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因為刺殺樓蘭王,立下大功,幾百年後被李白、杜甫競相歌頌!

中國歷史上在西域立功的人有不少。最開始的張騫,張騫的鑿空之旅奠定了中原入駐西域,隨後還有傅介子、耿恭、班超、竇憲、高仙芝、封常清等等。在這些開拓、立功和經營西域的人中,有一個人我們不得不說,那就是傅介子。因為此人是歷史上被大唐詩壇泰斗歌頌最多的,李白、杜甫、王昌齡都歌頌過此人。

顯示原圖

此人因為刺殺樓蘭王,立下大功,幾百年後被李白、杜甫競相歌頌!


李白在他的《塞下曲其一》上說:“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意思是隻願揮起腰下的寶劍,過關斬將,打敗敵人。詩中“斬樓蘭”的典就是出自《漢書·傅介子傳》。

王昌齡在他的《從軍行》中說:“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跟李白的《塞下曲》有異曲同工之妙。

此人因為刺殺樓蘭王,立下大功,幾百年後被李白、杜甫競相歌頌!


杜甫在他的杜甫《憶昔二首》中說:“願見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書郎”,意思是大唐何時才能出現傅介子這樣勇猛的人物來以雪國恥,只要國家能滅寇中興,我個人做不做尚書郎倒沒關係。

那麼,這個傅介子到底是何方神聖,為什麼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大唐詩壇泰斗都來歌頌?傅介子和樓蘭到底有什麼關係?

此人因為刺殺樓蘭王,立下大功,幾百年後被李白、杜甫競相歌頌!


傅介子,可以說是繼張騫之後,立功西域的第一人。張騫對中原和西域的功勞,不用過多的介紹,他三次出使西域,打通絲綢之路,溝通了中原和西域。從此這條路上吸引了無數的冒險家、商人、食客,開啟了他們的財富之旅。

相比張騫,傅介子的知名度顯然要低很多。其實,傅介子的功績不一定比張騫差。

此人因為刺殺樓蘭王,立下大功,幾百年後被李白、杜甫競相歌頌!


傅介子是漢昭帝時期外交家。漢昭帝在大將軍霍光等人的扶持之下,國力蒸蒸日上,引起了邊關草木勢力的垂涎,當年他們在漢武帝的打擊下,沉寂了多年,如今再次崛起,蠢蠢欲動,斬殺漢朝出使西域的使者和搶劫過路的商人。

比如樓蘭。樓蘭接河西敦煌,佔據著古代絲綢之路的核心位置,從漢地出發到達敦煌,無論出玉門關走絲路北道,還是出陽關走絲路南道,都必須途經樓蘭。而他們也是靠著這條財富之路而崛起的。但是他們不斷不感恩,還屢屢使壞。

此人因為刺殺樓蘭王,立下大功,幾百年後被李白、杜甫競相歌頌!


漢武帝的時候,曾經派遣大將趙破奴與王恢出兵樓蘭,打的樓蘭落花流水,還俘虜了樓蘭王,樓蘭舉國投降。漢武帝隨後看樓蘭王誠懇,還保證說:“小國在大國間,不兩屬無以自安。願徙國入居漢地。”於是就把樓蘭王送回了國。

樓蘭王回國後,果然不再劫掠漢使。可惜到樓蘭王去世後,新的樓蘭王撕毀了老樓蘭王和漢朝之間的協議,數度殺漢使,還殺了漢將衛司馬安樂、期門郎遂成,漢吏光祿大夫忠等。而前往大漢朝覲的安息、大宛的使者,也時常在途徑樓蘭的時候,被盜取節印、獻物。

此人因為刺殺樓蘭王,立下大功,幾百年後被李白、杜甫競相歌頌!


除了樓蘭外,還有龜茲國,明目張膽地經常截殺往來的漢朝使者和商隊搶奪財物。

於是大漢王朝派遣傅介子以駿馬監身份帶著皇帝的詔令,出使西域諸國。這是傅介子第一次出使,他先後來到樓蘭、龜茲,責備其王,兩國國王皆服罪。史書記載:“介子至樓蘭、龜茲,以罪查問,兩國均服其罪”。

此人因為刺殺樓蘭王,立下大功,幾百年後被李白、杜甫競相歌頌!


傅介子一行人從大宛返回龜茲的時候,還得到一個消息說:“匈奴的使者剛從烏孫返還,現在也在這裡。”傅介子想都沒想當即帶著一幫武士就誅斬了匈奴使者。隨後傅介子返回漢朝,漢昭帝念他的功勞,冊封他為中郎,升任平樂監。

雖然傅介子第一次在西域的活動很成功,但西域問題仍然沒能徹底解決,於是傅介子找到了當時掌握實權的霍光,闡述了自己的想法:要想清除絲綢之路上的障礙,必須釜底抽薪,刺殺樓蘭王,殺雞儆猴。

此人因為刺殺樓蘭王,立下大功,幾百年後被李白、杜甫競相歌頌!


