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日军进攻重庆的企图为何没有得逞

武汉会战之后,日军离重庆近在咫尺 ,但是在后来数年交战中,日军都一直未能再进一步,重庆坚守到了抗战胜利。

正面战场的大会战,迟滞了日军的进攻势头。由“战略进攻“变成了”战略相持“。

“九一八事变“,日本人轻而易举的占领了东三省,由此日军开始叫嚣”三个月灭结束战争“的狂言,虽然淞沪会战失利,但是成功的击碎了日军的狂言,让日军付出4万人伤亡的代价。随后中国相继在正面战场进行了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一系列大决战 ,每次战役日军少则损失数万人,多则二三十万人,这些大的会战虽然以中国军队败退为结局,但是极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和挫败了其进攻的锐气。

抗日战争中,日军进攻重庆的企图为何没有得逞

市民慰问将士

武汉会战后,日军虽然占领了武汉三镇,但是其在中国战场上已经很难再集中大规模的兵力进行会战了。

日本国内战略调整,”南下战略“成为主流。

二战时期,日本国内军界有着两派强烈的战略分歧,以日本陆军为主要代表的北上派,即进攻蒙古,占领远东地区;另一派是以海军为主导的南下派,占领东南亚,夺取海上控制权。1939年9月,日军在蒙古的诺门坎与苏军交手,结果惨败而归,关东军被苏联的坦克和航空兵吊打。

抗日战争中,日军进攻重庆的企图为何没有得逞

苏军缴获的大炮

关东军在诺门坎的失败,成为日本国内“南下派”攻击“北上派”的把柄,最终南下成为日军的战略方向。这就意味着日军要将更多的战争资源用于海军以及攻占东南亚的陆军。此时对于中国战场的日军,获得的补给要少很多,日军也不可再将全部的资源集中于中国战场。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投入主要的海空军力量和大量兵力, 在中国战场只能对峙。1944年豫湘桂一号作战,虽然占领不少城市,但日军已经是强弓之末,无法威胁重庆。进攻中途岛的失败,导致美军很快就能转入反攻。日军应付美军已经焦头烂额。

抗日战争中,日军进攻重庆的企图为何没有得逞

缴获日军的装备

蓬勃发展的游击战,牵扯了日军大量的兵力。

中国的大战略纵深,注定了日军将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西安事变后,由于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根据地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我军先后创立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山东,苏南,皖东等抗日根据地。虽然日军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但是这些根据地军民的游击战让日军分身乏术,日军只能有限驻守在交通线上。

抗日战争中,日军进攻重庆的企图为何没有得逞

百团大战,占领据点

面对我军的游击战,日军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扫荡,其中彭德怀元帅指挥的百团大战就是一次应对日军的反扫荡的主动出击。日军虽然收编了不少伪军,但是伪军也就只能吓唬老百姓,面对游击队的进攻,最终还是牵扯了大量的日军兵力。

抗日战争中,日军进攻重庆的企图为何没有得逞

占领炮楼

山城重庆,险要的地形让日军难以进犯。

进入山城重庆,有南北两条线,以及沿江而上的水路。首先说说南线,那是由湖南进入重庆。薛岳将军指挥的三次长沙会战,不仅挡住日军的进犯,并歼灭11万日军。长沙保卫战的胜利,彻底粉碎日军从南线进攻四川、重庆的企图。

北线是由陕西方向进入重庆,当时在中条山一线是由卫立煌的第一战区负责守卫,后来由于蒋介石疑心卫立煌,将其撤换,日军借此发动攻势,攻下了中条山防线。但是由于兵力不足,日军无法控制整个陕甘地区,也无法完成北线入川的计划。

抗日战争中,日军进攻重庆的企图为何没有得逞

中条山地理位置

长江水路从宜昌往上,开始逐渐的暗流汹涌,礁石丛生。一则日军大型军舰根本无法航行,也就意味着日军发挥不了海空军的优势。二则长江两岸都是高山峡谷,这样的山地,日军根本无法展开,也发挥不了其机械化的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