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何谓教育,成功的教育应该以什么为目标?

丹凤朝阳3566


成功的教育一定是培养孩子具有健全的人格为核心!

教育:教是前提,育是根本!

教识字,教认数,教知识,这些很重要!

但也得教懂礼貌,懂规矩,这些同样重要!

有了这些还远远不够,教育还得培养孩子爱家,爱党,爱国情怀。要敢于担当,肯于奉献,成为一个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

如果孩子没有好的理想,没有正确的价值观,自私,懒散,不肯吃苦,沉迷享乐,追逐名利,国家谁保卫!海岛谁去守!科技谁发展,疫情谁逆行,战争谁献身!如果教育出问题,没有人才,有人才没有人默默无闻奉献,中华民族还能屹立吗!


高健高考


教育在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标准,在私有制度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自私自利有所谓才华的人。在公有制度的社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为人民服务有道德的人而不是利己主义的所谓人才。


智慧575


“所谓教育,就是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后剩下的东西”,爱因斯坦如是说。

无独有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也秉承同样信条,他在《新科学家》杂志专门撰文论述:“当所学的东西都忘掉之后,剩下的就是教育。”


仔细揣摩这两句话,发现不无道理,我们在学校受到了十几年的教育,好多知识性的东西后来全忘记了,比如高等数学、英语单词、物理等等(学术性、专业性的人例外)。剩下的是什么呢?逻辑和理性,记忆力、一些常识性的认识、师生情怀、攻克难题而生的专注度和意志力以及学习态度与方法等。接下来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就是运用这些“去思考,去迎接并战胜困难,去开创我们的事业,去追求我们的美好生活”。


看来,教育就是要发展我们的品质、培养一些能力。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教育就在顺应人类求知、想好、爱美的天性。换言之,就是知、情、意三方面的协同发展,落实在教育中就是智育、德育、美育。

教育以培养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理想的教育是让儿童天性中所有的潜蓄力量都得尽量发挥。要求儿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动地位,在教师引导下,怡情养性,发展思维,强健体魄,增强主动性和创造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


教育社会学认为,教育就是发展孩子的社会性,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教育经济学认为,教育培养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满足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需求。大教育观则突破学校教育的窠臼,认为教育无所不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环境和自我等对个体造成影响的都是教育,而且是一个终身的过程。

社会在发展,对教育的认识和定义也在不断变化,各位条友,您的观点是什么呢?欢迎留言探讨~~


致思远达


老祖宗造教育这二个字时,就已经赋予了特定的意义,教是体,育是用,目的是开悟。儒家讲人道,道家讲天道,佛家讲六道及解脱!三教九流都离不开心,心是什么?只有佛祖在法华经里讲清楚了一心三藏,如是我闻即心,明心见性即可解脱!


释正教


教育就教做人,做一个有良好素养良好习惯的能独立思考的人。

成功的教育应该以培养适合时代需求的合格人才为目标。

所谓合格人才,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准则。遵守社会公德,诚实守信,正直善良。简言之:是一个好人,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人。

二、有良好的思维习惯,能独立思考。不轻信,不武断,不盲从,是与非,善与恶,有自己的分析判断。

三、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不断自我完善。既善于读有字书,又能读无字书,知识渊博,视野开阔。

四、思维敏锐,理念新颖,视角独特。有激情,有活力,有担当,勇于开拓,敢于创新。


郑显亮


教育

“教育”一词来源于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拉丁语educare,是西方“教育”一词的来源,意思是 “引出”。社会根据受教育程度选拔人才。教育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教育泛指传播和学习人类文明成果,即各种知识、技能和社会生活经验等,以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产生于人类社会初始阶段。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教师直接向学生教授一系列课程,包括阅读、写作、数学、科学、职业技能等。教育过程开始于一个人的出生并持续终身,对人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变化。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即解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按照《教育法》的规定,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也提出:“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目的。


藤筹劲草


啥叫教育?从学校来讲,就是"教书育人"四个字!达什么目标?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就是教育要达的目标!就这么简单,千万別去信那些教育砖家们墨水喝多了的胡咧咧!


愚鸾不飞


问:为什么要进学校?答:为了求学问。

再问:你为什么要求学问?你想学些什么?

