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优秀的画家背后,都曾有着怎样的卑微?

那些优秀的画家背后,都曾有着怎样的卑微?

李苦禅,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中,自幼便家境贫寒,1922年凭借自己的能力考入了国立北京美术学院的西画系,白天在学校认真学习西画技艺,夜间就去校外出苦力拉车挣钱,以此来维持自己在校的生计。

那些优秀的画家背后,都曾有着怎样的卑微?

那些优秀的画家背后,都曾有着怎样的卑微?林一尽是李苦禅的同学,他亲眼看到了李苦禅生活上的困苦,故此赠了李苦禅“苦禅”二字,这两个字可有讲究,所谓“苦”,取自佛门四谛中的第一个字,所谓“禅”是指李苦禅一向擅长的大写意画,听后李苦禅便欣然接受。

那些优秀的画家背后,都曾有着怎样的卑微?

第二年,他便拜齐白石为师,开启了传奇一般的艺术创作人生。作为他的老师,齐白石颇有感受,曾评价:“他跟随我学习,但是却不像我的风格。”

那些优秀的画家背后,都曾有着怎样的卑微?

对于李苦禅来说,除了当代国画家的身份,他还是一名艺术教育家,他一直潜心学习中国的大写意艺术,并且在继承中国画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新出新的艺术风格。



那些优秀的画家背后,都曾有着怎样的卑微?

有志者,事竟成,李苦禅终于自成一家,有了极具个人特色的风格,也在画坛中树立了花鸟画的新风范。“大”此一字,便是李苦禅绘画的主要特点。

那些优秀的画家背后,都曾有着怎样的卑微?

比如说《盛夏图》便是一幅尺幅巨大的画作,就连用于创作的画纸都是用四幅丈二匹宣纸拼接而成的,总面积几乎达到了二十二平方米。

那些优秀的画家背后,都曾有着怎样的卑微?

画面之中,花卉如盆大,枝叶如盖大,花梗更是如同人的手臂一般粗细,由远及近地欣赏,就会看到一幅满是盛开荷花的图画,如同真实场景一般铺陈在面前。

那些优秀的画家背后,都曾有着怎样的卑微?

在用墨方面,李苦禅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十分擅长利用墨色的浓淡来凸显层次感,把观者的视线与感觉,层层递进式的推向远处,这种迷离的感觉,让人如梦似幻。

那些优秀的画家背后,都曾有着怎样的卑微?

在李苦禅的画作中,含有一定写实的成分,但不是对现实的写生,而是凝练之后的艺术创作,一直到他晚年时期,其作品达到了笔墨疏简而意境凝练的境界。

—END—

本平台所发布的图片均搜集自网络公开资料,编辑并不确定作品之真伪,不作为投资收藏的依据,仅供书画爱好者参考!本文系原创,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以上为嘉宾观点言论,不代表本馆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