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寫下3+4=1,老師竟說正確:培養娃的“想象商數”比答案重要

如果你的孩子在作業本上寫下了如下等式:1+1=1;1+2=1;3+4=1;5+7=1;6+18=1

,你看了會作何感想?很多的家長都會想:天啦,我的孩子怎麼這麼笨!先不說1+1=2都不知道,有比1大的數字相加之和等於1的嗎?

那我們來看一下寫下這些等式的小朋友是怎麼解釋的呢?

1裡+1裡=1公里,1個月+2個月=1個季度,3天+4天=1周,5個月+7個月=1年,6小時+18小時=1天。看了這樣的解釋,我不禁感嘆:天啦,這個孩子真是太有創意了,想象力真豐富。

相比之下,一眼判斷出上面的等式是錯誤的我們,思維太固化了。難以想象,如果這麼有創意的想法被輕易否定掉了,那該是多麼悲哀的一件事。

所以無論何時,都不要輕易否定孩子的想法,因為這樣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限制孩子的創新性,也扼殺了孩子的想象力。要知道,想象力對孩子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學生寫下3+4=1,老師竟說正確:培養娃的“想象商數”比答案重要

一般而言,一個人的聰明程度取決於智力水平。但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博士Scott Barry Kaufman博士認為,能夠幫助我們實現最終的人生理想的,除了單純的智商值,還需要飽滿的熱情、堅定的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其中想象力就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馬雲說:“未來不是知識的競爭,而是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競爭,是學習能力的競爭,是獨立思考的競爭。”

1+1等於幾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的想象能力。鼓勵孩子想象,培養“想象商數”,他才能更優秀地成長。

哲學家狄德羅說過:“想象,這是種特質。沒有它,一個人既不能成為詩人,也不能成為哲學家、有機智的人、有理性的生物,也就不成其為人”。所以讓孩子保持豐富的想象力很重要。

學生寫下3+4=1,老師竟說正確:培養娃的“想象商數”比答案重要

培養孩子的想象力,我們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去努力。

第一:引導孩子去想象

兒子三歲的時候,有一次在電梯裡哭鬧,我靈機一動指著電梯的一個角落跟兒子說:“你看,這裡有一隻小螃蟹”。兒子馬上被轉移了注意力,不哭了,擦著眼淚問我:“在哪呢?”,我繼續指著角落:“在那裡呀,喔,它縮進那個洞裡了。”我兒子就很好奇地看了那個角落很久。過了一兩個月,兒子突然在電梯裡指著那個角落說:“媽媽,那裡躲著一隻小螃蟹”,我強忍笑意問他:“小螃蟹在幹嘛呀?”,“它躲在裡面看我們,它可能肚子有點餓”。就這樣,我們每天都要乘坐的電梯裡多了一隻小螃蟹,兒子會經常想象小螃蟹在幹什麼,有沒有溜到哪裡去玩。

有時候兒子會在去幼兒園的路上悄悄告訴我“不要吵醒了睡覺的小猴子”。其實那只是一個花壇,某一天我告訴兒子有隻猴子在裡面睡覺。講完我就忘記了,兒子卻經常提醒我不要吵醒了它,有時候還會告訴我,小猴子喜歡在雨天唱歌。

想起這些我就偷著樂,覺得很好玩,小孩子想象力真的很豐富,只要我們稍加引導,孩子就能給我們腦補很多很有趣的畫面。所以,趁著孩子很天真很信任我們的時候,我們要多引導孩子去想象,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幫助孩子創造一個五彩斑斕的內心世界。

學生寫下3+4=1,老師竟說正確:培養娃的“想象商數”比答案重要

第二:不要輕易否定孩子的想法

我兒子曾經有一個會跳舞講故事的機器人,壞掉了就被我丟了。昨天他用積木拼了一個機器人立在桌子上,再拼了一塊手機大小的“平板”,告訴我“平板”是機器人的遙控器。我問:“這空空的怎麼是遙控器呢?”,兒子說:“我們假裝它是”,然後用手指在“平板”上點擊了一下,告訴我,積木機器人開始跳舞了。我說:“機器人哪有跳舞?”,兒子說:“你要想象呀,我們假裝機器人在跳舞”。然後我就耐心地陪他看機器人跳舞,兒子看得咯咯笑。

所以無論我們是否理解孩子的新奇想法,都儘量不要隨意批評孩子,更不能打斷,應該耐心詢問,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我們可以言行上給予認同和鼓勵,或者付諸行動,跟他一起去想象去探索,既收穫了高質量的親子時光,又喚醒了自己的童心,或許還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呢。

學生寫下3+4=1,老師竟說正確:培養娃的“想象商數”比答案重要

第三: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不要限制孩子的探索慾望

孩子天生就喜歡摸索周圍的事物,喜歡探索新的環境,所以父母不要限制孩子的探索欲。如果孩子對某種事物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父母就應該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儘量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愛迪生從小就有很強的好奇心,看到母雞孵小雞都好奇不已,還要親自去嘗試。他的母親從來不阻止他的探索,還耐心幫助他,促使他喜歡上了科學,成為著名的發明大王。

日常生活中,我們對孩子隨時隨地可能提出的稀奇古怪的問題要抱有耐心,即使回答不出來,也不要急躁更不能粗暴地阻止孩子:“你煩不煩,不要再問了!”。我們可以引導孩子自己去探索、去查閱相關資料、去獨立思考和反思。這會更能激發孩子想象的熱情,增加好奇心和成就感。

學生寫下3+4=1,老師竟說正確:培養娃的“想象商數”比答案重要

第四:不要唯分數論英雄

很多父母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優秀就只看分數,只要考試分數高,哪怕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孩子都是很優秀的,隨時值得炫耀的,曬在朋友圈裡也是倍有面子的。如果孩子分數低了,哪怕孩子是家務小能手,是繪畫小能手,那也是不爭氣的孩子。有這樣想法的父母需要轉變一下思想,可以去了解一下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認識到孩子身上是有多方面的發展潛力的,分數不能成為衡量孩子優秀與否的唯一標準。要鼓勵孩子大膽實踐開拓興趣,才能更好地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人才。

學生寫下3+4=1,老師竟說正確:培養娃的“想象商數”比答案重要

所以再遇到孩子寫出“1+1=1”的等式,千萬別急著糾正錯誤,說不定孩子能給你一個驚喜。如果沒有驚喜,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去想象、鼓勵孩子去探索,培養孩子的“想象商數”,這比得到一個正確答案重要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