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当今世界难以再出现爱因斯坦,人类科学停滞不前了吗?

cyyaizyh


事实上科学家是分级的。

第一梯队以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普朗克,玻尔等人为主。

在科学史上,人类只有过两次巅峰。

第一次以伽利略、牛顿等人为主。因为只有他们才系统建立起近代科学的框架,经典物理的框架中有热力学,统计学,电磁学等等

在经典物理框架中深耕的科学家有玻尔兹曼,麦克斯韦,法拉第,安培等人。

从经典物理过渡到现代物理学的过程中,人类花了200多年时间。

经典力学带给人类的成就包括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时代。具体包括蒸汽机、纺织机,冶炼,建筑等。

而第二次科学革命以扩充经典物理为主

因为经典物理无法解释微观、强场、高速世界下的自然规律。

这时候以爱因斯坦、普朗克、玻尔为主的科学家分别建立了相对论,旧量子力学,新量子力学。

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就是电气时代。经典物理和现代物理学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被大规模使用。

可以说,我们现在享受到的很多科技成果依旧来自牛顿那个时代的理论奠基。

提出理论的科学家是超前同时代至少100年的人,之后一二百年依旧会吃老本。

而现在我们连现代物理学的老本都没有吃完,在基础物理上的探索依旧艰难进行,提出新理论的时机尚未成熟。

在历史中,我们都知道时势造英雄。这句话依旧适用于科学历史。

伟大的科学家如果没有生到一个合适的年代,那么他一定不能提出类似牛顿力学和相对论那样的划时代理论。

牛顿和爱因斯坦的诞生就生逢其时。

因为在牛顿之前,第谷,开普勒,伽利略等人已经开始酝酿出科学思维了。人们研究自然不再拘泥于神学,而是注重于数据观测。比如开普勒就根据老师第谷的海量天文观测数据总结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牛顿生在那个年代,前人已经给后人灌输了注重实验和观测的科学思维。牛顿根据苹果落地而联想到万有引力就不足为奇了。

而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时候,也启发于前人探索牛顿力学的禁区而留下的经验。

比如牛顿引入的以太学说不符合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也不符合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还有马赫对牛顿绝对时空观的批判。

爱因斯坦本人也曾表示自己提出狭义相对论是基于前人对牛顿力学禁区的探索的启发,特别是马赫的思想影响了他。这些信息在爱因斯坦67岁自述自己一生的时候明确被表达出来了。

所以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是很正常的事情。那时候狭义相对论已经呼之欲出了。

如果把爱因斯坦放到牛顿那个年代,他绝对是不会提出狭义相对论的,因为没有任何前人的探索,也没有任何显著的事实与牛顿力学相违背。

当今世界很难出牛顿和爱因斯坦这么伟大的科学家,主要是因为时机未到。

现在很多科学家探索的未知领域就是为接下来诞生的伟大科学家做铺垫的。

下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很可能出自统一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人。而现在我们对万有理论的探索还在艰难进行中,可能还没有达到量变引起质变的程度。所以像牛顿、爱因斯坦那么伟大的科学家还暂未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