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笔名“文青”

闲话笔名“文青”

闲话笔名“文青”


当刘凯在网络刊发的文章,越来越频繁时,当读者浏览文章到末尾时,当欣赏作品的人,一般都会关注文章作品的作者简介时,这时候,很多人不免就会有疑问作家或作者的其他个人信息方面的事,例如:年龄、职业、政治面貌、笔名、网名、照片、工作经历等。只想在欣赏作品的同时,陶醉在文字的海洋中,浸润灵魂的瞬间,都会越来越关注喜欢作品作家作者的其他方面,更完善地认识作者,了解作者,肯定作者,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中所阐述的意义、内涵与蕴藏。

在文艺文学这个文化圈子里,无数次有人问过我同一个问题,“小刘,为啥你给自己起了个‘文青’的笔名,有何深意?从字面意义上讲,我们认为说你是个文学青年、文艺青年,都是这么理解的,不知道对不对?”

对于这个问题,我听说过太多遍,没钱得数了。所以今天借这个机会,一并回答大家的疑问,给大家做个解释,只是我自己的认为和想法,说好说坏,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多多包涵,我在这里就谢天谢地,先谢谢你们了!

我,是8O后,被师长们称之为青年作家,当之有愧,充其量只是个文学爱好者,写过二百来篇小文,很痴迷的那种,但我要说明一点,我不是那种文学的圣人蛋,也不是神经质,更不是书呆子,还不是精神病患者,而是个没有其他嗜好,唯独闲暇时间,只喜欢读书与写作的年轻人而已。

这也是在这个圈子中,经常被文朋诗友们顺口所称呼的“小刘,小凯,凯哥,凯弟,凯凯,凯子……,每一种叫喊,我都没感觉到刺耳,而是感觉很习惯、很自然、很地道,很实在,只是对原名刘凯的一个个替代,亲切亲近亲情的称谓,没什么大惊小怪,我也不会去想太多,虽有那么几位熟络的友人,以阴阳怪气的带有点儿调侃戏谑的意味,我权当自己傻乎乎、不理解、不懂得,听不出话中有话,还自顾自地乐呵呵,与世无争,在自己编织的世界里遨游,乐在其中。怎么称谓,什么称号,只是个原姓大名的代名词,知道是某某人就好。

文青,从字面意思上讲,凡是喜欢文化艺术方面的年轻人,都在这个范畴内。这是一种广义的、表体的、正面的解释,当然,无论从哪一方面去论断,都不缺乏这一层含义,这是大体上、一目了然的意思,很容易让人去理解、去领悟的一种解释,挺好的!这也是我当初把自己笔名定义为“文青”的深意的一个方面,因其年龄略小,又特喜爱文学艺术,特指文学青年、文艺青年的综合诠释。

再往深意上延深一点儿讲,那就会有其他的涵意,幽深、意远、情长、味绵。我之前、现在和未来,包括昨天、今天和明天,都会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处在哪个年龄阶段,干哪个时代的事,写哪个时期的文,与时俱进,与世接轨。不落伍、不俗套,不隐晦、不愚腐、不陈旧、不保守,做个新时代、新时期的文学文化爱好者,写青春、上进、阳光,有朝气、有生机、有活力的文章,这也是一种时代精神的力量,一种向上的力量,一种奋进的力量,一种能于人有表率与榜样的力量。

年轻人,一定要有充满斗志,焕发勃勃冲动的毅力。一定要有进取心与充满正能量的一身正气。一定要有让别人艳羡的青春资本与奋勇精神。一定要有不怕吃苦,勇于担当任何责任的劲头、动力与干劲。既然是年青人,就多干年青人的事,写年青人的文,做年青人该做的为人处世。利用好年轻人的资本,这就是财富,干好年轻人应该去干的事。不要在正值青春岁月,却先从心态上过早地衰老,面带老气横秋、没有朝气、精力不振的模样,让人还真觉得有佯装七老八十、倚老卖老之嫌,就得不偿失了。

我还听到有人私下说到我的这个笔名,言语之间,曲解了我的一番本义,而是认为我也许是个愤青式的文人,漏而不漏,我也听说了一些,甚至有人在我面前也略带讥笑过类似这种意味,这是个误断、误解与误判。俗话说,不知者无罪。别人不了解,我也不会去责恨他人,更不会去计较什么;也许在他了解了之后,看法会有所改观的,我盼、我盼、我盼,期待着他懂得的那一天,早点来到。

我以前只是听别人说过“愤青”这个词,可根本不知道这个词汇的真正意思。为了完全弄清楚这个词语,放了很久的词典又拿了出来,想好好了解了解。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愤青”,全称为“愤怒青年”,就是指思想偏激、情绪化,有极端言论和行动的青年。看了释意,这不是我,意思完全与我的处世做人,形成反差。虽然我年轻气盛,但我思想成熟,凡事我都会三思而后行,沉着、冷静、稳妥、踏实,这才是我给他人的第一印象。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做,知道好坏,明辨是非,这是做人的第一要义,不光是我,我想任何人都一样,都是有鉴别是非好呆的能力的。不管做人、做事、为人、处世,时刻在心中提醒自己,保持清醒头脑,明辨是非论断,知道好孬类别,讲究尺度、分寸和原则,这也是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自身基本要求,心里始终有杆称,时时处处衡准天平标尺,干什么事,都只能做好,不会办孬的。

其实,还有一个方面,应该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值得说一下,更能让文章有点意义。那是与个人的喜好、自我崇拜,甚至是个人印象与好感是分不开的,并且有真正存在着的实际意义。

在我们老家豫西南这一带,乡间民俗俚语土话会把绿色的东西,喊叫成青色,感觉上是一样的。绿色是生命之色,有生命的东西,意念上都是有活力、有生机、有生气的,刚好这也是我喜欢的颜色,我唯独最喜欢的色彩。象征着青春、阳光、朝气,充满勃勃劲头,挺拔向上,奋勇向前,蒸蒸日上,富有青春气息,有一注倾天之感,这就是旺盛的生命力的抗危性,久挫不倒,久打不垮,久战久胜,久攻久克,士气高涨,青春永驻,阳光灿烂。

有时候想想,起个名字,不管是原名、笔名、网名,都是有她自身的现实意义的,而不是冒冒然就取得的,她是经过无数次挣扎、搏斗、努力、思考、学习、总结、教训、经验……,用时间去过滤,在生活中验证,经过千锤百炼,最终一锤定音的产物。“文青”笔名的来历源泉也一样,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硕果,终于从播种、发芽、开花、结果、成熟,一步步走到今天,什么人与事都离不开他最终生成所走的路径,这是必经之路。

闲话笔名“文青”


作者简介:刘凯,笔名文青,网名行在路上。80后青年作家,前卫评论人,河南邓州人,市作协会员,秦俊文学研究会秘书长。从幼至今,一直有着文学梦想,笔耕不辍并稍有成绩,目前总共写有二百多篇散文、小说、诗歌、杂文、随感、评论等,作品散见新闻报刊,网络新媒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