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3个师参谋长,开国时一人授上将一人授中将,一人携款潜逃

《天择杂谈》由原国防大学教员、军史专家天择创办~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出改编命令,宣布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陕北红军改编成第八路军,9月,又按全国统一的战斗序列,改称第18集团军,但是后来人们习惯上仍称八路军。八路军下辖第115师、第120和第129师。

八路军3个师参谋长,开国时一人授上将一人授中将,一人携款潜逃

3个师的首任参谋长分别是周昆、周士第和倪志亮,关于129师的首任参谋长,有人说是李达,其实当时李达是参谋处处长,并非参谋长。应该说当时3个人的职务一样,然而最后的结局却大不一样。

第115师参谋长周昆,于1902年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湖南一直是中国革命最为活跃的地方之一,湖南人更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之一,而周昆则是革命的积极分子,1927年他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起义部队严重受损,很多人纷纷离队的情况下,他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跟随主席上了井冈山。

八路军3个师参谋长,开国时一人授上将一人授中将,一人携款潜逃

他亲眼目睹和参与了人民解放军的创立,不久即担任红四军第31团连长,后来更是担任了红4军的军长,1934年8月21日,红一方面军成立红8军团,周昆被任命为红8军团军团长,而罗荣桓则是红8军团的政治部主任,地位还在周昆之下,当时的红1军团军团长林彪,红3军团军团长彭德怀。

1935年红一、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后,周昆被任命为红一方面军参谋长,长征到达陕北后,他任红军学校校长,红军改编八路军时,他被任命为第115师参谋长。并且是中央军委23个委员之一。然而在全面抗战开始后不久,他却携款潜逃了,下落不明,据《彭德怀全传》记载:

八路军3个师参谋长,开国时一人授上将一人授中将,一人携款潜逃

彭德怀从汉口返八路军总部,途经临汾,值八路军115师参谋长周昆参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召开的参谋长会议回来。在向彭德怀报告会议情况后,周昆发起牢骚来:“我到办事处要几个零用钱,才给了我两块钱!人家(指国民党)的参谋长坐的是小汽车,住的是小公馆,下的是小馆子。咱们光打鬼子,身上连个小钱也没有!”

“胡说!”彭德怀大吼一声,“那是国民党,你是共产党!要碰上我,一个铜板也不给你!”周昆还不住嘴:“这次孔祥熙给了三万银洋,叫我带回做慰劳费,说115师保卫了他的家乡,人家可大方!”

“无耻!”彭德怀双眉倒竖,怒不可遏,拍桌痛骂周昆一顿。

八路军3个师参谋长,开国时一人授上将一人授中将,一人携款潜逃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太原沦陷后,115师奉中央的命令开赴吕梁山建立晋西根据地,在此过程中,周昆携带3万银洋逃走了! 当时师司令部工作人员把此消息报告师长林彪,本来就沉默寡言的林师长,更是面无表情,一言不发。

他虽未像徐海东听说张绍东和兰国清出逃而为之吐血,但这件事对他来说毕竟是个很大的打击,他常常一个人独自去散步,思考这个周昆为什么会出逃呢?直到半个月后被阎锡山手下一个名叫王潞生的哨兵,看到身穿日军大衣(平型关战斗缴获的战利品)骑高头大马的将军,以为是日军,便举枪射击,这家伙的枪法还真准,枪声一响,林师长应声落马,从此,这位著名的战将,只好离开前线去苏联治病。军史专家都认为是周昆潜逃导致林彪受伤。

八路军3个师参谋长,开国时一人授上将一人授中将,一人携款潜逃

周昆携3万元钱潜逃了,这样高级别的官员离队,在中共和八路军中,尚属首次。那么离开队伍之后,周昆究竟去了哪里?组织上对他进行过多次深入调查包括在平江家乡,都杳无音讯,也从未发现周昆参加过什么组织,更未发现他此后有过任何不良行为。很有可能是隐姓埋名了其一生了,日后再无任何消息。以周昆的资历和能力,若不当逃兵的话,1955年授衔时起码中将起步,正常情况评个上将应该不是问题。

第120师参谋长周士第,于1900年9月9日出生于海南琼海新昌村,7岁时读私塾,后入乐会县高等小学和琼崖中学,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在五四运动中被选为琼崖学生联合会干事,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后来当过一段教员,因对社会现状不满决心参军。

