳定,多数是在引种后半年内出现,对于3年都不引种的猪场,很少出现蓝耳和伪狂犬的问题,除非生物安全太差导致外来带毒感染。因此,引种和后备母猪驯化,应该作为防控蓝耳的重中之重。

引种原则:建议大家引种从一个原种场引种,这样能够保证猪场蓝耳疫苗和毒株的稳定,尤其是对于基础母猪群的冲击。

驯化方法:国内猪场驯化方法千差万别,每个猪场要选择一套适合自己的,如血清驯化,中药驯化,淘汰母猪混群驯化,保育攻毒发病猪混群驯化等。其中药物驯化是最安全的,建议中小规模客户,在引种到家后驯化2周,配种前再驯化2周,使用中药配合抗生素的方式,中药可以选择板蓝根+金银花+黄芩。


3、蓝耳保健关键点

猪场没有发生非瘟之前,蓝耳波动场多数会定期保健,每个月一次或者一个季度一次。关于蓝耳保健关键点,我给大家分析一下。

  • 后备母猪引种 混群前驯化
  • 重胎期波动 流产、早产、母传子,产前3周开始驯化
  • 产房10-14日龄仔猪蓝耳转阳,围产期母猪驯化2周
  • 断奶后2周 高死淘率,断奶后连用2周驯化方案
  • 70日龄保育转育肥野毒感染 呼吸道,转育肥前两周驯化

当然,并不是让大家一直使用药物,对于哪个阶段容易出现问题,我们就重点在哪个阶段保健。


4、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问题,不仅仅是针对高热病,对于现阶段的非洲猪瘟同样重要。猪场做好生物安全,能够保证猪群蓝耳毒株的简单,减少母猪带毒传播。具体生物安全的做法就不给大家分享了,一场非瘟把国内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提高了几个等级。

综上所述,如果猪场频发高热病,首先结合以上临床表现是否是蓝耳为主导的高热病,做一下临床鉴别,其次关于高热病防控要从多层面、多角度分析,培养优势毒株,猪场才能长期带毒稳定。另外要注意结合生物安全、饲养管理、疫苗选择免疫、药物定期保健(针对薄弱缓解)等措施。


猪业前沿


猪场频发高热病,是什么病因?怎样做好时效防控呢?

高热病是在非洲猪瘟之前对我国生猪养殖造成重大损失的疾病,其传播速度比非洲猪瘟更快,短短半年时间就由南到北传遍了大多数地区,后来经过了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才知道该病的主要病原是蓝耳病,同时并发的还有猪瘟、附红体、弓形体、传染性胸膜肺炎等。但最近几年各大小猪场都加大了蓝耳病的防控,虽然高热病没有形成大面积的流行,但是个别地区依然有散发现象,病猪主要表现为高热、死亡,死亡后身体发绀等症状。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有几种:


1、蓝耳防控不到位

首要一点就是蓝耳病的防控不合理,因为蓝耳病是高热病的重要病原,发病后会引起母猪流产,肥猪严重呼吸道和肥猪的高死亡率。

目前防控蓝耳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疫苗免疫和药物预防两种,正常情况下是建议二者联用,疫苗免疫的基础上结合药物预防,能达到更好的防控效果。推荐母猪每年普免蓝耳疫苗2-3次,间隔一个月在饲料中添加400g黄芪多糖粉+1000g板蓝根颗粒,连用14天时间。仔猪21日龄疫苗免疫一次,断奶后饲料中添加1000g板蓝根颗粒+2000g替米考星+400g黄芪多糖粉,连用7天。


2、引种后处理不当

引种是导致猪场内蓝耳由稳定转为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正常情况下引种后需要进行驯化后才能混群,可多数猪场都省去了驯化这一步,因为蓝耳病毒很容易发生变异,引种猪场的毒株同猪场原有毒株发生杂合后就有可能产生新的毒株导致猪场蓝耳病的不稳定。

