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算一個高明的政治家嗎?

闊海6013


確實是一個很高明的政治家,否則也不會在楚漢相爭中由弱變強,最後打敗了西楚霸王項羽。劉邦自己也說自己"文不如蕭何,武不如韓信,謀不如張良,然能成事者,善用人也!",最後打敗項羽,靠的就是知人善任,能夠聽取不同意見。反觀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武力值超高,身邊又有范增這樣的謀士。本來有一手好牌,因自己剛愎自用,婦人之仁而最後垓下被圍,自刎烏江,成了個悲劇英雄,可悲可嘆!



雨過天晴20190820


我認為劉邦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要不然他不能戰勝項羽建立大漢。

劉邦本來就是個草根,整天在沛縣到處蹭酒喝蹭肉吃。一晃都四十多歲了。在古代生活水平低下他這個年紀都是黃土埋到脖子沒幾年活頭了。可能劉邦也沒多想什麼就想著這樣到處吃喝每天過的快樂就好,也沒有什麼別的追求。他肯定當時做夢都不會想到自己將來會當上皇帝。

劉邦這個人雖然不務正業整天就知道喝酒吃飯,但是劉邦對人心還是摸的很透的。他知道人都喜歡聽什麼話,對什麼樣的人說什麼樣的話。於是曹氏給他生了一個兒子,他還經常去曹氏那裡白喝她的酒。樊噲的狗肉做的是十里飄香,他經常去樊噲哪裡白吃狗肉。他們都沒有煩劉邦常來白吃白喝足見劉邦懂別人的心思,會說別人愛聽的話。

在劉邦擔任亭長走到芒碭山的時候那些人都不想去驪山修建宮殿了,覺得去了多半也是個死。他們不去了劉邦完不成任務這下劉邦就得死了。但是劉邦並沒有勉強他們,而是直接把他們給放了。他們感念劉邦的好而認劉邦做了首領。如果劉邦強行要押他們去驪山的話這些人一定會反叛,一般也會殺了劉邦。劉邦就趁勢做了個好人還贏得了人心。這個能力就是政治家所特有的。劉邦這點非常擅長就奠定了他以後的路走的會很順暢。

劉邦不止懂人的心思,自身還很有魅力。當時他是個草根蕭何是沛縣的一個官員,結果蕭何願意和劉邦做朋友。劉邦去呂雉家裡蹭酒喝。呂雉他爹覺得劉邦將來是個人物就把呂雉嫁給了劉邦。劉邦起兵之後經過留縣遇到了同樣起兵的張良。張良就把自己的隊伍給了劉邦,而自己則做劉邦的謀士幫劉邦出謀劃策。這都不是常人所有的魅力。

劉邦的演技也很強。這同樣應該是政治家的拿手好戲。當時沛縣起兵後不久雍齒趁他率兵出去作戰的時候聯繫了魏王,歸附了魏王。當時劉邦的勢力很薄弱,雍齒的背叛對他無疑是巨大的打擊。如果不收拾了雍齒他的隊伍裡還會有第二個雍齒出現的。所以他必須要平定了雍齒的反叛。劉邦來到楚地見到了項羽,在項羽面前顯示的自己多麼視死如歸就算項羽不肯借兵給他他也一定要打敗雍齒。這讓軍人出身的項羽對劉邦起了欽佩之心。就借給了劉邦兵馬讓他去收回被雍齒佔領的城池。

在項梁戰死後劉邦也假裝自己很悲傷,穿著孝服為項梁哀悼。這一下子就贏得了項羽對他極大的好感。於是項羽跟劉邦結為了兄弟。

在鴻門宴之前項伯來到霸上找張良離開結果張良不願自己就這樣離開堅持要告訴劉邦這件事。劉邦聽後大吃一驚立馬宴請項伯像項伯說明自己讓人關閉函谷關不是為了不讓諸侯聯軍入關的。其實他當時就有那個心思現在見事不妙就撇的一乾二淨。演技絕對十足。

雖然劉邦的見識有限,但是他善於學習。張良蕭何等人經常跟他說人心的重要。他就聽他們的注意自己行為收買人心。為自己將來贏得天下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他知道哪些人對自己是忠誠的,哪些人說的話自己可以絕對相信。比如蕭何讓劉邦封韓信為大將軍,劉邦聽後也沒多推辭什麼就封韓信為大將軍了。這種信任絕對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因為看得透所以才會絕對信任。

對付項羽絕對是劉邦人生的重頭戲。他知道自己不是項羽的對手。但是項羽是軍人出身,不懂政治。所以他就以他之長擊項羽之短。所以他能把項羽耍的團團轉,最後讓項羽兵敗自殺。

