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why线上展】​​唐小格:游离于设计、艺术、传统和流行思潮

【艺why线上展】​​唐小格:游离于设计、艺术、传统和流行思潮

【艺why线上展】​​唐小格:游离于设计、艺术、传统和流行思潮

2020年贺岁神兽

【艺why · 艺术对谈】

1

静芳:2020这次疫情对你有影响吗?对你影响最大的是哪方面?这种影响未来还会持续吗?

唐小格:相信这次疫情对每个人都有非凡的影响,我们都有了一次空前认真且朝暮面对家人的漫长时光。

第一感受就好像是我们原本坐在一艘飞速行进的社会运转快车上(因为快,周边的一切事物都是模糊而不重要),忽然疫情发生,整个社会一下子变成了一辆进行在乡野田间的牛拉车,上面还散发出稻花五谷和牛粪泥土的清新味道,我们甚至没有办法对其产生和正常社会下一样的厌倦感,我们只能用心去发现和感受这些本来就在我们身边的原始美,必须学会用更慢的时间更平和的情绪去做一顿饭,更仔细的洗衣消毒打扫房间,更耐心的陪伴家人和长辈说说话聊聊天。

【艺why线上展】​​唐小格:游离于设计、艺术、传统和流行思潮

最大的影响大概就是在突然静止的时间里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重新思考,原本社会的发展已经到物质需求过盛,精神文化蓬勃兴起的时候,但一次疫情把一切都打回到连物质都无以为继的状态,每个人都会被这种社会共有的情绪左右,尽管精神和文化看似无用,但如果文化可以反过来成为这些情绪的出口、供给和动力,这就应该就是艺术文化、精神文明的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艺why线上展】​​唐小格:游离于设计、艺术、传统和流行思潮

2

静芳:疫情期间,小格有新的创作吗?看您最近在做一些黏土的小模型。

唐小格:嗯,我也画了一点关于疫情的手绘,其次就是做了一些手捏的小作品和水彩画,一方面是为了把自己的作品更多手动的表达出来而非电脑,因为我原本做的肆喜系列就是以角色为主,希望能以立体模型的方式呈现出来,成为潮玩手办艺术品。

但因为前期的作品较多,相对工作量也比较大。另一方面还创作了相对轻松自然的治愈系作品,如仙人掌罗宾汉、还有伊丽莎鹿·凯西这些比较梦幻童话的元素作品,如果说文化作品都是相对背离人性的说教作品,那治愈系就仅仅是为情绪输导所服务的,从专业的角色我们记得文化的责任性,但忘记了作品本身也需要有服务性,创作令人舒心且感受美好的东西也是一件很好的事。

【艺why线上展】​​唐小格:游离于设计、艺术、传统和流行思潮

3

静芳:小格对自己的定位是什么?小格自己有个原创品牌,叫“肆喜神兽”,所有的形象都是小格自己设计、绘制的,小格可以聊一下“肆喜神兽”系列吗?小格对“肆喜神兽”的发展规划是什么样的,方便透露吗?

唐小格:关于自己的定位很难介定,因为一直处于较高频率的自我否定状态中,在不断扩大的边界中明确地铸造一座自己的空中之城并不是那么简单,从设计到写东西再到绘画和手工制作,这些好像都成为一种不可缺少东西,比如做久了绘画手工和设计,会觉得自己处于这些仅输出的状态很空洞很茫然,然后阅读学习和写东西就会让自己充满而丰盛起来,思维渐渐又清晰明朗起来,每个人都有自己坚持下去的方式。

【艺why线上展】​​唐小格:游离于设计、艺术、传统和流行思潮

2017年贺岁神兽

肆喜神兽,原本是我在石语品牌研究院的一项目实验性系列IP形象。试图探索一个传统文化为主轴的IP品牌的实践成长之路,以中国传统文化、神话、民俗故事中的万物生灵与当代和世界文化冲撞混搭,再创造出神兽角色与故事内容的可持续经营性系列IP形象。

