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就業扶貧暖人心

湖南日報

“再做兩年,我也要買臺小車來開開。”3月21日,武岡市三和村貧困戶馬建衛在電話裡高興地說,再過幾天就能拿到3月份工資了。2月27日,馬建衛乘坐用工專車到廣州上班,根據用工協議,月工資將超過5000元。

穩就業,就是穩脫貧。我省克服疫情影響,積極幫助貧困勞動力找崗位,搭建線上線下就業平臺,開通“點對點”就業服務直通車,促進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穩定脫貧。

省扶貧辦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18日,全省返崗務工的貧困勞動力達162.18萬人。人社系統數據查詢顯示,目前,貧困勞動力復工人數平均每天增加4萬人左右,預計到3月底,全省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能基本實現復工就業。

找崗位——“三個一批”解難題

受疫情影響,今年過了一個特長的春節,許多人滯留在家無法返崗復工。

省人社廳和省財政廳迅速下發《關於印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的八條措施的通知》,加大對農民工特別是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的政策支持。省人社廳聯合省扶貧辦下發《關於加快推動未復工貧困勞動力復工就業的緊急通知》,對尚未復工就業的貧困勞動力情況實行“周調度”制。

促就業,崗位是關鍵。按照分區分級精準復工復產要求,在疫情形勢好轉的情況下,全省動員齊發力,通過“三個一批”(即:省外輸出一批、省內就業一批、就地就近吸納一批)幫貧困勞動力找崗位、解難題。

省外輸出一批。加大勞務協作力度,積極對接廣東、浙江、福建等沿海發達地區,簽訂省際勞務協作對接協議,全省已建立勞務協作對接機制837個。將勞務協作作為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幫助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截至3月18日,89.1萬貧困勞動力實現省外就業。

省內就業一批。出臺援企穩崗幫扶政策,選派2萬多名駐企防疫聯絡員協調解決復工復產突出問題,動態掌握1930家重點企業用工需求,實行24小時調度保障,優先輸送符合條件的貧困勞動力。截至3月18日,省內縣外務工貧困勞動力達34.94萬人。

就地就近吸納一批。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扶貧載體開工復工,引導貧困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截至目前,全省各類扶貧企業復工5569家,復工率95.87%,吸納貧困勞動力12.3萬人;全省2963家扶貧車間已開工2777家,復工率93.7%,在崗貧困勞動力3.52萬人;結合疫情防控需要增設保潔環衛、防疫消殺、巡查值守等公益崗位,兜底安置貧困勞動力8.1萬人。

搭平臺——線上線下齊發力

“請問你有什麼特長?”3月19日,新寧縣羅源村7名貧困群眾通過視頻方式參加湖南空港實業公司的招聘會。當天,5名貧困群眾與湖南空港實業公司達成了就業意向。

依託全省勞務協作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微信公眾號、省市主流媒體等,疫情防控期間,我省搭建線上招聘平臺,推進招聘應聘、面試簽約線上通辦,及時將崗位信息推送給貧困群眾,將貧困群眾的就業意願反饋給用人單位。目前,全省在線累計發佈企業招工信息117萬條,“點對點”為貧困群眾推送崗位信息560萬條。

2月26日,由省人社廳會同長沙市人社局、騰訊公司推出的湖南公共就業服務平臺——“湘就業”微信公眾號正式運營。上線第一天,訪問量就達5萬餘人次,頁面瀏覽量約21萬人次,覆蓋18萬人的微信朋友圈。目前,“湘就業”已入駐企業1300餘家,發佈崗位信息超6萬餘個, 5.6萬求職者在平臺註冊。

線上平臺“永不落幕”,線下送崗精準對接。我省建立“省統籌、市縣為主、鄉負責、村落實”的企業招工幫扶機制,組建招工小分隊、勞務經紀人、勞務中介三支招工隊伍,發動5萬餘名駐村幫扶工作隊員開展“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務”活動,進村入戶“送崗位”,瞭解貧困群眾就業意願,促進“一對一”招聘面談和就業簽約。

長沙市組織66支招工小分隊,分赴全省51個貧困縣開展精準就業扶貧行動,已招聘2434名貧困群眾來長沙就業;邵陽市成立170支招工小分隊,幫助近萬名貧困群眾外出就業;益陽市1067支駐村幫扶工作隊通過線下送崗位、線上發信息等方式,幫助貧困村的3萬多名農民外出務工。

優服務——直達輸送到廠門

“謝隊長,我想請你幫個忙。”2月25日晚,國網湖南電力公司駐小河村幫扶工作隊隊長謝歷冰接到村裡貧困戶謝海明的電話。當晚,謝海明接到廣東省佛山市一家用人單位的邀請,要他帶上當地衛生部門出具的健康證明,第二天趕到公司。然而,一紙健康證明難住了謝海明。

“你外出務工,我做好服務。”謝歷冰滿口答應幫忙,隨即撥通村主任劉冠華的電話。兩人分頭行動,劉冠華到村裡核實謝海明近半個月來的健康情況,謝歷冰聯繫鎮衛生院幫謝海明量體溫,檢查身體。1個多小時後,謝海明順利拿到了健康證明。

為克服疫情對貧困群眾外出就業帶來的不便,省委組織部和人社、衛生健康、扶貧等部門加強銜接配合,對已上崗復工的貧困勞動力,指導企業做好廠房、宿舍等生產生活區域的衛生消毒和崗位防護工作。對準備外出就業的貧困勞動力,做好健康教育、防疫知識宣傳、體溫監測、出具健康證明等工作,為貧困群眾返崗就業提供優質服務。

組織專車、專列實施“點對點、一站式”直達輸送,讓貧困群眾外出就業實現“出家門上車門,下車門進廠門”。2月28日11時47分,G9628次列車從新化南站始發,直達廣州,這是我省首趟運送貧困群眾外出務工的專列。經防疫檢測,625名來自新化縣邊遠山區的貧困群眾踏上就業路。貧困戶王玉平在列車上撥通家人電話:“我會早點寄錢回家。”

目前,全省通過專車、專列有組織輸出貧困勞動力4.5萬人。漣源市開通5列鐵路專列,包車528臺次,點對點輸送農民工6965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組織“湘西州—浙江嘉善勞務輸出專列”輸送783名務工人員返崗,開通近千輛返崗直通車,輸送勞務人員2.4萬人,其中輸送貧困勞動力5958人。(記者 奉永成 通訊員 肖坤林 戴大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