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何謂教育,成功的教育應該以什麼為目標?

丹鳳朝陽3566


成功的教育一定是培養孩子具有健全的人格為核心!

教育:教是前提,育是根本!

教識字,教認數,教知識,這些很重要!

但也得教懂禮貌,懂規矩,這些同樣重要!

有了這些還遠遠不夠,教育還得培養孩子愛家,愛黨,愛國情懷。要敢於擔當,肯於奉獻,成為一個對社會國家有用的人。

如果孩子沒有好的理想,沒有正確的價值觀,自私,懶散,不肯吃苦,沉迷享樂,追逐名利,國家誰保衛!海島誰去守!科技誰發展,疫情誰逆行,戰爭誰獻身!如果教育出問題,沒有人才,有人才沒有人默默無聞奉獻,中華民族還能屹立嗎!


高健高考


教育在不同的社會制度有不同的標準,在私有制度下教育的目標是培養自私自利有所謂才華的人。在公有制度的社會教育的目標是,培養為人民服務有道德的人而不是利己主義的所謂人才。


智慧575


“所謂教育,就是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愛因斯坦如是說。

無獨有偶,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斯金納也秉承同樣信條,他在《新科學家》雜誌專門撰文論述:“當所學的東西都忘掉之後,剩下的就是教育。”


仔細揣摩這兩句話,發現不無道理,我們在學校受到了十幾年的教育,好多知識性的東西后來全忘記了,比如高等數學、英語單詞、物理等等(學術性、專業性的人例外)。剩下的是什麼呢?邏輯和理性,記憶力、一些常識性的認識、師生情懷、攻克難題而生的專注度和意志力以及學習態度與方法等。接下來的社會生活中,我們就是運用這些“去思考,去迎接並戰勝困難,去開創我們的事業,去追求我們的美好生活”。


看來,教育就是要發展我們的品質、培養一些能力。著名美學家朱光潛說:教育就在順應人類求知、想好、愛美的天性。換言之,就是知、情、意三方面的協同發展,落實在教育中就是智育、德育、美育。

教育以培養人、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目標。理想的教育是讓兒童天性中所有的潛蓄力量都得儘量發揮。要求兒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長中取得主動地位,在教師引導下,怡情養性,發展思維,強健體魄,增強主動性和創造力,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方法。


教育社會學認為,教育就是發展孩子的社會性,增強適應社會的能力。教育經濟學認為,教育培養各級各類專業技術人才,滿足社會生產和經濟發展需求。大教育觀則突破學校教育的窠臼,認為教育無所不在,學校、家庭、社會、生活、環境和自我等對個體造成影響的都是教育,而且是一個終身的過程。

社會在發展,對教育的認識和定義也在不斷變化,各位條友,您的觀點是什麼呢?歡迎留言探討~~


致思遠達


老祖宗造教育這二個字時,就已經賦予了特定的意義,教是體,育是用,目的是開悟。儒家講人道,道家講天道,佛家講六道及解脫!三教九流都離不開心,心是什麼?只有佛祖在法華經裡講清楚了一心三藏,如是我聞即心,明心見性即可解脫!


釋正教


教育就教做人,做一個有良好素養良好習慣的能獨立思考的人。

成功的教育應該以培養適合時代需求的合格人才為目標。

所謂合格人才,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準則。遵守社會公德,誠實守信,正直善良。簡言之:是一個好人,對他人對社會有益的人。

二、有良好的思維習慣,能獨立思考。不輕信,不武斷,不盲從,是與非,善與惡,有自己的分析判斷。

三、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不斷自我完善。既善於讀有字書,又能讀無字書,知識淵博,視野開闊。

