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写下3+4=1,老师竟说正确:培养娃的“想象商数”比答案重要

如果你的孩子在作业本上写下了如下等式:1+1=1;1+2=1;3+4=1;5+7=1;6+18=1

,你看了会作何感想?很多的家长都会想:天啦,我的孩子怎么这么笨!先不说1+1=2都不知道,有比1大的数字相加之和等于1的吗?

那我们来看一下写下这些等式的小朋友是怎么解释的呢?

1里+1里=1公里,1个月+2个月=1个季度,3天+4天=1周,5个月+7个月=1年,6小时+18小时=1天。看了这样的解释,我不禁感叹:天啦,这个孩子真是太有创意了,想象力真丰富。

相比之下,一眼判断出上面的等式是错误的我们,思维太固化了。难以想象,如果这么有创意的想法被轻易否定掉了,那该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

所以无论何时,都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因为这样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限制孩子的创新性,也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要知道,想象力对孩子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写下3+4=1,老师竟说正确:培养娃的“想象商数”比答案重要

一般而言,一个人的聪明程度取决于智力水平。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博士Scott Barry Kaufman博士认为,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最终的人生理想的,除了单纯的智商值,还需要饱满的热情、坚定的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其中想象力就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马云说:“未来不是知识的竞争,而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竞争,是学习能力的竞争,是独立思考的竞争。”

1+1等于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的想象能力。鼓励孩子想象,培养“想象商数”,他才能更优秀地成长。

哲学家狄德罗说过:“想象,这是种特质。没有它,一个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机智的人、有理性的生物,也就不成其为人”。所以让孩子保持丰富的想象力很重要。

学生写下3+4=1,老师竟说正确:培养娃的“想象商数”比答案重要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努力。

第一:引导孩子去想象

儿子三岁的时候,有一次在电梯里哭闹,我灵机一动指着电梯的一个角落跟儿子说:“你看,这里有一只小螃蟹”。儿子马上被转移了注意力,不哭了,擦着眼泪问我:“在哪呢?”,我继续指着角落:“在那里呀,喔,它缩进那个洞里了。”我儿子就很好奇地看了那个角落很久。过了一两个月,儿子突然在电梯里指着那个角落说:“妈妈,那里躲着一只小螃蟹”,我强忍笑意问他:“小螃蟹在干嘛呀?”,“它躲在里面看我们,它可能肚子有点饿”。就这样,我们每天都要乘坐的电梯里多了一只小螃蟹,儿子会经常想象小螃蟹在干什么,有没有溜到哪里去玩。

有时候儿子会在去幼儿园的路上悄悄告诉我“不要吵醒了睡觉的小猴子”。其实那只是一个花坛,某一天我告诉儿子有只猴子在里面睡觉。讲完我就忘记了,儿子却经常提醒我不要吵醒了它,有时候还会告诉我,小猴子喜欢在雨天唱歌。

想起这些我就偷着乐,觉得很好玩,小孩子想象力真的很丰富,只要我们稍加引导,孩子就能给我们脑补很多很有趣的画面。所以,趁着孩子很天真很信任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多引导孩子去想象,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帮助孩子创造一个五彩斑斓的内心世界。

学生写下3+4=1,老师竟说正确:培养娃的“想象商数”比答案重要

第二: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

我儿子曾经有一个会跳舞讲故事的机器人,坏掉了就被我丢了。昨天他用积木拼了一个机器人立在桌子上,再拼了一块手机大小的“平板”,告诉我“平板”是机器人的遥控器。我问:“这空空的怎么是遥控器呢?”,儿子说:“我们假装它是”,然后用手指在“平板”上点击了一下,告诉我,积木机器人开始跳舞了。我说:“机器人哪有跳舞?”,儿子说:“你要想象呀,我们假装机器人在跳舞”。然后我就耐心地陪他看机器人跳舞,儿子看得咯咯笑。

所以无论我们是否理解孩子的新奇想法,都尽量不要随意批评孩子,更不能打断,应该耐心询问,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言行上给予认同和鼓励,或者付诸行动,跟他一起去想象去探索,既收获了高质量的亲子时光,又唤醒了自己的童心,或许还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学生写下3+4=1,老师竟说正确:培养娃的“想象商数”比答案重要

第三: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不要限制孩子的探索欲望

孩子天生就喜欢摸索周围的事物,喜欢探索新的环境,所以父母不要限制孩子的探索欲。如果孩子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父母就应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爱迪生从小就有很强的好奇心,看到母鸡孵小鸡都好奇不已,还要亲自去尝试。他的母亲从来不阻止他的探索,还耐心帮助他,促使他喜欢上了科学,成为著名的发明大王。

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孩子随时随地可能提出的稀奇古怪的问题要抱有耐心,即使回答不出来,也不要急躁更不能粗暴地阻止孩子:“你烦不烦,不要再问了!”。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去探索、去查阅相关资料、去独立思考和反思。这会更能激发孩子想象的热情,增加好奇心和成就感。

学生写下3+4=1,老师竟说正确:培养娃的“想象商数”比答案重要

第四:不要唯分数论英雄

很多父母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优秀就只看分数,只要考试分数高,哪怕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孩子都是很优秀的,随时值得炫耀的,晒在朋友圈里也是倍有面子的。如果孩子分数低了,哪怕孩子是家务小能手,是绘画小能手,那也是不争气的孩子。有这样想法的父母需要转变一下思想,可以去了解一下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识到孩子身上是有多方面的发展潜力的,分数不能成为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要鼓励孩子大胆实践开拓兴趣,才能更好地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才。

学生写下3+4=1,老师竟说正确:培养娃的“想象商数”比答案重要

所以再遇到孩子写出“1+1=1”的等式,千万别急着纠正错误,说不定孩子能给你一个惊喜。如果没有惊喜,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去想象、鼓励孩子去探索,培养孩子的“想象商数”,这比得到一个正确答案重要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