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中心医院90后“美小护”:穿上防护服,去打最硬的仗!

海云骢,白城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护士,白城市第一批驰援武汉医疗队员,现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执行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护理任务。

90后的回答

白城中心医院90后“美小护”:穿上防护服,去打最硬的仗!

“在我这样的年纪,能参与到这样的国家行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觉得自己挺酷的!”这是海云骢出征前写下的感言。

海云骢今年刚满27岁,是白城中心医院援助武汉医疗队中唯一的90后,被问到主动请战的初衷时,海云骢回答说:“抗击非典、汶川地震时我们都是被大人们悉心保护的孩子,看到了很多前辈们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现在我也是大人了,是一名白衣战士了,能有机会到前线去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是我的无上荣光!”

海云骢的母亲两年前因病进行了化疗,一直在家休养。当她第一时间报名要去武汉时,护士长迟疑了,劝她说:“你跟家里商量了吗?你年龄小,妈妈能舍得你去那么远又危险的地方吗?还是再考虑考虑吧。”可海云骢却坚定地说:“护士长你一定要帮我报名,妈妈会支持我、为我骄傲的!”

90后的坚韧

白城中心医院90后“美小护”:穿上防护服,去打最硬的仗!

来武汉之前,预计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海云骢已经给自己做足了心理准备,但真正穿上层层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和防护装备,进入重症病区直面病毒,迎接一线挑战的时候,还是让这个一向性格外向活泼的小姑娘感到压力山大。

在防护服下,动作稍微大一些就严重缺氧导致眼前发黑。层层口罩和护目镜下,耳部被勒出了压疮。带着五层手套,手指被勒得麻木不过血。手腕和手背对橡胶手套过敏,被捂出了大片皮疹。这一切让她在脱防护服时,要像拆炸弹一样小心翼翼……

海云骢笑着说:“刚开始的时候,一个班次下来真的会两腿发软、头痛欲裂、口干舌燥、饿的前胸贴后背,也会有害怕的情绪,但看着前辈和战友们都冲锋在前,我也不能落后。我能做的就是尽快适应这里的工作环境,拿出自己最好的工作状态,不能给咱白城人丢脸。”

稍显疲惫但依旧爽朗的笑声里,传递的是年轻医护人员的热情和坚韧。

海云骢还是队里公认的开心果,每当大家累了倦了压力大想家的时候,她总是能及时出现,用自己的开朗乐观和风趣幽默逗大家开心、帮大家减压。

重重困难和挑战挡不住这群抗疫战场上的90后,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

90后的信心

白城中心医院90后“美小护”:穿上防护服,去打最硬的仗!

刚入院不久的患者小明(化名)与海云骢同岁,是位健身爱好者。小明食量大,正常患者的饮食供应老是觉得吃不饱,海云骢就经常把自己的牛奶留给他。小明半夜睡觉说感觉冷,海云骢就主动去被服间找来干净的被单帮他掖好被角。小明过敏了,后背全是皮疹,海云骢不怕危险每天都帮他喷药。小明血管非常细,扎针时总是好几个护士围着他帮忙找血管,但每次都得扎好几针才能成功,把小明疼的够呛。

一次赶上海云骢值夜班,需要帮小明穿刺留置针,夜间光线不好,小明有些担心地小声嘀咕:“一定要一针成功啊,可别四五针都扎不进去……”海云骢一边安慰他要放松,一边用手指像扫雷一样仔细地摸索血管,小心翼翼地破皮、进针、见回血、平推、送软管、拔钢针……穿刺成功了!一针搞定!

松了一口气的小明对海云骢竖起了大拇指,说:“以后扎针就找你了!”这句话是对海云骢莫大的肯定和鼓励,让她充满了信心去迎接各种挑战。

小明出院时发了一篇微博,表示了自己对吉林医疗队的肯定和赞美,还附上了海云骢为他扎留置针的照片。海云骢说,患者的认可,就是她最大的幸福,只要能看到患者们的笑脸,看到他们健康回家,再苦、再累、再难也值得。

90后的成长

白城中心医院90后“美小护”:穿上防护服,去打最硬的仗!

成长,有时很漫长,有时又在瞬间。从小到大,海云骢是第一次出门这么久、这么远。海云骢已经和战友们连续奋战将近50天了,海云骢每天都会收到妈妈用微信发来的6.66元红包,海云骢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我知道妈妈舍不得我,虽然她嘴上不说担心,但每天还是用这种形式在默默地支持我,希望我一切顺利,我觉得自己很幸福。”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果决行动;没有娇小柔弱,只有热血担当。穿上防护服那一刻,就意味着长大,昨天父母眼中的孩子,今天已然成为新时代的骄傲和希望。海云骢说:“这次抗击疫情的经历让我快速成长,是我工作和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也许我还有很多不足和差距,但我会以身边的优秀战友为榜样,在这场抗疫斗争的关键阶段,站好最后一班岗,交出自己的合格答卷。”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戈驰川 张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