四、思維敏銳,理念新穎,視角獨特。有激情,有活力,有擔當,勇於開拓,敢於創新。


鄭顯亮


教育

“教育”一詞來源於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拉丁語educare,是西方“教育”一詞的來源,意思是 “引出”。社會根據受教育程度選拔人才。教育通常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的教育泛指傳播和學習人類文明成果,即各種知識、技能和社會生活經驗等,以促進個體社會化和社會個性化的社會實踐活動,產生於人類社會初始階段。狹義的教育專指學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教師直接向學生教授一系列課程,包括閱讀、寫作、數學、科學、職業技能等。教育過程開始於一個人的出生並持續終身,對人產生持久而深刻的變化。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養的人的質量和規格的總要求,即解決把受教育者培養成什麼樣的人的問題。按照《教育法》的規定,我國現階段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大學》也提出:“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和“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教育目的。


藤籌勁草


啥叫教育?從學校來講,就是"教書育人"四個字!達什麼目標?國家制定的教育方針就是教育要達的目標!就這麼簡單,千萬別去信那些教育磚家們墨水喝多了的胡咧咧!


愚鸞不飛


問:為什麼要進學校?答:為了求學問。

再問:你為什麼要求學問?你想學些什麼?

此時恐怕各人的答案就很不相同,或者竟自答不出來了。

我替你們回答一句:“為的是學做人。”

在學校裡我們學的數學、語文、物理、化學、生理、心理、歷史、地理、英語、哲學、政治、法律、經濟等等,不過是做人所需的一種手段。

不能說專靠這些便達到做人的目的,任憑你把這些件件學的精通,你能不能成為個人還是個問題。

哪要怎做才能成人?孔子說:“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所以教育應分為智育、德育、體育。

智育要教到人不惑,德育要教到人不憂,體育要教到人不懼。以這三件為究竟,我們就能自動的自己教育自己。

怎麼樣才能不惑呢?(知者不惑--智育

最要緊的是養成我們的判斷力。

想要養成判斷力,第一步,最少須有相當的常識,進一步,對於自己要做的事須有專門

智識,再進一步,還要有遇事能斷的智慧

在小學中學所教,就是要人有了許多基本的知識,免得凡事都暗中摸索。但僅僅有點常識還不夠,我們做人,總要各有一件專門職業。這門職業是從前已經許多人做過,他們積累了無數經驗,發現出好些原理原則,這就是專門學識。

我們在高等以上學校所求的知識,就是這一類。但專靠這種常識和學識就夠嗎?還不能。還要養成總體的智慧,才能有根本的判斷力。

怎麼樣才能不憂呢?(仁者不憂--德育

孔子說:“仁者人也。”意思是說人格完成就叫做“仁”。人格不是單獨一個人可以表現的,要從人和人的關係上來看。

要彼此交感互發,成為一體,然後我們的人格才能實現。所以我們若不講人格主義,那便無話可說;講到這個主義,當然歸宿到普遍人格。

換句話說,宇宙即是人生,人生即是宇宙,我們的人格,和宇宙無二區別,體驗得這個道理,就叫做“仁者”。

我們所做的事,不過在宇宙進化幾萬萬里的長途中,往前挪一寸,兩寸,那裡配說成功呢?然則不做怎麼樣呢?不做便連這一寸都不往前挪,那可真是失敗了。

總而言之,有了這種人生觀,自然會覺得“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自然會“無人而不自得”。這是最高的情感教育,目的教人做到“仁者不憂”。

怎麼樣才能不懼呢?(勇者不懼--體育

有了不惑不憂功夫,懼當然會減少許多了。但這是屬於意志方面的事。一個人若是意志力薄弱,便會有豐富的智識,臨時也會用不著,便有優美的情操,臨時也會變了卦。

然則,意志怎麼會才堅強呢?頭一件須要心地光明。俗話說得好:“生平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心不驚。”一個人要保持勇氣,須要從一切行為可以公開做起,這是第一著。第二件要不為劣等慾望之所牽制。