此时恐怕各人的答案就很不相同,或者竟自答不出来了。

我替你们回答一句:“为的是学做人。”

在学校里我们学的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生理、心理、历史、地理、英语、哲学、政治、法律、经济等等,不过是做人所需的一种手段。

不能说专靠这些便达到做人的目的,任凭你把这些件件学的精通,你能不能成为个人还是个问题。

哪要怎做才能成人?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所以教育应分为智育、德育、体育。

智育要教到人不惑,德育要教到人不忧,体育要教到人不惧。以这三件为究竟,我们就能自动的自己教育自己。

怎么样才能不惑呢?(知者不惑--智育

最要紧的是养成我们的判断力。

想要养成判断力,第一步,最少须有相当的常识,进一步,对于自己要做的事须有专门

智识,再进一步,还要有遇事能断的智慧

在小学中学所教,就是要人有了许多基本的知识,免得凡事都暗中摸索。但仅仅有点常识还不够,我们做人,总要各有一件专门职业。这门职业是从前已经许多人做过,他们积累了无数经验,发现出好些原理原则,这就是专门学识。

我们在高等以上学校所求的知识,就是这一类。但专靠这种常识和学识就够吗?还不能。还要养成总体的智慧,才能有根本的判断力。

怎么样才能不忧呢?(仁者不忧--德育

孔子说:“仁者人也。”意思是说人格完成就叫做“仁”。人格不是单独一个人可以表现的,要从人和人的关系上来看。

要彼此交感互发,成为一体,然后我们的人格才能实现。所以我们若不讲人格主义,那便无话可说;讲到这个主义,当然归宿到普遍人格。

换句话说,宇宙即是人生,人生即是宇宙,我们的人格,和宇宙无二区别,体验得这个道理,就叫做“仁者”。

我们所做的事,不过在宇宙进化几万万里的长途中,往前挪一寸,两寸,那里配说成功呢?然则不做怎么样呢?不做便连这一寸都不往前挪,那可真是失败了。

总而言之,有了这种人生观,自然会觉得“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自然会“无人而不自得”。这是最高的情感教育,目的教人做到“仁者不忧”。

怎么样才能不惧呢?(勇者不惧--体育

有了不惑不忧功夫,惧当然会减少许多了。但这是属于意志方面的事。一个人若是意志力薄弱,便会有丰富的智识,临时也会用不着,便有优美的情操,临时也会变了卦。

然则,意志怎么会才坚强呢?头一件须要心地光明。俗话说得好:“生平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一个人要保持勇气,须要从一切行为可以公开做起,这是第一着。第二件要不为劣等欲望之所牵制。

总之,一个人的意志,由刚强变为薄弱极易,由薄弱返到刚强极难。一个人有了意志薄弱的毛病,这个人可就完了。

自己作不起自己的主,还有什么事可做?受别人压制,做别人奴隶,自己只要肯奋斗,终必能恢复自由。自己的意志做了自己情欲的奴隶,那么,真是万劫沉沦,永无恢复自由的余地,终身畏首畏尾,成了个可怜人了。

做到如此真是不容易,非时时刻刻做磨炼意志的功夫不可,意志磨炼得到家,自然是看着自己应做得事,一点不迟疑,扛起来便做,这便是意育的目的,要教人做到“勇者不惧”。


程哥数学


教育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过程,可将一种最客观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后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以自己所认为的价值观。

教育又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

现阶段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


大郎淘沙


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够真正地立德树人?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够达成春风化雨的境界?站在学生的视角去审视“正在成长的被教育者”的“教育故事”,或许会给我们更多的思考。教学如何才是智慧的、灵动的、高效的?

一位名师说,即使是有智慧的教师,教师的“教”,远不如让学生“主动地学”,因为每个学生个体的学习是教师无法取代的。教师的工作就是为了学生获得发展,学生不是任凭雕琢的玉石或木头,而是有灵性的人,教师的任务是“启思导疑”,让学生“敢想会想”。如果学生能发现并提出问题,一定比教师的讲述更有价值。所以,课堂教学就是要构建一个师生学习的共同体,让师生在这样的共同体中寻寻觅觅,共思共长。同样,学校文化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引领、凝聚、规范和涵养的作用,学校文化的生命或者使命就在于培育文化生长的土壤。

教育的高效在于追寻教育的“同情心”!

我的理解,教育的同情心,其实就是教育教学中与学生沟通与交流的能力。许多“教育事件”的发生,其实大多是教师教育艺术缺失造成的。我们经常谈教育改革,不是指宏观的教育体制改革,就是狭隘的教学模式改革或教学方法改革,而忘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更多应该是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这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事情,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我非常赞同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话:“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教学的艺术就是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艺术。教育的能力就是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我们不仅要蹲下身子看学生,而且要在心灵上与学生形成沟通交流。唯有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才能真正认识学生、理解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解读学生的言行,才能用更好的教育尺度和方法要求他们。宽容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的价值建构,才是真正的教育。

追寻教育的同情心当然必须有对教育的大爱,但我认为,面对新时代的学生,更应该有尊重、信任和包容,在此基础上,再去讲责任、理想和担当。尊重是做人的第一原则,也是教育的第一原则。

教学的高效在于构建学习的“共同体”!