八路军3个师参谋长,开国时一人授上将一人授中将,一人携款潜逃

1924年,他考上了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年12月加入了共产党,由于作战勇敢,于1925年11月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4军独立团(叶挺独立团)第1营营长,到1926年便任独立团的参谋长,当年10月起任独立团团长,后来独立团改称国民革命军第25师第73团,他仍然是团长,而此时73团3营7连连长是林彪,其实林彪当排长就在周士第的团里,但是他对林彪的印象并不好。军史《南昌起义纪实》中有这样一段话:

“记得练兵时,林彪当排长,有一次在操场上犯纪律,与参谋长许继慎吵架。在河南打奉军时,在敌人炮火下不敢前进,战士架着他走,当时他表现得很怕死,这时他还没升任连长。什么时候升任连长不记得了。”

八路军3个师参谋长,开国时一人授上将一人授中将,一人携款潜逃

1927年8月1日,周士第已是第25师师长,他率部参加了南昌起义,要比同时期的林彪和陈毅级别高得多,然而南昌起义失败后,林彪和陈毅随朱德上了井冈山,而周士第辗转香港、南京、上海、西安、福建等地,曾参加邓演达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和黄埔革命同学会,参与策划推翻蒋介石,1931年夏周士第因此被捕入狱,后在宋庆龄的营救下获释。

周士第这一段经历一晃就是6年,1933年,周士第到达中央苏区首府江西瑞金,任红军大学军事教员,而此时的林彪已是红一军军团长,陈毅则是江西军区总指挥兼西方军总指挥。周士第参加了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15军团参谋长,参加直罗镇战役和东征战役,1936年12月,周士第任红二方面军参谋长。

八路军3个师参谋长,开国时一人授上将一人授中将,一人携款潜逃

在抗日战争中,周士第曾任八路军第120师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周士第又先后担任晋北野战军司令员、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副司令员、第十八兵团司令员等职,新中国成立之后不久,周士第被任命为首任防空军司令员,为我军防空队伍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并在抗美援朝中得到了实践和应用。1955年授军衔的时候,周士第荣获了上将军衔,1979年在北京病逝,享年79岁。

第129师参谋长倪志亮,于1900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普通人家,但是家庭并不富裕,早年读过4年私塾,后进入高小读书,15岁毕业后做杂货店学徒,这也是因为家里没有什么背景和财富,否则可以进入大学读书,或者谋求一份好的工作。

八路军3个师参谋长,开国时一人授上将一人授中将,一人携款潜逃

北京是当时中国最为混乱的地方之一,他觉在乱世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得拿枪杆子,抱着这种朴素的想法,他1917年春入皖系军队当兵,然后直到1924年春他在陕军第一混成旅炮兵营仍然只当个文书。正常情况下受过教育的倪志亮应该会很快提升,然而5年的时间仍然只是一个兵,这主要是由于旧军队的黑暗。

但是这段经历也使倪志亮明白一个道理,要有想有所作为,必须要进军校学习,一方面可以学到军事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拿个文凭,如果有个军校毕业生的金字招牌,对自己的从军之路会有莫大的帮助,于是他报考黄埔军校,并顺利进行黄埔军校第4期学习,和林彪、李运昌等人是同学。

八路军3个师参谋长,开国时一人授上将一人授中将,一人携款潜逃

在军校,倪志亮开阔了视野,在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他更加认同共产主义,并于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是在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倪志亮在广州被国民党拘禁,尽管国民党怎么说,他就是不屈服,1927年底广州起义时被起义部队救出,遂参加了广州起义。

广州起义失败后,他辗转之下到达鄂豫边根据地,他从游击队队长一直提升到红四方面军军长,由此可见他的军事指挥才能非常出众,而且他还比较低调,虽然张国焘对科班出身的人非常排斥,比如黄埔军校毕业的许继慎、曾中生等人都被杀害,但是对倪志亮却并不排斥。

在抗日战争初期,他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29师的参谋长,1939年秋任晋冀豫军区司令员。如果正常发展下去,开国时至少上将甚至大将,但是在司令员的岗位被安排到延安学习,先后在延安马列学院和中央党校学习,抗战胜利后,他又回到一线部,任辽北军区司令员,1950年7月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朝鲜大使,后又任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副教育长、教育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65年12月1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八路军3个师参谋长,开国时一人授上将一人授中将,一人携款潜逃

八路军首任3个师参谋长,2人为开国将军,一人携款潜逃下落不明,结局大不一样,其实人生的关键就那么几步,走对了就是光明大道,在人生的关键时候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少犯错误,谁犯的错误少谁就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天择杂谈》由原国防大学教员、军史专家天择创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