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热门诊做好防疫“哨兵”

上海发热门诊做好防疫“哨兵”

目前,上海已有117家发热门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哨兵”作用。下阶段,本市还将扩增发热门诊等发热监测点,以标准化、信息化来建设一张传染病防控网络,努力争取传染病防治“百密无一疏”。

“近期上海已多日无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因此在发热门诊,我们也没有接收到疑似或确诊患者。”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钟力炜介绍。以市一医院为例,在虹口院区,目前每日发热门诊就诊量约30人,松江院区约40人,总体情况平稳。

据统计,抗击疫情期间,超六成确诊病例从发热门诊筛查而出,九成以上疑似患者源自发热门诊。虽然已进入平稳期,但多家医院近日也对发热门诊进行硬件软件提升——市一医院短短18天整体新建完成的“5G标准”发热门诊,除了实现挂号、检验、检查、取药、治疗“五不出”大门,隔离区、门诊区、检查区、辅助区四个区域清晰指引外,还特别在污染区外设置5G会诊中心,同时解决院感管理、物资紧张等多个难题;为实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上海在启动“重点医院发热门诊快速反应机制建设工作”基础上,还选择了中山、华山、瑞金、儿科、仁济、新华6家医疗机构作为标准化建设试点单位,对发热门诊进行硬件改造升级,配备独立的隔离病房和监护室,满足特大型城市发展的标准和需求,成为全市发热门诊的标杆。

据悉,日前本市发热门诊设置管理工作再度升级。

在原本市级医疗机构隔离留观床位数大于等于10张的基础上,要求预留20张可拓展床位应对疫情期间防控救治。此外,若患者前来医疗机构就诊,目前仍需进行体温监测,并接受流行病学调查和出示随申码。钟力炜解释,除了进行入院人员的身份识别之外,其是否有症状、周围是否有聚集性病例、家中是否有居家隔离人员等都需了解,以免在入院后产生扩散性污染风险。在他看来,上海已多日没有本地新增确诊患者,理论上这座城市是很安全的,“我们将继续承担好哨兵的职责,若出现不适症状,请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让我们共同守护安全,渡过难关。”(黄杨子)

扩增监测点 提升硬软件 实现“四个早”

上海发热门诊做好防疫“哨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