總之,一個人的意志,由剛強變為薄弱極易,由薄弱返到剛強極難。一個人有了意志薄弱的毛病,這個人可就完了。

自己作不起自己的主,還有什麼事可做?受別人壓制,做別人奴隸,自己只要肯奮鬥,終必能恢復自由。自己的意志做了自己情慾的奴隸,那麼,真是萬劫沉淪,永無恢復自由的餘地,終身畏首畏尾,成了個可憐人了。

做到如此真是不容易,非時時刻刻做磨鍊意志的功夫不可,意志磨鍊得到家,自然是看著自己應做得事,一點不遲疑,扛起來便做,這便是意育的目的,要教人做到“勇者不懼”。


程哥數學


教育是一種教書育人的過程,可將一種最客觀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後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得以自己所認為的價值觀。

教育又是一種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的實踐活動。

現階段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教育以學習者為中心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目標。


大郎淘沙


什麼樣的教育才能夠真正地立德樹人?什麼樣的教育才能夠達成春風化雨的境界?站在學生的視角去審視“正在成長的被教育者”的“教育故事”,或許會給我們更多的思考。教學如何才是智慧的、靈動的、高效的?

一位名師說,即使是有智慧的教師,教師的“教”,遠不如讓學生“主動地學”,因為每個學生個體的學習是教師無法取代的。教師的工作就是為了學生獲得發展,學生不是任憑雕琢的玉石或木頭,而是有靈性的人,教師的任務是“啟思導疑”,讓學生“敢想會想”。如果學生能發現並提出問題,一定比教師的講述更有價值。所以,課堂教學就是要構建一個師生學習的共同體,讓師生在這樣的共同體中尋尋覓覓,共思共長。同樣,學校文化在學校發展過程中發揮著引領、凝聚、規範和涵養的作用,學校文化的生命或者使命就在於培育文化生長的土壤。

教育的高效在於追尋教育的“同情心”!

我的理解,教育的同情心,其實就是教育教學中與學生溝通與交流的能力。許多“教育事件”的發生,其實大多是教師教育藝術缺失造成的。我們經常談教育改革,不是指宏觀的教育體制改革,就是狹隘的教學模式改革或教學方法改革,而忘記了立德樹人的教育更多應該是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這不僅僅是班主任的事情,也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我非常贊同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的話:“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課堂教學的藝術就是與學生溝通和交流的藝術。教育的能力就是與學生溝通和交流的能力。我們不僅要蹲下身子看學生,而且要在心靈上與學生形成溝通交流。唯有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才能真正認識學生、理解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教師要多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解讀學生的言行,才能用更好的教育尺度和方法要求他們。寬容學生的錯誤,引導學生的價值建構,才是真正的教育。

追尋教育的同情心當然必須有對教育的大愛,但我認為,面對新時代的學生,更應該有尊重、信任和包容,在此基礎上,再去講責任、理想和擔當。尊重是做人的第一原則,也是教育的第一原則。

教學的高效在於構建學習的“共同體”!

課堂教學的過程就是師生共同學習交流閱讀體驗的“活動場”和“共同體”。課堂應該是一個“場”,這個“場”首先應該由教師來構建。教師要善於構建對話與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在經驗中成長”,注重學情基礎(從哪裡開始),講求落實(到什麼地方去), 追求提高(怎麼到那裡)。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內驅力,喚醒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和表達能力。我常想,教師的職業幸福應該立足於課堂,教師的專業發展也應該著力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而不僅僅是教科研能力。課堂是我們幸福的源泉,也是教師價值的終極體現。

我把“始於興趣、終於智慧”作為課堂教學的追求。傳統教學是沿著線性的、充滿預設的道路前行的,而從閱讀的實踐來看,每一個人的閱讀中最初形成的、感受最強烈的,往往決定了後面的閱讀行程。我們常常把學生應該產生什麼樣的體驗、遵循什麼樣的思維模式、怎麼樣表達都納人規範軌道。我們習慣於讓學生“帶著問題讀”,從表面來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問題激發了,思維被問題啟發了,但事實上卻影響了他們語文自主能力的形成和創新能力的發展。

