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四合院: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你擁有幾個?—好書推薦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


致良知四合院: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你擁有幾個?—好書推薦


有這樣一本書,自1989年問世至今,曾高居美國暢銷書排行榜長達7年之久,在全球70個國家,以28種語言發行,總銷量超過l億冊。


這本書,在美國成年人中極具影響力,號稱是“美國公司員工人手一冊的書,美國政府機關公務員人手一冊的書,美國官兵人手一冊的書。”毫不誇張地說,它幾乎成了美國企業界和政府管理部門的一本“聖經”。


當俄文版的這本書在莫斯科上市時,連總統普京也向俄羅斯公民大力推薦,他對媒體不無感慨地說,俄羅斯應該出現這樣偉大的思想家。


致良知四合院: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你擁有幾個?—好書推薦

史蒂芬·柯維


這本書就是《高效能人士的七種習慣》,作者是史蒂芬·柯維。書中強調以原則為中心,以品德為基礎,進行能達到個人效能和人際效能的“由內而外”的修煉。


書中所說的七個習慣是什麼,其背後又有著怎樣的內涵?


習慣一:積極主動


積極主動即採取主動,為自己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行為負責,並依據原則和價值觀,而不是根據情緒和外在環境來下決定。主動積極的人是變革的催生劑,他們放棄被動的受害者的角色,不自卑,不怨懟,發揚人類四項獨特的稟賦:自知、良知、想像力和自主意志,積極主動,以由內而外的方式來創造改變。


龍場悟道後,陽明先生始悟:聖人之道,吾性自足。每個人心中都有無盡寶藏。開啟寶藏的鑰匙,就在你的手中。明心淨心,開啟挖掘寶藏之旅!


習慣二:以終為始


所有事物都經過兩次創造,先是在腦海裡醞釀,其次才是實質的創造。個人、家庭、團隊和組織在做任何計劃時,均先擬出願景和目標,並據此塑造未來,全心專注於自己最重視的原則、價值觀、關係及目標之上。領導工作的核心就是在共有的使命、願景和價值觀的基礎之上,創造出一種文化。


知道自己的使命所在,人生便不再茫茫蕩蕩。給自己一個的單獨的時間,找一個安靜的地點,在紙上,一直寫、一直寫,直到找到那個讓你淚流滿面、願終生為之奮鬥的使命!


習慣三:要事第一


要事即實質的創造,是夢想(你的目標、願景、價值觀及要事處理順序)的組織和時間。次要的事不必擺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無論迫切性如何,個人及組織均針對要事而來,重點是,把要事放在第一順位。


重要的事情要以重要的形式來呈現,不僅要將要事擺在第一順位,更要以重要的形式來呈現。


習慣四:雙贏思維


雙贏思維是一種基於互敬、尋求互惠的思考框架與心意,目的是爭取更豐盛的機會、財富及資源,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敵對競爭。雙贏既非損人利己(贏輸),亦非損己利人(輸贏)。工作夥伴或家庭成員則更要從互賴式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我們”而非“我”)。


雙贏思維鼓勵我們解決問題的同時,還要求協助對方找到互惠的 解決方法,是一種資訊、力量、認可及報酬的分享。


行為作用與反作用是人生重大真理。一位企業家曾分享,是父親的一句話,讓他成就了一家中國500強企業,這句話就是:給別人倒茶就是給自己倒茶,給別人搬凳子就是給自己搬凳子。利他才是真正的利己。成就他人,圓滿自己!


習慣五:知彼解己


當我們捨棄焦躁心,改以同情心去聆聽別人,便能開啟真正的溝通,增進彼此的瞭解。對方獲得瞭解後,會覺得受到尊重和認可,進而卸下心防,坦誠面對,雙方相互的瞭解也就更加順暢自然,溝通效率也會大幅提升。


瞭解自己多少,就能瞭解他人多少。如何認識真正的自己?有這樣一門真功夫,它不需要任何成本,不會傷害任何人,就能讓你在短短几小時內生起能量、智慧,這門真功夫,就是反省。反省,開啟一場認識自我並實現生命躍升的旅程!


習慣六:統合綜效


統合綜效談的是創造第三種選擇,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遵循你的方式,而是採取遠勝過個人之見的第三種方案。這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是彼此理解,甚至是稱許、欣賞對方解決問題及掌握機會的智慧。


個人的力量是團隊和家庭統合綜效的基礎,能使整體獲得1+1>2的成效。實踐統合綜效的人際關係和團隊會揚棄敵對的態度(1+1=1/2),不以妥協為目標(1+1=1或1/2),也不僅止於合作(1+1=2),追求的是創造式的合作(1+1=3或更多)。


在光明的世界,黑暗中的問題原本就不存在。不斷建設心靈品質,境界格局不斷提升,就能超越平面思維,在更高層面上找到更優解決方案。不僅兩全其美,還可能讓“百花齊放”!


習慣七:不斷更新


不斷更新談的是,如何在四個生活面向(生理、社會、情感、心智及心靈)中,不斷更新自己,這個習慣提升了其他六個習慣的實施效率。對個人及組織而言,不斷地更新及不斷地改善,使之不致呈現老化及疲態,並邁向新的成長路徑。


很多人一直在學習,但很少有成長。有這樣一個地方,不僅讓你不斷學習,更能助力你實現成長!四合院App,百日成長計劃已開啟。加入其中,期待那個一次次煥然一新的你!


致良知四合院: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你擁有幾個?—好書推薦


雙語金句賞析


1.We began to realize that if we wanted to change the situation, we first had to change ourselves. And to change ourselves effectively, we first had to change our perceptions.


此時我們才覺悟,要改變現狀,就得改變自己;要改變自己,先得改變我們看待外界的觀點。


2.Each of us tends to think we see things as they are, that we are objective. But this is not the case. We see the world, not as it is, but as we are -- or, as we are conditioned to see it.


我們每個人都認為,我們看到的事物就是事物本身,我們是客觀公正的。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看到的世界並非世界本身,而是我們的內心,或者說我們看到的是我們有條件看到的世界。


3.In the words of Thoreau, "For every thousand hacking at the leaves of evil, there is one striking at the root." We can only achieve quantum improvements in our lives as we quit hacking at the leaves of attitude and behavior and get to work on the root, the paradigms from which our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flow.


梭羅曾經說過:“一棵邪惡的大樹,砍它枝葉千斧,不如砍它根基一斧。”行為和態度就是枝葉,思維定式就是根基,抓住根本才能讓生活出現實質性的進展。


4.The proactive approach is to change from the inside-out: to be different, and by being different, to effect positive change in what's out there -- I can be more resourceful, I can be more diligent, I can be more creative, I can be more cooperative.


積極的做法應該是“由內而外”地改變,即先改變個人行為,讓自己變得更充實,更具創造力,然後再去施加影響,改變環境。


5.The proactive approach to a mistake is to acknowledge it instantly, correct and learn from it. This literally turns a failure into a success.


對於已難挽回的錯誤,積極主動的做法不是悔恨不已,而是承認、改正並從中汲取教訓,這樣才能真正反敗為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