會用人,看透人。陳平韓信之前都是在項羽手下做事。來到劉邦這裡後劉邦將他們委以重任。在大漢建立以後呂雉問劉邦在蕭何百年以後誰能接替他成為丞相。劉邦就說曹參。呂雉又問曹參之後呢??劉邦說陳平,但是陳平做事有欠妥當,可以讓周勃來幫助他。可以把全國的軍權都交給周勃。安定天下的人一定是周勃。事後證明果然如他所說。陳平周勃真的成為了丞相,並且他們還為劉氏天下的安定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心胸豁達。如果說劉邦最應該殺的一個人那就是韓信了。在韓信擔任大將軍期間曾經讓劉邦封他為假齊王。劉邦聽後直接大怒。自己被項羽圍困韓信不來救他還讓劉邦封他為假齊王。最後劉邦封韓信為齊王。在消滅了項羽之後奪了韓信的軍權改封韓信為楚王。在韓信被封楚王后有人向劉邦誣告韓信謀反。劉邦也怕韓信真的反了就利用出巡到雲夢澤的機會將韓信給擒獲。押往了長安後將他釋放並封他為淮陰侯。

被人要挾的感覺是很不爽的。尤其是帝王被人要挾了多半在天下平定之後會收拾這個人。但是劉邦沒有那麼做。劉邦可以在奪了韓信的軍權之後不封韓信為楚王而直接殺掉他,也可以在把韓信捉住之後不封韓信為淮陰侯直接殺掉他。這樣別人也不能說什麼。因為韓信的確威脅過劉邦。並且劉邦之前奪韓信兵權的時候也是用的突襲的方式,這就顯示出了劉邦對韓信極不信任。此時殺他完全說的過去。但是劉邦還是沒殺韓信。而是封韓信為淮陰侯。韓信在被封為淮陰侯後心生不滿真的謀反了這次才被呂雉所殺。我認為劉邦很對得起韓信了。韓信的死純粹是自找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別的方面,受篇幅影響就不說了。劉邦的確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政治家這是毋庸置疑的。


南宮雁門說史


劉邦肯定算是一個高明的政治家

理由有如下:

第一,古代中國皇帝有非常多,為啥劉邦這麼出名 ,說明在這幾千年的歷史中,人們已經認可了他,古人的智慧並不比我們差,他們的眼光也沒問題

第二,擁有帝皇的手段

他雖然個人能力不是特別強,但是他卻具備了一項別人都沒有的能力,他能把那些厲害的人聚齊到身邊,為他打下江山,這就是他最大的優點

劉邦賞罰分明,對手下該賞的,他很是大方,並不像項羽那樣,能夠賞罰分明對一個領導的十分重要的,他是領導權威的體現

第三,善於觀察人心,就像那時他率兵攻進鹹魚陽,並沒有對咸陽動一分,還約法三章,這個舉動讓秦朝的老百姓對其印象很好,為他以後一統天下,加了不少的分

第四,決策果斷,該下手時絕不含糊,比如對付異性王,他下手狠辣,作為一個政治家,確實應該這樣





歷史真解


毛澤東曾說,漢高祖劉邦是個偉大的皇帝。劉邦應該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

劉邦,江蘇沛縣人,出身於下層農民家庭,少時心胸大度,善交朋友。成年後做了個小鄉官泗水亭長。曾押送驪山修墓之徒到過咸陽。對一介農民來說,可謂見多識廣之人。

陳勝、吳廣起事後,劉邦率沛縣三千子弟響應,率軍走入咸陽,推翻秦定。與關中百姓約法三章,奠定了關中大地良好的群眾基礎。

楚漢之爭後,屢敗屢戰。短短三年由弱到強,逼迫項羽烏江自吻。奇得天下,建立漢朝,定都長安。

西漢之楚,又打擊匈奴,平定諸多異姓王的叛亂。又採取休養生息政策,與民休養,恢復生產,儲備國力,為以後西漢強大奠定基礎。

劉邦作為政治家善於識人用人,有超強的駕馭文臣武將能力。戰亂時期,任用漢初三傑蕭何、張良、韓信奪得天下,臨死之前向呂后推薦陳平、曹參、周勃之人,死後埋在長陵,又掌控西漢幾十年的發展走勢,可謂是慧眼識人。



劉邦建立的漢朝成了我們民族的名字,深刻影響了中華文明的發展,劉邦不愧為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偉大的政治家。


1968花果山


劉邦,大漢王朝的創立者。以敏銳政冶眼光和視覺,以區區鄉間一亭長,經過自己努力奮鬥拼搏,開創了大漢王朝四百年基業。

劉邦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指揮家。

劉邦本是沛縣泗水亭長,在大澤鄉起義的背景下。以敏銳的政治眼光和嗅覺在家鄉揭杆而起。在四方豪傑並起的亂紛紛的鬥爭中,廣施仁政,收攏人才。並且把秦末漢初最傑出的人才收攏在自己身邊,為大漢王朝建立打下最堅實的基礎。