大將軍霍光同意了傅介子的建議,壯士再次出使西域,這必是一場青史留名的行動。

這一次,他做足了功課。帶著士卒、翻譯和大量金錢財物,一路浩浩蕩蕩殺向了西域。他們一行人來到樓蘭,解決這個最大的麻煩。

此人因為刺殺樓蘭王,立下大功,幾百年後被李白、杜甫競相歌頌!


樓蘭王聽說傅介子來了,表現出了一臉的不高興,找藉口躲開了,並沒有招待傅介子他們,任傅介子自來自去。傅介子當然不能就這樣離開。

傅介子早就知道樓蘭王會出此下策,所以他早就胸有成竹,制定了方案。他叫翻譯對樓蘭王說:“大漢使者帶著黃金、錦繡來賞賜諸國,樓蘭王如果不來領受,我就要離開去賞賜西面的國家了。”然後出示金幣給翻譯看。

此人因為刺殺樓蘭王,立下大功,幾百年後被李白、杜甫競相歌頌!


翻譯看到金子後,回去向樓蘭王稟報。樓蘭王是個貪財之人,聽到這些,非常動心。於是迅速召漢使返回,並設宴盛情款待傅介子一行。

大殿之上,觥籌交錯,傅介子還故意把那些黃金、絲綢顯露出來給樓蘭王看。結果整個宴會樓蘭王的眼睛都盯著那些財寶。

此人因為刺殺樓蘭王,立下大功,幾百年後被李白、杜甫競相歌頌!


酒興正濃的時候,傅介子一看時機成熟了,便悄悄的走到樓蘭王跟前,對他說:“大漢天子有很多話,讓我私下秘密告訴大王。”

樓蘭王當時只想得到這些財富,看傅介子這麼小心翼翼,肯定是要給了,索性屏退了左右,叫手下趕緊出去。就在這時,一幕發生了:不知從哪裡冒出來兩位壯士突然拔刀刺向了樓蘭王,樓蘭王當場被刺身亡。一瞬間,完成了驚天動地的大事,乾淨利索。

此人因為刺殺樓蘭王,立下大功,幾百年後被李白、杜甫競相歌頌!


隨後傅介子向樓蘭的貴族、官僚和國眾說:“你們的王有罪於漢朝,大漢天子我來誅殺他,打算改立以前留在漢朝為人質的太子為王。漢軍剛到,你們不要輕舉妄動,一有所動,就把你們的國家消滅了!”

史書原文如下:“王負漢罪,天子遣我誅王,當更立王弟尉屠耆在漢者。漢兵方至,毋敢動,自令滅國矣!”

此人因為刺殺樓蘭王,立下大功,幾百年後被李白、杜甫競相歌頌!


一席話說完,無人敢動,大家紛紛表示支持。處理好樓蘭的事情後,傅介子攜帶樓蘭國王的首級凱旋長安。朝廷裡的大官、將軍們都佩服傅介子的勇敢、機智,為維護漢王朝的天威,立下了大功。

漢昭帝褒獎傅介子“以直報怨,不煩師從。其封介子為義陽侯,食邑七百戶。士刺王者皆補侍郎。”冊封傅介子受封義陽侯,刺殺樓蘭王的兩位壯士者皆補為侍郎。後來樓蘭國更名為鄯善,取“善”之意。

此人因為刺殺樓蘭王,立下大功,幾百年後被李白、杜甫競相歌頌!


其實,傅介子的這場刺殺行動,看似簡單,實則不易。我想在他做出這個決定之前,肯定也有過千百種的假設,不成功便成仁。以身許國,血灑大漠,馬革裹屍。或許,英雄就該如此。

所以,後來的定遠侯班超就曾以傅介子為榜樣:“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班超也在西域建立了不世功業,他長駐西域31年,出入之處,莫不賓從,同異俗之心,得遠夷之和,探索之路,皆前世所不至,蓋非常之人立非常之功。

此人因為刺殺樓蘭王,立下大功,幾百年後被李白、杜甫競相歌頌!


幾百年後的李白、杜甫等大唐詩壇泰斗們,在讀到傅介子的故事,也心潮澎湃,紛紛歌頌,留下千古名篇。

李白和杜甫與其說是歌頌傅介子,倒不如說是歌頌一種精神。因為傅介子孤膽英雄、斬樓蘭王,代表著一種壯士雪恥的精神,歷經安史之亂的幾位詩人,目睹大唐為反叛的胡夷所欺,怎能不念傅介子,怎能不懷雪恥之志?尤其是杜甫,他不僅歷經安史之亂,還目睹了吐蕃趁安史之亂侵佔大唐土地。

此人因為刺殺樓蘭王,立下大功,幾百年後被李白、杜甫競相歌頌!


如今千年已經過去,當年的英雄依然活在我們心中。能夠被後世敬仰、在星空閃耀的人,一定是對時代、民族、社會做出貢獻的人。

現在的我們遊覽這條古道上,循著漫漫黃沙,是否會看見英雄歸來,血氣正剛,風采依然呢?也許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