所以猪场引种后需要在引种母猪饲料中加入1000g板蓝根颗粒+2000g替米考星,连用14天,然后在用药的中间时间将经产母猪赶制外购母猪圈中,让两者接触完成驯化,后续没有出现问题才能将外购母猪混群。


3、霉菌毒素中毒

霉菌毒素具有严重的免疫抑制性,多数猪场蓝耳病稳定是因为机体抵抗力同蓝耳病的感染力之间形成了暂时的稳定,当受到霉菌毒素的影响后,机体抵抗力下降就会导致蓝耳病毒占据上风而引起猪群发病。

要求猪场饲料最好选择全价饲料,若是自配饲料需要加入脱霉剂,另外霉变严重饲料原料应该弃用。


果然悠


一、猪场频发高热病的原因:

1、饲养环境差:许多猪场由于观念、资金、技术和管理等因素的制约,饲养环境条件差,为疾病的发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饲养管理不善:如饲料搭配不合理导致营养问题,严重影响猪群机体抗病力和体质状况;水质不良或者污染导致饮水问题,直接引起猪群发生疾病;高密度的饲养使猪群发生严重的应激反应,影响猪群机体的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降低了猪群对疾病的抵抗力。



3、防疫意识不强:猪场对防疫工作不重视,意识观念差,往往“重生产,轻防疫”。

4、疾病控制不力:如消毒制度不健全;免疫不科学致使常发的病毒病控制不住;滥用抗生素及化学药物,致使病菌产生抗药性,达不到治疗作用。

二、防治措施:

1、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防止引入隐性感染猪。

2、重视猪群的饲养管理工作,降低饲养管理密度,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做好防暑降温,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3、定期对猪舍进行彻底的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数量。



4、及时做好猪群免疫工作,免疫程序、免疫方法及疫苗保管要得当,疫苗使用剂量要准确。

5、定期驱除猪群体内外寄生虫,增强猪群机体抵抗力。

7、发生高热病时,应立即隔离病猪,及时淘汰病情特别严重和治疗效果不佳的病猪,防止疫病传播和蔓延。



8、高热病爆发前,用高热混感清或混感先锋拌料饲喂;发生高热病时用高热经典+怪病头孢混合肌肉注射,另一侧注射抗毒排疫增免肽1号,1次/日,连用3日,同时用高热混感清或清瘟败毒散+强效链弓红+电解多维拌料饲喂。



总之,猪场防治上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对症治疗”的方法!


农人心声


我认为养猪防控中,防是第一位,控是在防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防不好,控也毫无意义,因为防疫有露洞,后期猪一但发生病毒性疾病和严重疫情,采取何种防控治疗都毫无意义,所以养猪中防疫是很关键的。

但是,防疫上在关键,也不能任何疫苗都防疫,不是防疫了所有疫苗猪就不发生疾病,相反,如果防疫不好,不科学,甚至有可能带来更多复杂难缠的疾病,所以,防疫上要精,要简,要科学有效果,而不是滥、走过场,千篇一律的拿别人防疫程序,来抄袭自己养猪所用,如果不根据猪群具体实际情况去防疫,任意增减疫苗,都会带来严重后果,结果就是按下葫芦起了瓢,疫苗越防越多,猪病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不断,自己都一头雾水,不知道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很简单,快刀斩乱麻,把不必要的,不确切和防疫效果不好的疫苗统统放弃,哪种疾病危害性大,不能治疗,疫苗保护效果好,稳定就防疫那个,要知道,我们给猪做防疫,就是为了防止发生重大疫情无治疗效果而采取的一种被动措施,而不是刻意随心所欲的去防控,特别是病毒疾病,它们是破坏猪免疫力的罪魁祸首,加上无有效的药可防控,给猪带来极大危害,所以,病毒类疫苗,是防疫中的重中之重。

