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讓“無接觸商業”爆紅!“買賣無接觸”助力傳統商業轉型

新華報業網

交匯點訊 疫情突如其來,讓“無接觸商業”開始爆紅。

面對疫情衝擊,不少企業推出“無接觸商業”服務。社區團購群躍升為最火熱的微信群之一,一些大型商場和超市發力線上銷售,各大快遞公司出臺各自的無接觸配送標準,甚至線上看房、看展、旅遊也開始走入大眾視野……通過線上交易、線下定點配送、用戶自提等方式,避免買賣雙方直接接觸,“無接觸商業”站上風口,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開疆拓土。

社區團購火爆

“今日可團:菊次郎居酒屋日料、碳說品道牛蛙和香辣蟹、左庭右院火鍋、宜芝多面包、國青酒店餐品、金同記……”在南京中海塞納麗舍小區的“快樂吃貨群”中,從知名小吃到星級飯店的餐品,可團的食品超出想象。群裡,接龍的鏈接不停閃爍,河蝦一天賣出了20公斤。

疫情让“无接触商业”爆红!“买卖无接触”助力传统商业转型

群主張曉管理這個群4年,她告訴記者,“春節後,群裡比以前火爆多了,尤其是餐飲商家,找我談進群的很多。有的原來就在群裡的商家,比如金同記,原來每兩週團一次,現在一週要團好幾次。大家都喜歡‘零接觸’,安全。”一個微信群最多500人,為了給商家挪位置,張曉甚至清理了幾位長期不消費的群友。

“以前,我偶爾在群裡團點生鮮,但現在,我們家從一根蔥到牛羊肉,從咖啡到口罩,全在群裡解決。”南京市民周芳芳的手機上,共有5個小區團購群,包括 “八卦洲團菜群”、“湯山草莓群”,甚至還有“口罩群”。

不少大酒店拓展社區團購。南京國際青年會議酒店是一家準五星酒店,酒店趙經理介紹,以前沒有開展過社區團購業務,如今受疫情影響,餐廳主管級別的都在轉做社區團購,每個人大概負責五六個小區,訂單量逐步攀升。南京古南都集團、金陵飯店集團等紛紛加速社區團購。

南京多家商場也發力“無接觸”的線上銷售。商場實體店受疫情影響,將賣貨地點訊速搬到了線上。春節後,記者收到多家商場品牌的入群邀請。客服人員每天在群裡發佈“秒殺”款,產品圖上標註著原價和折扣價對比,幾乎都在5折以內。原先2000元一套的衣服,現在能秒殺到599元。

疫情让“无接触商业”爆红!“买卖无接触”助力传统商业转型

“雲看房”“雲旅遊”人氣爆棚

特殊時期,安全防控被空前關注,“無接觸服務”成剛需。除了快遞、外賣,看房、旅遊等曾被認為 “眼見為實”的生活娛樂類服務,也紛紛試水“無接觸”。

“您的外賣已經放在小區門口貨架上了,麻煩儘快取餐。”這是一個多月以來,麥當勞龍江餐廳送餐員於貴祥重複最多的一句話。從1月底開始,麥當勞推出無接觸配送服務,並在每一份外賣包裝袋上寫明廚房生產員、備膳員、外送員名字,以及對應的測溫情況。

眼下在餐飲行業,無接觸的不只有外賣。3月12日,南京海底撈仙林大學城店開門復業,與店員們一起復工的還有一位從不喊累的“員工”——送餐機器人“歡樂送”,為等待用餐的消費者拿取小食和飲料。該店店長告訴記者,“原本引進機器人是為了降低人工成本,為員工減負。現在受疫情影響,食品安全尤其重要,這樣零接觸的配餐模式更符合目前的用餐需求。”

疫情让“无接触商业”爆红!“买卖无接触”助力传统商业转型

疫情期間,“宅”生活激發了各服務行業的轉變,“雲看房”“雲旅遊”等生活類、文旅類無接觸服務應運而生。

3月17日,一場名為“300萬預算,買江寧還是江北?”的直播中,來自南京江北、江寧的兩位房屋經紀人一邊在屏幕上切換房屋戶型圖和小區概念圖,一邊熟練地報出小區的地理位置、交通、教育資源配套等信息。網友Chris在彈幕中評價:“講解很棒,種草了兩個樓盤,持續關注!”根據直播間數據,這場直播共吸引了60多萬網友圍觀。

旅遊平臺攜程近日發起“景區雲旅遊”活動,限時免費開放近7000條語音導覽產品,涵蓋全球48個國家832座城市的3000多家景區。原本打算和女友周邊遊的南京市民小江趁著活動,“遊覽”完了埃菲爾鐵塔、大英博物館、柏林大教堂等景點,“講解清楚,視頻好看,在家裡也能玩遍全世界。”

趕上風口還需修煉內功

“無接觸商業”站上風口,權宜之計能否成為持久動力?

2月12日開始,南京老牌百貨中央商場通過微信公眾號小程序推出化妝品直播,目前已直播約20場。商場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3月份以來,商場線下銷售量僅達到去年同期的30%-40%,直播開闢了另一個渠道。

南京新百“星期六”店員李燕認為,線上銷售不能成為長久之計,“鞋子還是要上腳試穿才行,光看圖片顧客也不放心。”李燕還補充,微信群裡的秒殺款多是老款,顧客的消費熱情不高。

也有經營者對“無接觸銷售”充滿了期待。服裝個體戶若若每天都會在朋友圈發新衣試穿視頻,“有些老顧客看款式好看就直接下單,我當天快遞過去。”當問及更喜歡實體店經營還是線上銷售時,若若坦言:“線上是大趨勢,我們不做就會被淘汰。”

疫情過去之後,南京國際青年會議酒店還將繼續開展社區團購業務,趙經理說,“打入小區團購群太難了,我們會抓住就會,倒逼線上業務,未來計劃成立專門的外賣小組。”

“疫情期間,‘無接觸’的商業模式已悄然在多個行業興起,這本是應對疫情的無奈之舉,卻加速了傳統商業的轉型。”河海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朱新華認為,零售商們被疫情逼出了各種自救方法,對於品牌長期發展來說,既是挑戰,也是對渠道、營銷的自我審視機會。能不能抓住機遇,把非常時期的“權宜之計”變成發展壯大的持久動力,既要靠企業的自主創新,也需要行業共同努力。同時,“無接觸”商業正處在起步階段,存在著服務標準不完善等問題,需要相關部門制定“無接觸商業”的服務標準、健全市場規則,加強企業誠信體系建設,提升企業自律水平。(許海燕 沈佳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