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难题:留学生回国硬闯小区VS未成年人不适宜集中各类

社会治理难题:留学生回国硬闯小区VS未成年人不适宜集中各类

据网友爆料:坐标杭州文鼎苑小区,一16岁美国女留学生回杭州,未隔离检测直接回小区,女孩子父亲说已沟通过可以不用集中隔离,直接带回小区回家隔离。保安坚持原则不让进入,双方发生争执冲突。

这件事情的经历并不复杂,女孩子父亲带着疾控中心证明回小区自行隔离,保安不让进。二者似乎都有道理。女孩父亲带着上级的批示,保安为了遵守保护社区的原则,都没有错,可是冲突就是发生了。我们可以说是衔接出了问题,但是解决这个衔接的问题却不容易,整个社会都轰动了才把这个事情说明白:“未成年人不适合单独隔离”。

社会治理难题:留学生回国硬闯小区VS未成年人不适宜集中各类

再比如说“利闻量”被训诫了,警官们都在严格按照上级指示做事,从职业操守来看一点问题都没有。

再比如说前几天武汉硚口区志愿者隔离收费的事情也需要层层上报,研究后才会给一个答案……

这里面有个共同的点:社会共同遵守的客观规则失守,上级批示才是社会运转的基本力量。

也就是说,不管是官员、保安、家长、还是社会其他各界人士,他们的行为准则并不是依照法律,而是根据“上级指示”运转。在非常时期,事态千变万化,领导意志也无法面面俱到,贻误战机也就无法避免了;在日常生活中,等待领导指示、批示则成为了常态。

当然,我们也会发现,在上级的直接干预下,很多事情会非常高效的运转,反过来也发现在正常法律法规的规范下办事效率极其低下。这里并非说是法律不好,而是更多的人是唯领导意志而行事。一个好的法律,总会有很详细的细则便于人行使,但是弄明白这些细则并践行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至少那些条款细则记下来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脑细胞。

所以小区保安根本就不会了解有“未成年人不适合单独隔离”的条款,甚至女孩父亲的证明也被当做“伪造”的了。最后还是上级指示起了作用,但是这种冲突却在“简单的客观规则”与“上级意志”之间发生了。如果保安知道有这条规则(前提是确实有),这种冲突就不会发生了。

但是我们不得不说的是,遵从领导指示要比记忆数以千计的法律条文更简单。上级意志的多变性(换领导)也使得执行人难以形成客观的执行规则,两者合一,使得权力大于法律的观点越来越固化。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总是会有很多人问,本人不得不说的是想解决问题总先得认识问题是如何产生的。一个是执行者懒于学习法律规范,一个是社会观念的潜移默化,还有一个就是不受控制的领导意志,这得一个一个解决。当然前提是有没有解决这个冲突的动力,比如说我们的办事人就喜欢听领导指示,既没有责任有不需要花费脑筋记忆规则,偶尔还可以狐假虎威弄些小特权。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客观的法律是一种束缚而不是社会的规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