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手機的時候,你考慮最多的是哪些?

呱呱笑翻天


首先確認兩個要項

1. 預算
2. 需求

依據預算先篩選掉買不起的、又或是太低階的,再來依據需求,如 : 拍照要好、要玩遊戲等...去選一隻最合適的手機。絕對不是哪支手機一定好,買它準沒錯。


市面上的手機非常多,從幾百元,到上萬元都有,如果不懂直接去賣場的話,導購員為了賺錢,可能會推薦你一支完全不合適的手機。
我們來看看選手機一般看哪些方面。

1.SoC處理器,也是俗稱的CPU

SoC(System On Chip),為手機的處理芯片,內含有多種功能,如CPU、GPU、MODEM、ISP...等,總之它整合了幾乎所有需要運算的芯片功能。而SoC與你手機是否流暢、能否玩遊戲、速度快不快息息相關,其中玩遊戲的順暢度更看重當中的兩項 : CPU與GPU,CPU負責常規運算,GPU負責畫面運算,兩者都要夠好才能讓遊戲順暢。
就算是日常使用,好的處理器也能讓你享受快速滑動的快感。

而SoC的好與壞不能單看幾核心、頻率多少。

但是我要怎麼知道我要挑的手機SoC好不好呢?

1. 跑分 :

我們常看到開箱文都會測什麼安兔兔呀、PCmark、GeekBench... 而這些軟件就是衡量這個SoC好不好的一個參考,分數越高,越好,但是僅供參考,畢竟就問你個問題,考試能否得知一個人的厲害與否呢?

2. 遊戲幀率 :

玩遊戲順不順其實就是最好分辨SoC的性能的方法,幀率指的是遊戲畫面的更新率,每秒更新幾格畫面,也就是FPS(Frames Per Second),基本上FPS 30為可遊玩,FPS60才是順暢遊玩。

3. 看芯片定位 :

那麼通常要判斷SoC的強與弱,通常就是直接看SoC的定位。廠商大略有五大家,高通、聯發科、三星、華為、蘋果,其中三星、華為、蘋果的SoC通常只會出現在他們自家的手機,分辨強弱只要看手機的價格即可。而其他家廠商在芯片代號上都有做區隔,以最常見的高通為例,S8XX系列就是高階SoC,S7XX為中高階SoC,S6XX為中階SoC,S4XX為低階SoC...開頭數字代表了定位,而後面的XX數字則代表了同定位下的強弱,例如 S855就比S845還好,因為55 45;而S710比S660好,因為7 6。

2.RAM內存,越大越好

看手機規格,一定會看到有一項寫著 8G / 256G 是吧? 但這是甚麼意思呢? 8G指的是內存,也就是現在這小節所講的RAM。

RAM越大,你手機能同時開的程序就越多;RAM太小,你的手機就會卡卡的。這個關係就好比是你在寫數學考卷時,空位太小,你沒地方計算,效率就很差,但是空位大,也不代表你就會考高分。
所以我列出建議最低的RAM大小,你可以作為參考 :

低階手機,也就是幾百塊的那種,建議RAM大小至少3G,4G為佳。
中階手機,低於3000元的機型,建議RAM大小至少4G,6G為佳。
中高階手機,3~4000千元左右的,建議RAM大小為6G。
高階手機,建議RAM大小為8G,更大的12G噱頭居多。

3.ROM儲存空間,越大越好

前面講解了 8G / 256G 的8G是什麼意思了,那麼256G又是什麼呢? 這指的是你手機的儲存空間有多少,當然儲存空間沒有人嫌大的,手機給你個1T空間好不好? 當然好,只是你買不起。

但是ROM這東西不是隻有看容量而已,它的種類也有分別。

以Android手機來說分成兩類 : eMMC與UFS,eMMC比較慢,UFS比較快,而這樣的差別就好比計算機的固態硬盤SSD與傳統硬盤HDD,使用UFS的手機在程序的開啟速度上都較有優勢。

那你說要怎麼分辨呢? 進去手機官網,找到儲存 / ROM 這區域,有寫UFS就是UFS,沒有寫的話9成是eMMC。

而至於iPhone就不用管了,iPhone採用的是更快的NVMe,不須擔心。

同樣,我給一些建議的容量大小,你可以參考 :

低階手機,也就是幾百塊的那種,建議ROM大小至少32G。
中階手機,低於3000元的機型,建議ROM大小64G。
中高階手機,3~4000元左右的,建議ROM大小至少64G。
高階手機,建議ROM大小為256G,最低128G。

4.相機像素越高越好? 6400萬好厲害?