目前已出产版权神兽角色18只个,每个神兽都有自己独特的寓意与所指所属人群,并针对不同节日与喜事针对研发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活观念和方式相契合的创新性文化与实用产品。除绘画形象肆喜还研发原创的IP系列漫画故事,形象手作作品等。


【艺why线上展】​​唐小格:游离于设计、艺术、传统和流行思潮

2018年贺岁神兽

但随着自己对IP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慢慢变得不再和从前一件无所畏惧了,反而对自己的无知无能怀有莫大的焦虑,只想要在一片纵横交错的迷雾中认真选择一条细小的路,能走好就已经很满足。

关于“肆喜神兽”我们从年前开始就有了很深的团队探讨,我们后来加入一个品牌总监常住在法国,他是很资深的品牌设计咨询师,我们就肆喜神兽系列的发展有过很多次根本性的深入沟通,虽然目前结论未定,可能未来改善会比较大。但都是希望在此基础上为我们的作品、团队和商业平衡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肆喜在我们探讨结论中也很大程度上印上了我的个人标签,其实上这个系列的诞生也确实是纯个人化的表达,尽管后来都有一些助手加入,但大多是按我的意愿执行出来的结果,这个过程中我也尝试过慢慢抹去个人化,但都没太成功甩锅。当然如果个人化是它本身的特点,那也许遵循它自然的愿意才不会那么别扭。

【艺why线上展】​​唐小格:游离于设计、艺术、传统和流行思潮

2019年贺岁神兽

4

静芳:您怎么看待国潮风?

唐小格:实事上我个人是比较排斥大众流行品的,国潮风当然也不例外是这大众风的一种,如果国潮成为一种家喻户晓的东西,那也许是一件好事,但审美是有疲劳期的,这也意味着物极必反,或是有了这一层的大众审美基础教育,大众就开始需要更高水平、更多元化的艺术表达形式。

也许国潮将尽,百舸争流百花待放的好时候要来了。

【艺why线上展】​​唐小格:游离于设计、艺术、传统和流行思潮

唐小格的手办作品

5

静芳:小格认为艺术的本质是什么?您如何看待传统的承传和艺术的创新?

唐小格:艺术的本质(无论是文学、音乐、绘画还是其它),这是一个很大而且我还没有资格谈论的东西,尽管自己也是一直在做相关事情,但个人认为这和每个人的个人哲学是有关的,奥地利的心理学家Alfred Adler曾经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这也就是说,一个人一辈子更加关注精神或物质,不是取决于他自身的发展情况,而是TA有过怎样的童年,命运是我们都无能为力的东西,所以也并没有高低之分,艺术相对于实用物质而言是纯精神性的,对于看重物质的人而言是无用的,但于更注重精神的人而言却是无可替代的。比如海子一个满腹才华北大青年会选择在最好的时光死去,这显然不是一个注重物质的人能理解的。

尽管马思诺的需求排列是从生理到精神,但有关研究通过对现代人的消费惯性总结说,人的需求也复杂而多元的,有时候人们并不太了解自己真的需要什么,就如同我们都需要吃饱穿好,也一样更需要被爱和爱、会被虚荣和不现实的渴望蒙蔽。

所以我觉得艺术并非只有高收入和高教育背景才能认识和享用的东西,艺术也和空气一样,每个收入阶层水平都可以创作自己独特而无价的艺术生活体验。在《月亮和六便士》也正好说明了这一点,资产阶层非常清楚艺术作品的在商业链条中的有形价值,而只有放弃一切在贫穷中挣扎的艺术家才真正懂得它的内在价值。

艺术需要生长的土壤,不一样的时代滋养不一样艺术和艺术家,也给人不一样的精神寄托、慰籍和反思,苦难的时代造就史诗著作,繁盛的时代拥有繁盛的风骨,我们在这个时代,所从事这些艺术活动也一样是这个时代刚刚好需要的样子。

