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而知天命

五十而知天命

o 薄文軍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不是“聽天由命”,而是印證初心,重宣使命。是人與天地、自然之間的直接交流,也是人與文化、社會之間的和諧共生。

人到五十,走過了太多的坎坷與滄桑、挫折與無奈,但同時也有了更多的淡定與從容、執著與堅守。尤其是剛剛走過了10年的不惑歲月,再次思考了“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的人生三問,有了更多的底氣和毅力。

人到五十,有了更多的獨立與自覺,經驗與主見,不再鸚鵡學舌、隨聲附和,不再侏儒觀優、人云亦云。此時個人生涯的實現進入攻堅階段,建功立業的急迫性與時不我待的危機感交迭而至,人的主觀能動性得以空前發揮。

人到五十,有了天然的雍容大度、含蓄內斂,不再為矜持而矜持,為謙虛而謙虛,不再為無端的猜疑與干擾而消耗生命和歲月的成本。其言行舉止,表現出來的應該是在有規則的我行我素、有底線的上下俯仰。

人到五十,歲月不老,過往無悔,未來可期。五十不是洪水猛獸,也不是世外桃源。它終究也是一個人生旅途的平凡驛站、事業軌跡的自然節點。只是那些珍惜歲月的人們恐其流逝,而賦予其更多的人生思考、價值思辨與文化內涵。

人生不為五十而匆匆,亦不為天命而惶恐。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憧憬未來,把握當下。事業是人生的映像,自然是社會的映像,但映像往往是要忽略掉、過濾掉許許多多平庸信息的。只有那些昂揚奮鬥的元素,才會在映像當中閃現璀璨的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