相機,這大概是最多人會有問題的區域了,每次看到廣告詞 : 「6400萬,拍照更清晰」,哇! 拍照真好呀! 才怪,拍照好不好跟這6400萬無直接關係,拍照好不好跟以下幾點都有關 :
1. 感光組件
2. 算法 (軟件)
3. 鏡頭品質

感光組件為相機捕捉畫面的工具,就像是你眼睛的感光細胞,那感光組件是個很難談好壞的東西,但簡單來說,體積越大,越好。而提到感光組件又得說說像素(像素)與單位像素大小的關係。

首先像素大家都曉得,就是手機廣告中常講的4800萬、2000萬等,指的是一顆感光組件有著多少個顏色傳感器可以捕捉光線,而單位像素大小指的就是單一個顏色傳感器的大小,單位像素越大,能夠感知道的光也越多,夜拍效果會更好。
舉個例子,一顆49像素的相機,因為總共有( 7 X 7 ) 49個像素。那每一格像素的邊常為1mm,這就是單位像素。

而像素的高低則代表著相片的解析力高低,像素高,你把照片放大時也能很清楚,可以拍到更多細節。

但是在固定大小的感光組件下,提升像素就會降低感光能力 (因為單位像素大小變小了) ,提升單位像素大小卻又犧牲解析力,也因此通常手機廠商會選擇將像素固定在1000萬、1200萬左右,畢竟對於手機來說,1000多萬的像素就已經非常足夠了。

那麼最近常看到的4800萬,6400萬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既然提升像素會降低感光能力,提升單位像素大小卻又犧牲解析力,那何不如讓感光組件能夠動態的調整像素與單位像素的大小呢? 於是「合併像素」這科技出現了,在夜晚時,合併多個像速點已獲得更好的感光能力,而在白天時則運用大像素的優勢獲得更好的解析力,所以當你看到某某手機宣傳4800萬或是6400萬時,不要驚訝,直接把像素除以4,就可以知道它預設的像素了。

好,那這部分是感光組件,但是為何採用同樣一個感光組件,各家手機拍照的成像還是不太一樣呢? 答案是算法(軟件)

算法是用來將你相機捕捉到的顏色訊息經過處理後產生一張漂漂亮亮的照片,而這算法的優劣就與我們所認知的拍照好不好息息相關,而隨著最近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計算攝影)的興起,手機相機的比拚也從硬件上的競爭轉移到了軟件上,其中Google更是一個把計算攝影這學問發揮到極致的代表之一,所以手機的拍照好不好已經沒辦法單從硬件規格上面得知了。得看實際體驗比較。也可以網上看下別人的比較。

5.屏幕看大小就好了?

接下來談到屏幕部分,很多人選手機時都忽略了屏幕,僅僅看大小就做決定了,結果改天看到朋友的三星Note10,才發現,哇! 你的屏幕怎麼那麼漂亮!

首先屏幕需要注意幾個要點 :
1. 大小
2. 分辨率
3. OLED or LCD

大小不多說,選擇你覺得最舒適的尺寸,如果視力不太好,那就選個屏幕大一點的吧,如果想要可以單手握持手機,那就挑屏幕小一點的吧,只是在近年,手機屏幕大小已經不能單純用幾寸來分辨了,因為屏幕大小的定義是對角線的長度。而正好最近的手機都流行18:9的屏幕比例,偏偏舊款都是16:9,這多出來的2使的手機變得更長,雖說寬度不變,但原本5.5寸的手機卻因為屏幕變長而成了6寸。

所以屏幕大不大,記得眼見為憑,實際去玩展示機。

而分辨率部分則是與你觀看的體驗有關了,分辨率低代表著你會覺得屏幕有點顆粒感,好像影像不太清晰,一般來說屏幕分辨率至少要有FHD才不會模糊,至於4K噱頭居多。

而屏幕類別部分,現在屏幕主要分為兩種 : OLED 以及 LCD。
LCD就是常見的計算機屏幕類別,它發光靠的是屏幕背後的發光層,將光打過RGB的像素後,呈現出顏色,就像是你把色紙放在手電筒前面。
而OLED則自己就是發光的像素,不用發光層,可以直接亮,因此色彩表現更好。但是由於OLED是有機體,有壽命限制,手機用久了可能會遇到烙印問題。

最後主觀色彩表現是很容易被忽略的,特別是低價手機常常用便宜的屏幕,雖說規格上都是6寸,都是FHD,但是色彩就是不如其他手機,也因此在你選擇了好幾款手機後,記得實際去看看這支手機的屏幕你喜不喜歡。

所以做個小結,一支手機的屏幕適不適合你取決於你的觀看感受

因此強烈建議眼見為憑,實際去玩展示機,看看它的屏幕符不符合你的需求。

6.電池快充好厲害?