這表現在“問題”上,往往是教師給定的幼稚化問題或強指向性問題,缺少開放性和意義的追尋。有時,也不能成為文本解讀的有效突破點,而這些問題,往往像一根無形的繩子,將學生的思維指向牽在教師手中。學生無法“自由行動” , 更無法形成思維和創新的火花,致使課堂教學失去了靈動和活力。這樣的課堂教學無法生成智慧,無法激發師生雙方的生命體驗。

我認為,語文的自主閱讀,追求的是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後師生共同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閱讀的快樂,形成新的閱讀素養和閱讀能力。語文課堂教學必須由“帶著問題讀”向“讀出問題”轉變。

我在課堂教學中總是先讓學生談閱讀初感,提出問題或者困惑,然後和學生一起尋找解決的路徑和方法。在此過程中,我會隨意而機智地把這些隨機生成的問題作為文本教學的切人口,因地制宜地進行文本教學。如在講授余光中先生 《 聽聽那冷雨 》 時,就有學生問:題目中“冷”字是一種觸覺,而“冷”雨怎麼能“聽”呢?這本來是我教學預設中沒有的問題,但我感覺這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情境和文本解讀路徑,就讓學生仔細閱讀文本,開展討論,思考:雨為什麼是冷的?為什麼用聽字?余光中先生是在怎樣的情境下聽雨的?

文本解讀路徑,就讓學生仔細閱讀文木,開展討論,思考:雨為什麼是冷的?為什麼用聽字?余光中先生是在怎樣的情境下聽雨的?一篇相對難讀的文本,在這個“興趣問題”或者說“真問題”的引領下,讓學生對余光中先生的散文產生了濃郁的閱讀興趣,進而生成了諸多閱讀的智慧。我認為,學生有問題的閱讀才是有效的閱讀;不斷生成問題的課堂教學,才是高效的課堂和具有生命活力的課堂。

高效的課堂教學,應該具有“動態生成性”和“雙邊共時性”。一切從學情出發,打破單一、僵化、封閉,代之開放、靈活、多變的課堂教學,才能使師生雙方享受愉快的精神歷程。從學生立場來看我們的課堂教學,“有所得而不苛求全得”,順乎學情、順乎自然、順乎規律,這才是幸福的課堂、智慧的課堂。

學校的文化管理在於營造生長的“土壤”!

理想的學校一定追求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和學校課程。我認為,校園文化建設應當樹立核心價值觀,教師承擔起作為教師的責任,學生承擔起自身學習成長的責任,師生形成“學習共同體”,努力尋找教育教學的規律,共同營造師生幸福生活和快樂成長的“土壤”。一所學校的凝聚力在於教師的歸屬感和家園感,一所學校的親和力在於學生的認同感和幸福感。

校長的領導力要素中,人格魅力遠遠大於行政權力。當一個校長不斷擴大他的非權力性影響時,才是真正實現文化引領的開始。

校長要不斷滿足教師實現白我價值的願望,不斷增強教師職業的成就感,不斷培育教師職業的尊嚴。我常想,正如“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成為一個‘好人’的願望”。這句話運用到教師身上,也許可以改成“每個教師的內心深處,都有成為一個優秀教育者的願望”。這種願望如火花,常常是需要被引領和激發的,否則很容易熄滅。可惜,很多學校的管理者常常會忘記這一點,總是習慣用這樣那樣的規範或準則去約束教師,而不是引導教師努力去“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兩種方法的價值取向和產生的心理效應是截然不同的。使用規範的結果是容易被教師認為“你要我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而引導式的管理則指向“我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前者中的規範容易被認為是上限,帶來的只能是有限度的提高;後者則傳遞出“我至少應該做到這樣”的信息,會被認為是底線,是沒有上限的。

總之,無論是學生髮展,還是教師發展,校園文化的土壤是最重要的,在一定意義上,土壤比種子重要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