劉邦建立大漢王朝後,在一次朝會上說,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於三個人,運籌惟喔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位皆人傑,吾能用,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劉邦知道自己的斤兩,能夠看透別人的長處,並大膽使用。是在亂世風雲中,一步步強大的人才基礎。劉邦對於別人正確的意見有著天然分辨能力,對於認可可行的方針戰略交給別人施使,不問過程,只看成果。是劉邦大膽相信別人的正確方法,最後取得勝利的根本。

劉邦是一個聰明的政治家,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刻,對別人的正確方針與勸吿,例行即止。以最明智的政治視覺和領會貫徹能力,在秦末風雲鬥爭舞臺上,笑到最後,建立了大漢王朝。







畫詩人生


劉邦算是一個高明的政治家,首先,他出身地位低,沒有文化,從小在鄉間名聲不好。但是他參加義軍之後,在義軍中聲望很高,如蕭何,夏侯嬰,樊噲等,都對他死心塌地,這一點是他在和項羽的爭霸過程中佔得了一定的先機。當年楚懷王協定先入關中者為王,項羽與劉邦,兵分兩路。結果劉邦兵不血刃先到咸陽人,到咸陽之後,對百姓秋毫無犯,約法三章,受到老百姓的擁戴。而項羽聽說劉邦,輕輕鬆鬆到咸陽之後怒火中燒,一路拼殺趕到咸陽,劉邦退出懸崖,項羽卻燒阿房宮,殺死子嬰,將金銀珠寶擄掠一空。這樣的人,百姓怎麼可能會喜歡他呢?而反觀劉邦,深謀遠慮顧全大局,嗯,也有可能是實力不如項羽,要隱忍,劉邦被認為是腹黑的鼻祖,確實也不是浪得虛名的。當年韓信平定齊國之後,想要劉邦封他為甲王,但劉邦當時非常生氣,陳平和張良提醒之後馬上改口,要當就當真王假王有什麼意思呢?就封了,韓信為齊王,使得韓信死心塌地的為他拼命。作為高明的政治家,一定要識人用人,知人善用。在戰勝項羽之後,總結戰勝的原因是夫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也,,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這個分析也充分體現了劉邦作為高明政治家的見識。






風雨中飄渺


劉邦是漢朝的開國皇帝,他在未稱帝之前就頗具獨特的政治眼光,算是一個了不起的政治家。這裡必須糾正一下一些史料經常把劉邦說成是流氓、無賴的說法。下面我分析一下劉邦的政治才能,請大家指正。

首先來說,劉邦沒有任何的政治背景,完全是白手起家。所以一些史料經常說劉邦的起義隊伍是烏合之眾。而項羽屬於先楚的貴族,起兵時具有基本隊伍和支持力量。項羽憑藉強大的軍隊和政治班底,取得了鉅鹿之戰的勝利,全殲秦軍主力。劉邦則在秦、楚交鋒的關鍵時刻,偷襲函谷關得手,先入關中。這一經過充分說明了劉邦極具軍事智慧和隨機應變的才能。

第二,劉邦以仁義取得天下人信服。劉邦在入關後,逼近咸陽,首先想到的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儘量減少傷亡。準備招降李由,雖然未成,充分說明劉邦軍隊是仁義之師。進入咸陽之後,劉邦沒有濫殺秦朝皇親貴胄,而是優待子嬰和秦朝重臣。同時,劉邦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這些都表明了劉邦以信義治天下,迅速平亂,恢復秩序,穩定人心的治國理念。項羽進入咸陽後,殺子嬰,殺秦朝重臣,火燒阿房宮,致使楚軍大失人心。

第三,劉邦用人得當,高瞻遠矚。縱觀劉邦的整個班底,蕭何、韓信、周勃、曹參、陳平都是具有政治才華的有識之士,劉邦能夠知人善任,是取得勝利的先決條件。對文臣武將能夠量才適用,禮賢下士,都說明劉邦具有政治家的遠見。劉邦以德報怨,多次饒恕背叛自己的雍齒。鴻門宴項羽想殺劉邦,雍齒念及劉邦的恩情,放走了劉邦。

第四,劉邦稱帝后,把黃老學說作為立法的指導思想,吸取了秦朝重刑暴政的教訓,倡導無為而治,說明劉邦極具政治上的先見之明。漢朝立國400多年始終堅守劉邦的這一理念。

第五,劉邦把蕭何、周勃、曹參作為自己死後的託孤重臣使用,具有戰略眼光,劉邦死後,呂后稱制,諸呂亂政,正是周勃聯合其他重臣一道討平諸呂之亂。說明劉邦在用人上具有識人之能。


優秀的米老鼠96


政治這種東西,是近代才逐步成形,由西方傳入中國。但劉邦善於用人,能夠權衡利弊,顧全大局,深得民心,可以算是一位革命家。


bobskh


高明的政治家談不上,但是他是高明的領袖,項羽為什麼敗?要知人善用


用戶4057588390153談


去問政治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