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学习交流阅读体验的“活动场”和“共同体”。课堂应该是一个“场”,这个“场”首先应该由教师来构建。教师要善于构建对话与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经验中成长”,注重学情基础(从哪里开始),讲求落实(到什么地方去), 追求提高(怎么到那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唤醒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我常想,教师的职业幸福应该立足于课堂,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应该着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而不仅仅是教科研能力。课堂是我们幸福的源泉,也是教师价值的终极体现。

我把“始于兴趣、终于智慧”作为课堂教学的追求。传统教学是沿着线性的、充满预设的道路前行的,而从阅读的实践来看,每一个人的阅读中最初形成的、感受最强烈的,往往决定了后面的阅读行程。我们常常把学生应该产生什么样的体验、遵循什么样的思维模式、怎么样表达都纳人规范轨道。我们习惯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从表面来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问题激发了,思维被问题启发了,但事实上却影响了他们语文自主能力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这表现在“问题”上,往往是教师给定的幼稚化问题或强指向性问题,缺少开放性和意义的追寻。有时,也不能成为文本解读的有效突破点,而这些问题,往往像一根无形的绳子,将学生的思维指向牵在教师手中。学生无法“自由行动” , 更无法形成思维和创新的火花,致使课堂教学失去了灵动和活力。这样的课堂教学无法生成智慧,无法激发师生双方的生命体验。

我认为,语文的自主阅读,追求的是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师生共同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阅读的快乐,形成新的阅读素养和阅读能力。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由“带着问题读”向“读出问题”转变。

我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先让学生谈阅读初感,提出问题或者困惑,然后和学生一起寻找解决的路径和方法。在此过程中,我会随意而机智地把这些随机生成的问题作为文本教学的切人口,因地制宜地进行文本教学。如在讲授余光中先生 《 听听那冷雨 》 时,就有学生问:题目中“冷”字是一种触觉,而“冷”雨怎么能“听”呢?这本来是我教学预设中没有的问题,但我感觉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情境和文本解读路径,就让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开展讨论,思考:雨为什么是冷的?为什么用听字?余光中先生是在怎样的情境下听雨的?

文本解读路径,就让学生仔细阅读文木,开展讨论,思考:雨为什么是冷的?为什么用听字?余光中先生是在怎样的情境下听雨的?一篇相对难读的文本,在这个“兴趣问题”或者说“真问题”的引领下,让学生对余光中先生的散文产生了浓郁的阅读兴趣,进而生成了诸多阅读的智慧。我认为,学生有问题的阅读才是有效的阅读;不断生成问题的课堂教学,才是高效的课堂和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高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具有“动态生成性”和“双边共时性”。一切从学情出发,打破单一、僵化、封闭,代之开放、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才能使师生双方享受愉快的精神历程。从学生立场来看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所得而不苛求全得”,顺乎学情、顺乎自然、顺乎规律,这才是幸福的课堂、智慧的课堂。

学校的文化管理在于营造生长的“土壤”!

理想的学校一定追求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学校课程。我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应当树立核心价值观,教师承担起作为教师的责任,学生承担起自身学习成长的责任,师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努力寻找教育教学的规律,共同营造师生幸福生活和快乐成长的“土壤”。一所学校的凝聚力在于教师的归属感和家园感,一所学校的亲和力在于学生的认同感和幸福感。

校长的领导力要素中,人格魅力远远大于行政权力。当一个校长不断扩大他的非权力性影响时,才是真正实现文化引领的开始。

校长要不断满足教师实现白我价值的愿望,不断增强教师职业的成就感,不断培育教师职业的尊严。我常想,正如“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这句话运用到教师身上,也许可以改成“每个教师的内心深处,都有成为一个优秀教育者的愿望”。这种愿望如火花,常常是需要被引领和激发的,否则很容易熄灭。可惜,很多学校的管理者常常会忘记这一点,总是习惯用这样那样的规范或准则去约束教师,而不是引导教师努力去“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两种方法的价值取向和产生的心理效应是截然不同的。使用规范的结果是容易被教师认为“你要我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而引导式的管理则指向“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前者中的规范容易被认为是上限,带来的只能是有限度的提高;后者则传递出“我至少应该做到这样”的信息,会被认为是底线,是没有上限的。

总之,无论是学生发展,还是教师发展,校园文化的土壤是最重要的,在一定意义上,土壤比种子重要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