我相信艺术的本质是精神的养料,是另一种哲学有形状有颜色表达的形式,它真实的记录我们身为智慧灵长在这个时代该有的思想、语言和独特的记住历史的方式,这种表达可以直白,可以婉约也可以很暴力很戏剧,但精神的力量只有相信它的人,才会懂得它的价值。

尽管目前我们一直在说要将传统的文化重新解读出来,但经过很长时间的创作和学习,我发现这种行为是所有的文学作品、奢侈大牌或是影视作品一直都在使用的方式,好的传统是好的艺术家和商业品牌都会竞相去模仿重造的最好素材,传统记忆的再创作,只是另一种唤醒的方式,也是为传统注入新鲜血液的方式。

【艺why线上展】​​唐小格:游离于设计、艺术、传统和流行思潮

6

静芳:感觉小格日常的创作发布,很多是在互联网上进行的,你怎么看待这次疫情对互联网经济的影响?作为(插画)艺术家您是如何将自己的艺术与互联网结合的?

唐小格:

作为一个不太专业的业余玩家,对互联网化的大众传播尚在学习摸索中,从前学设计一直接受很正向的价值观,但社会传播学却与这种传统价值观背道而驰,这些风潮在不断的变幻中也有它自己的大规律,如果想要去创作一些不需要解释就能看懂的作品,当然需要对这些海量信息有很强的总结和提炼能力力,如果要再和这些不断变幻的事件新闻有快速的反应能力,这大概就是时事造创作英雄的互联网时代,当然数量不能等同于质量,可以创作不朽作品的艺术家不屑于与时事争长短,但也有人认为追随热点更是创造伟大的天然机会,这都取决于自我定义的发展方向。

这次疫情一方面对传统行业有很大影响,另一方向对却是对互联网有了更长远的考验和助长,这对中国来说并不算太坏,因为互联网和物流的发达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当然疫情重灾区是不同的,也许无空间限制的工作,无需真人的全息影像陪伴,或者因为病毒的影响,真实无物理接触的虚拟伴侣会在不久的将来就真的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这些更便捷更孤独,也有不一样的心灵抚慰商品会成为我们消费的主流,我们艺术生活也会有另一翻不一样的景向,比如一种趋于全科技,而另一种极端走向更原始,科技的偏向于大团队制作如电影和游戏,原始的就是个体的艺术家创作,个人艺术家(无论是文学、音乐、绘画还是其它)创作在未盖棺定论前是无法被AI化的,也是人类创造意外最大可能的地方,这就是艺术家的价值。

最后非常感谢静芳老师,也愿您用智慧辛勤耕耘的“艺WHY”有最大的意外收获。


(文中所涉及的艺术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或做他用;本文版权归“艺why”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艺why”)


【艺why线上展】

参展艺术家:

王蔚、朱泓彦、战兴隆、辛长龙、朱泓霖、王劭兮、尚观、程一鸣、林智勇、郑晓辉、陈苏翔、张容、刘雷、赖元顺、韩俊洋、栾新玉、高彦、姚惠芬、刘钟萍、唐小格、张征、杨研、庆庆、张佰海、李伟雄、凌银汉、李又白、柴之清、柴敬、蓝充、张恿、肖梦涯、曾泽元、孤玄、李如海、郑印、刘浩然、周晓冰、费博、陈路茵、闻俊、马颜群(排名不分先后,名单不断增加中…)

艺术对谈者:

朱泓彦、程一鸣、战兴隆、林智勇、王宗英、张征、赖静芳、李沁珂(排名不分先后,名单不断增加中…)

联合发起人:

战兴隆、赖静芳、程一鸣、王宗英、林智勇、张征

策展人:

赖静芳、程一鸣、王宗英

微信公众号:艺why、四时荣落、程一鸣(名单不断增加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