我们知道,猪病之中,除了猪瘟和伪狂犬最厉害,危害性也最大,这两种疾病一但在猪群中发生,基本是毁灭性打击,因为它们无药可治,加上死亡率又特别高,(猪瘟是大小猪通吃,伪狂犬只死亡产后三十天以内仔猪,还造成母猪大量流产反情,娄配不孕,推迟延长发情,只有母猪不见多少仔猪,不过断奶猪和超过三十斤以上成年猪,很少在发生死亡,即使死亡也是细菌继发感染造成的并发症引起的)所以免疫它们两个尤为重要。

我平时给大家讲的猪群防疫很简单,只做猪瘟和伪狂犬这两种基础疫苗,这两种疫苗无论从保护率上,安全性上,是其它任何病毒疫苗都不能比拟的,其它病毒疫苗还多还少都会产生毒株变异和保护率低,甚至生产上排毒和散毒发生,

为什么有的猪厂疫苗防疫越多越不稳定,道理就在这,母猪和仔猪育肥都是一样,(育肥猪增加一个口蹄疫,每年从八月份防疫到来年三月份止)除了经产母猪季节增加乙脑还流行腹泻疫苗,后备母猪增加一个细小病毒防疫,母猪其它任何疫苗都不防疫,母猪伪狂犬疫苗采取一刀切,一年普防三次活苗,只打一家固定疫苗,从不更换其它任何进口疫苗,而且雷打不动,没有半点妥协。

仔猪产后任何喷鼻疫苗(根据实际情况)和什么三针保健都不做,因为母猪伪狂犬疫苗平时防疫好,仔猪产后母源抗体可以保护仔猪三十天左右不被伪狂犬感染,三十天后仔猪就可以接种伪狂犬疫苗了,就不要担心哺乳期仔猪感染伪狂犬,所以平时科学合理防疫好伪狂犬,是很安全的,没必要采取过多其它措施,做好新生仔猪吃初乳,比做任何疫苗药物措施都好,不要简单的搞复杂了。

猪瘟跟胎走,就是在仔猪产后二十三到二十五天之间,母仔同时防疫,千万不要超过还提前这个时间,因为这个时候仔猪最健康,也是母源抗体干扰仔猪免疫的最低时间段,防疫效果最佳,猪瘟防疫,仔猪尽量不要过早还过晚,过早如二十天之前就防疫,这是错误的,主要是因为有强大的母源抗体的干扰,会让仔猪猪瘟免疫应答效率降低,达不到免疫保护效果,也不要过晚,过晚母源抗体二十五天后保护逐渐降低,如果在不及时防疫猪瘟疫苗时,管理不到位,仔猪很容易被野毒猪瘟感染的,

防疫程序就这么简单,但是简单中注意防疫的科学合理性,避开免疫抗体不健康猪群和母猪疫苗防疫冲突时间段,我不知道有的母猪防疫这么多疫苗怎么错开的,这两种疫苗,有时都有重叠现象发生,都及时做好记录防止疫苗防疫互相干扰,这个不过多论述,希望引起大家注意。

更不是所有病毒疫苗都采取一刀切,特别是猪瘟疫苗,一定跟胎免疫,听我的没错,说猪瘟跟胎免疫容易露防的,估计它的猪群不会很稳定,断奶发情肯定参差不齐,不然不会采取一刀切,放着这么好、这么成熟的跟胎防疫不做,偏偏喜欢剑走偏锋,结果早晚会付出代价的,这次非瘟疫情就是很好的例子,非瘟疫情清栏清场只是导火索,真正非瘟疫情造成清栏清场的没有多少,醉翁之意不在酒,不过多解释,真正猪出问题的还是普通猪瘟疫苗防控上有露洞,和蓝耳变异继发细菌混感高热造成的占大多数。

