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坚持不投降继续打、不赔款,结局会怎样?

黑夜里的花火


清政府甲午战败后,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仅赔款一项,清政府就被迫向日本支出两亿两白银,再加上,开放通商口岸,允许日本资本输出等条款,清政府虽然暂时求得和平,但代价也太大了。因此,不禁有人问,如果当时的清政府能够继续坚持作战,结果会怎样?我认为,假如清政府继续与日本交战,前者惨败无疑,但中国或许会提前迎来转机。

众所周知,清政府与日本交战的底气源于洋务运动。由于清政府自身极度腐朽,洋务运动治标不治本,但它终究在某些方面促进了社会发展,并陆续取得一些科技成果。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大背景下,洋务运动为军事服务的意味比较浓厚,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由此诞生。

北洋水师虽然强悍,但却硬生生被清政府害了,到了1894年前后,这支亚洲最强海军实际上徒有其表。我们很难想象一支强大海军的驻地上居然有妓院、赌场等各种风花雪月之所,也难以想象到一国统治者为了给自己过寿而随意挪用军费。最令人不解的是,北洋舰队后期烧的煤都是开平煤矿最劣质的,试问,这种情况下,北洋舰队还如何与日本联合舰队较量,说句伤自尊的话,当时的日本海军战斗力至少达到北洋水师的三倍,而后者全军覆没使清廷完全丧失了制海权。

因此,就算当时的清政府稍微有点骨气,短时间内,它也没有继续与日本在海上叫板的资本,清军士兵只能放任日军登陆而与其在陆地上较量。根据战败后的经验推算,就算当时的清政府坚持下去,也难逃国家被列强瓜分的命运。要知道,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后,列强开始大肆向我国进行资本输出。看到日本得到了诸多利益,其他西方国家纷纷挑起战争,并向清政府索要比日本还要丰厚的条件。

即便清政府与日本在陆地上作战,它的国库里也没有那么多钱了,囊中羞涩的清政府只能被迫向外资银行贷款或者盘剥民脂民膏,对前者而言,这两种选择都是致命的。向列强借钱简直比高利贷也可怕,他们必然会借机巧取豪夺,并进一步侵犯我国领土与主权。而如果欺压老百姓,清政府必然会深陷农民起义与民主主义革命漩涡当中,那样的话,清政府必然会提前崩盘。

从这方面来讲,清政府实际上是以一纸不平等条约维系自身苟延残喘,但这种做法却出卖了国家利益。事实上,如果清政府坚持与日作战,后者也讨不到什么好处,历史已经证明,日本作为一个弹丸小国,它根本没有持久作战的能力。别看日军赢得了甲午海战,但他们库存的弹药其实也不多了。正因如此,他们才会在李鸿章遇刺后匆忙答应减少部分赔款的意见,在获知关键情报后,日本又威逼利诱,迫使清廷代表尽快在协议上签字。

由于西方列强不具备单独吞掉大国的能力,如果清政府继续强硬下去的话,日本必然会趁机扶植一大批代理人,而为了分一杯羹,列强均会趁机扶植军阀,这种情况下,清政府已经名存实亡了。

至于后面发生的事,我们可以参考历史经验,那就是,各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就算这条路走的艰辛,但如果清政府当时强硬一点的话,前者或许会很快消失,但中国的革命道路会顺畅很多,而清政府自身除了臭名昭著,后人多少也会记得其一点好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