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百年(序)––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黯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當我們沿著歷史流過的長河回溯過往,總能發現有那樣一張張鮮活的面孔、一個個經典的故事能在心頭泛起漣漪、激起波瀾。而三國的那段往事,或許正是這些故事當中,最為膾炙人口、廣為傳頌的篇章。無論是三英戰呂布、五關斬六將、七星借東風,還是三氣周瑜、六出祁山、七擒孟獲、九伐中原,各位風流人物你方唱罷我登場,都在民間成為了千古流傳的永恆經典。然而,歷史終究是歷史,傳說永遠都是傳說,風流,總要被雨打風吹去。要理清三國的歷史脈絡,除了這些之外,至少還要明白以下三個問題:

一、三國是什麼?

說到三國,世人皆知東漢末年分三國,魏蜀吳鼎足而分;然而除此之外,其實歷史上還有另外一次三足鼎立時期。那一次發生在諸葛亮去世的整整300年之後,南北朝後期的中國北方,統一北魏王朝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兩魏和南方的南梁再次形成了鼎足三分的格局,有人稱之為“後三國時代”。但在本文系列文章中,三國專指漢末三國。

清朝人金聖嘆,曾為《三國演義》寫過一篇《原序》,其中指出,在西漢創立之初,就有人勸說韓信自立,形成劉、項、韓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是韓信拒絕了這個提議。四百多年以後,伴隨著歷史的進程,三足鼎立終於成為了現實:

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後,戰敗的曹操元氣大傷,永遠地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機會;劉備和孫權,則為了荊州的歸屬問題,開展了一系列的外交和政治鬥爭,最終在220年上演了一出千古悲劇;還是在220年,曹丕篡位,曹魏代漢;轉年劉備登基,蜀漢建立;次年,孫權稱吳王,東吳開國,三國實現了從有實到有名的轉換。而令人唏噓的是,同樣是佔據漢中的政權,西漢能夠還定三秦,蜀漢卻不能取中原寸尺。魏蜀吳三國,在六十年間(220年-280年),上演了一出興則俱興,亡則俱亡的歷史大劇,給後人留下了無盡的喟嘆。

二、三國的歷史定位

三國的歷史,並不長久。從黃巾起義開始算起,到西晉統一,不過96年。然而這段歷史雖然短暫,但是其作為整個魏晉南北朝四百年大變局的開始,卻在中華民族的發展軌跡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中國歷史在經歷了秦漢帝國四百多年的興盛後,皇權日漸消退,士族逐漸興起,三國作為承上啟下的重要轉折期,為後人研究士族政治和門閥政治,留下了無盡的史料與精神財富;與此同時,伴隨著皇權的消退,國家層面的控制力逐漸減弱,魏晉南北朝又充滿了征伐和殺戮,成為了血與火、恨與淚、興盛與危亡、榮耀與恥辱的代名詞。自此開始,華夏大地進入了艱難與黑暗的蛻變與轉折期。

就在董卓進京(189年)的整整400年後,隋朝終於消滅南方的割據政權—南陳,中國大地才重新迴歸一統,中華民族在這艱難的蛻變後,終於從秦漢帝國走向了隋唐盛世。所以有人在從秦朝統一中國到唐朝滅亡這1100多年的時間中,將秦漢劃為了一個週期(興盛),魏晉南北朝劃為第二個週期(蛻變),隋唐劃為第三個週期(復興)。而三國,正是魏晉中的那個“魏”的全稱。就在那個由皇權向士族過渡的時代,三個由非士族建立的國家,面對著日漸強大的士族集團,或選擇逆著歷史大勢而上,或選擇向士族有限度的妥協,但最終都難以擺脫被歷史大勢吞沒的命運。自此,門閥士族壟斷了中國政治版圖,就有了那句著名的“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

三、後人學到了什麼

歷史,是由一個個人組成的,看歷史,往往就是看人心。正如法國大作家雨果曾經說過的那樣:“歷史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應。”換言之,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而以怎樣的一種價值觀去學習歷史、看待歷史,既決定於一個人的思維,同樣也取決於一個人的眼界。

在那段波瀾壯闊而又波詭雲譎的歷史中,我們看到了劉備的百折不撓、曹操的霸氣側露、孫權的隱忍權變、司馬懿的老謀深算、董卓的驕橫跋扈;我們也可以看到軍閥割據、民不聊生的亂世民生;我們依然可以看到黨同伐異、累世公卿的門閥政治;我們還可以看到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歷史大勢。

三國的身影,已經遠去了1740年,正如同教員在的《浪淘沙·北戴河》中所論及的那樣:“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不妨讓我們沿著歷史發展的足跡,從洛水到滄海、從官渡到漢水,從夷陵道到子午谷,從白帝城到五丈原。看漢晉百年之鉅變,觀三國甲子之興衰。

親,你是否已經準備好了呢?是耶非耶,化為蝴蝶。

三國百年(序)––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