其它病毒疫苗,如蓝耳和圆环,甚至包括附红体都是免疫抑制性疾病,这些在喂养和管理好情况下,完全可以把它们压制住,一般平时它们不会兴风作浪,只有猪群免疫力低下时,它们才会狼狈为奸,耀武扬威的出现,即使它们有时出现在个别猪身上,没有猪瘟和伪狂犬参与,也不会轻易死猪的,你就不用害怕高热混感疾病,如果喂养和管理好,更不会大面积爆发传染。

在简单说下混感高热治疗,混感高热疾病,除了病毒和细菌混感,还有其它破坏免疫力抑制性疾病,如附红体,治疗混感高热疾病,我们要围绕发病原因,而不是胡乱用药,是病毒引起的,只要自己猪瘟和伪狂犬做好,就不用在担心了,最起码不会不好治疗和死猪,有细菌继发感染的,我们有很好的抗生素治疗,这个更不用怕,说到抗生素治疗,我真的担心在治疗混感高热疾病中,很多人都是在乱用药,超剂量用药,这种用药方法不是治疗猪病,而是在加速让猪病情严重,更快死亡,什么猪一有病发烧就用退烧药,安乃近和氨比,要知道这些药有严重破坏猪免疫力和红细胞产生的,甚至掩盖病情和破坏抗生素药物疗效,如果猪有疾病发烧,只要不呼吸急促,狂躁不安感觉危及生命,就不要轻易用退烧药降温,要知道发烧有帮助治疗疾病的优势。

有病就用清热解毒药,什么双黄连黄芪多糖类,这些所谓中药能治疗疾病,估计最多也是治标不治本的复方制剂(大部分这类药都含有退烧药,其实你不用这些药猪也能治疗好),当然这些药毒性也是非常大的,可以说有效果也是杀敌一千,自埙八百,会延长病情 。

对细菌感染治疗用抗生素是对的,但是也不能乱用,要用治疗无副作用的,毒性小的,治疗疾病宽的抗生素,当然,我认为青链霉素就是最好选择,因为它可以控制平时自然界养猪中百分之八十的细菌感染疾病,特别是急烈性的链球菌和丹毒,一般养猪还有什么厉害细菌疾病。

为什么猪有病就用其它不靠谱的磺胺类药物,抗生素治疗王老师很少用磺胺类药物,除非怀疑弓形体感染,什么头孢、林可、替米,氟苯尼考,猪没有呼吸道疾病就不要用这些药,真的没必要,你可知道这些药有多毒,

除了氟苯尼考是备用药防止支原体和胸膜肺炎,其它药从不考虑,因为青霉素和氟苯尼考这两种药,完全可以控制细菌疾病,只要是细菌感染疾病,从来没有治疗不好的,为什么有人不用青霉素治疗细菌疾病,甚至说无效,这可能与长期大量饲料加药有关系,防疫越简单越好,治疗疾病也同样越简单越好,不是什么海陆空狂轰滥炸无目标用药,平时喂养和管理做好,防疫好猪瘟和伪狂犬,猪那有那多难治疗疾病,都是不懂造成的,你如果以上这些都懂,你也不怕混感高热疾病。






兽医小张


对于猪高热病的防治,也不是一概而论,很复杂的,不是三五个篇幅能够说得清,得分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发生高热病的病因不同,感染的程度不同,治疗手段也不同,而所用的预防措施也不同。对于猪场的猪,得对每头猪的品种,做过哪些疫苗,生长的过程,饲养的方式,作好备案,在发生疫情时,医生在诊断时用得上。至于硬件设施,或多或少也会对猪病发生有间接影响,比如在寒冷的冬季,没有做好保温措施,导致猪感冒而发热,在酷暑时没有做通风设施而至猪生病(生猪的汗腺不发达,汗腺主要分布在脚底)。一个专业的医生,能够快速找到发病的原因,施予最好的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养殖户的损失。建议以后提问题时得说明是在哪个季节生猪发生高热病怎样防治?这样方便回答一些,这些是我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