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的日军关东军反坦克能力如何?如何应付苏军的重型坦克?

武器威严


能够对坦克造成有效伤害的无外乎坦克和反坦克武器这两类,1945年的日本关东军拥有2个独立坦克旅团和4个独立的速射炮(反坦克炮)大队,加上其他师属速射炮部队和独立的坦克部队,关东军总计拥有不到300辆坦克和不超过150门的速射炮(反坦克炮)。而他们要面对的是远东苏军52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其中包括2000辆中、重型坦克(T-34-85坦克和IS坦克),足见关东军的反坦克压力是有多大。



当时隶属于关东军的的坦克部队主要是第1和第9独立坦克旅团,这两个旅团总计装备184辆坦克,其中三分之二是97式中型坦克,这种坦克装备的是57毫米短管榴弹炮,穿甲能力非常薄弱,而剩下的95式轻型坦克就更加不堪了,37毫米火炮同样无法击穿苏军中、重型坦克的正面装甲,甚至连侧面装甲都无法击穿。所以关东军的坦克旅团根本无法和苏军的坦克师甚至坦克集团军相抗衡,无法阻止苏军装甲部队的前进。


关东军的速射炮部队也太少了,武器装备也太落后了,二战日军最好的制式反坦克炮就是45毫米反坦克炮,总共才生产了2000门,该型反坦克炮的反坦克能力只有500米50毫米的穿甲能力,无法在正面对抗苏军的T-34坦克,更不用更重型的斯大林重型坦克。更旧式的37毫米反坦克炮在350米的距离上只有30毫米的穿甲能力,更加无能为力。整体来看,关东军的反坦克能力相当于德军1940-1941年的水平,而且由于反坦克武器太少,反坦克能力还不如那时的德军。

举例来说,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反坦克能力已经很弱的罗马尼亚步兵师一般都装备有6门75毫米重型反坦克炮和其他几十门中型反坦克炮(50㎜),到1944年时数量更多。即便如此罗马尼亚军队还是抵挡不住苏军坦克部队的冲击,阵地被突破,军队被歼灭,最终导致了斯大林格勒的惨败。当时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投入反攻时不过一千多辆坦克,而1945年的远东苏军坦克总数高达5000辆,中型以上坦克2000多辆,远比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要强大许多,日本关东军的反坦克能力还不如德军一个普通的步兵集团军,不可能从正面阻止苏军坦克的进攻的。

面对苏军的庞大坦克群,日军主力一直在战略撤退中,避免和苏军主力接触,而后卫部队则主要利用森林等复杂地形对苏军坦克进行伏击,由于整体缺乏有效的反坦克武器,日军士兵不得不大量采用抱炸弹贴身攻击坦克的“肉弹”战术。苏军坦克部队的停止绝大部分是由于燃料供应不及时而不是日军的阻击,整个远东战役,苏军仅仅损失了78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战略论


诺门坎战役结束后日本人针对前苏联这个方向,基本上属于死心的一个级别,他们也知道真的和前苏联打仗赢不了,别人派一支偏远之师,就能把你往死里打,更何况他的主力部队一旦来了以后,你根本就没有办法再继续下去。所以针对前苏联的国家政策,日本人提出了统一的策略,就是不打了我防守!

但是前苏联的坦克洪流确实给当时的日本人留下很深的印象,所以日本也提出了自己的防御策略,必须要针对前苏联的坦克部队进行防守。

针对前苏联坦克部队,日本人的防守策略无外乎这么五条,首先第一个利用步兵公式来进行防御,从诺门坎战役结束以后,日本人开始不断的在中国东北边境修葺它的防御工事,以此想达到聚首中国东北,当前苏联的坦克部队阻挡在中国东北外,为让其没有办法拿下中国中本,但是很显然,他后来的作战行动里面,只要稍微显露出来的步兵工事,都在前苏联第一波攻击之下溃败,缺乏相应的反坦克装备来防御前苏联坦克的话,极有可能被前苏联坦克给突破,修和不修,在前苏联强大的工业实力面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在这之后,第一线防御被突破以后,日本人选择收缩兵力,前苏联的坦克仍然紧追着不放在这种情况之下,日本人选择了三种防御手段,一,坦克反制,也就是日本人派出自己的坦克部队进行反制工作,但是日本人的坦克和经历过战火磨练出来的前苏联坦克相比,实力差距不是一个档次,即便是前苏联内部普通的,低级的t34坦克,也能够在日军坦克之中形成所向无敌的气势,更何况前苏联那一票重型坦克,这些重型坦克出场的时候,日本人只有逃跑的命。

所以日本人又把目标投向的反坦克炮,众所周知,在坦克还没有大量的服役部队以前,反制坦克的最主要武器就是反坦克炮,但无论是日军老师的37mm小水管,还是在这儿知悉后研制的45mm大水管,针对前苏联前方等效100mm钢制装甲的坦克部队而言,仍然显得有些不够看,前苏联的坦克冲击过来的时候,日军的反坦克炮根本一点儿作用都没有,相反,还极有可能被前苏联的坦克炮的挨个点名,况且前苏联是极其重视步坦协同,所以日本人想出来的第三个策略,也就是派出那些敢死队,进行自杀式进攻,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一旦靠近了敌方坦克后方,成群的步兵将把你当作活靶子进行射击,日本人也只有挨揍的份。

第五种情况也是日本人一直都不敢去幻想的,那就是通过空军实力压制前苏联坦克,利用空军来对付前苏联的坦克部队,这一点在欧洲战场上面实现的很彻底,但是在当时的亚洲,在当时的中国东北却不可能实现,前苏联空军经历过史诗般的卫国战争,此时他们的实力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空军,经过血与火的历练锻炼,出来一批优秀的飞行员,并且国内也茁壮成长起了一批优秀的飞机制造厂,再加上美国人的圆柱,前苏联的空军实力强悍,数量众多,日本人的空间反倒因为太平洋战场损失惨重,精锐力量损耗一空,再也无力阻挡前苏联的攻击。

在前苏联部队进入中国进行作战的时候,很大一部分的补几都是通过空军进行运输的,前苏联的运输机能够明目张胆的进行运输,(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也证明着日本空军对于中国东北地区控制力之弱,即便是如此,还有大量的前苏联坦克部队损失于日本人的空袭之中,本来日本人可以让这两次战役的经验进行总结,但是时间不站在他们这一边。

斯大林出兵中国东北,本身就是为了防止美国人在远东地区军事力量的做到,一旦美国人将此的军事武装部队开进了中国东北,对于前苏联来讲,这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在日本人即将投降之际,即便是前苏联不加入这一次盛宴的分享,日本人也将投降的情况之下,斯大林仍然命令驻扎与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的前苏联军队快速加入战场,抢夺胜利果实,所以即便日本人还有其他的办法进行坦克反制作战的话,仍然没有时间反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