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版的海南“六尺巷”故事更動聽

  由於歷史原因,海南臨高新盈鎮殘疾人羅春梅家門前的巷子僅60釐米寬,只能容一人通過,為了方便她一家人出行,左右鄰居三度拆牆,讓了三尺又三尺,最終讓出了一條寬2.5米可以過三輪車的寬巷子。(詳見14日南海網相關報道)

  正值陽春三月,海南這則新“六尺巷”故事經媒體報道後,如一縷和煦春風,輕撫面頰,溫潤肺腑,讓人為之動容。

  據報道,羅春梅肢體二級殘疾,家裡的生活來源主要靠丈夫打散工和政府低保,她家的房子坐落在新盈鎮和平街林志年房屋後的空地上。之前由於鄉鎮規劃不規範,很多村民宅基地之間並未規劃道路出行。以前出行的通道,後來因村民陸續建房被堵住了,後來只能從另一處寬僅60釐米的小巷子出入,巷子僅能容納一個人通行。“每次買米買菜,都要側著身子才能通過。以前地面沒鋪水泥,下雨天經常是滿腳泥巴,寸步難行,還容易滑倒。”

  看到生活困難的羅春梅一家出行不便,左右鄰居都主動出手幫助:左鄰居林志年一家連續三次推倒自家圍牆,讓出更多路面。右鄰居吳和明家不僅主動退讓土地,還幫助硬化了巷口進出的道路,並給羅春梅家裝了鐵柵欄門。左右鄰居幾經努力,終於成就了目前的可以自由通行的“六尺巷”。對這樣的舉動,兩家鄰居說“有人稱讚我們,也有人說我們太傻。不過,我們始終堅持認為這樣做是應該的。”他們甚至還覺得能力有限,給羅春梅家的幫助還太少。

  歷史上,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故事廣為流傳,令人感佩。而如今,海南臨高縣現代版的“六尺巷”故事更是打動人心,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今年2月9日,海南發佈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意見,規劃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全面振興藍圖。而文明的鄉風,淳厚的鄉情無疑是整個戰略的精神內核和原生動力。

  從彰顯鄉村文明建設成果的文昌馮坡鎮湖淡村垃圾處理“湖淡實踐”,到臨高新盈鎮新“六尺巷”故事,都不斷傳遞出令人欣喜的海南鄉村新氣象。類似這樣的文明佳事,政府層面應深度挖掘,加大宣傳。用榜樣的力量,道德的影響,來教化鄉里,引導群眾。

  “我家兩堵牆,前後百米長。德義中間走,禮讓站兩旁;我家一條巷,相隔六尺寬。包容無限大,和諧詩中藏。”正如這首有名的《六尺巷》歌中所唱,海南“六尺巷”的故事在新時代文明之風的浸染下,更加溫暖動聽,意義非凡。(舒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