電池部分很簡單,容量越大越好,因為越大的電池保證了你手機可以用得更久,不會一下就沒電。
而電池的容量主要以mAh為單位,越大,越好。而如果你想要你的手機續航力強一些,你可以儘量挑選同價位帶下,電池容量較大的機種。

至於快充部分,我個人是覺得不用太糾結手機的充電瓦數,甚麼18W、30W都可以,重點是續航力,畢竟誰希望自己的手機一直需要充電,是吧?

7.通訊通訊,5G? Wi-Fi 6?

通訊包含了4G、5G、Wi-Fi、GPS等,那先以移動網絡的4G、5G來說。目前5G手機開始慢慢推出,有條件有預算當然選擇5G的。但4G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仍然會是主流。

而回談4G,雖說現在手機都是4G,但也有不同,像是多數的旗艦機會有著4x4 mimo的通訊技術可以提升上網速度及訊號,而CA載波聚合技術也可提升上網速度及訊號,那相較於低階 / 中階手機,旗艦機就會有著比較好的上網體驗。

至於下一代的Wi-Fi通訊技術 : Wi-Fi 6,個人建議不用特別去管它,畢竟你家的網絡速度估計還跟不上Wi-Fi 5呢。

8.系統Android / IOS

在系統上,Android與IOS各有各的好處,沒有誰絕對的好與絕對的差。Android好在自由、限制少,但系統流暢性差,長時間使用後因為碎片問題導致手機變卡。
IOS好在簡潔、更新頻率快,但壞處就是太封閉,自定義功能少,且強迫綁定Apple服務。對於筆電用蘋果、手錶戴Apple watch、耳機戴Airpods的用戶來說IOS絕對是比較好的選擇,但對於一個喜歡客製化自己的手機又或是不想被手機系統限制的用戶,Android就會是較好的選擇。

所以重點是擇你所愛,而非何者一定比較好。而氫氧OS、Flyme、OneUI、MIUI、ColorOS等系統,也是Android系統,只是加了一些客製化的功能以及外觀,那通常這種非Google原生的系統我們都叫做非原生系統,而採用Google原生設計的我們就叫他原生系統。

9.廠牌買哪家的手機有差嗎?

買哪家的手機有差嗎? 我告訴你:有差。品牌關係著 保固售後、質量,例如:某牌就快倒了,你還要去買它家的手機嗎? 當然是儘量略過囉。不要對品牌保有太多刻板印象,像是什麼Apple一定好、買Apple就是牛、某某品牌一定很爛等,各家廠商都會有好的產品以及不好的產品,你要挑的是適合你的。


海外黃老邪


購買一部手機,最先考慮什麼?

現在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太快了,可能你分期還沒還完,就需要重新買最新款了。

所以,為了手機日常體驗很流暢,CPU一定要旗艦級最新的型號的。

現在主流三大手機廠商蘋果、華為、三星。都有自己的CPU,蘋果有A12,華為有麒麟系列,三星有獵戶座。性能都不分伯仲。藍綠廠就不提了只能用些高通驍龍7系列或者聯發科的處理器了。

目前用的最廣的就是高通驍龍了。

2013年1月,Qualcomm Technologies宣佈為驍龍處理器引入全新命名方式和層級,包含驍龍800系列、驍龍600系列、驍龍400系列和驍龍200系列處理器。

驍龍800系列是高端處理器,驍龍600和700是中端處理器,400和200是低端處理器。

處理器一定要選最新的,最新的意味著更強大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

簡單說自己的2點看法。

1·處理器的優良決定了手機整體性能的優良,無論手機廠家怎麼宣傳。舉兩個簡單的例子,說明手機的絕大部分參數都是要處理器支持才行。

拍照:驍龍835支持最高3200萬像素攝像頭。

驍龍625支持最高2400萬像素攝像頭。

屏幕:驍龍835支持4K超高清。

驍龍625支持1080(1K)全高清

2·你用手機做任何操作都要用到手機處理器。手機處理器強大程度決定了你用手機時的舒適程度。

拍照要靠手機處理器成像處理、逛淘寶京東要靠手機處理器加載信息渲染圖片、看視頻聽音樂要靠手機處理器解析視頻音頻……

*當然。用手機做任何一項操作也都不止用到手機處理器,還有其他硬件、軟件,但手機處理器是是手機最核心的存在。


數碼品鑑獅


謝謝你的提問。首先你要買一部手機。首先考慮的當然是價格了。你如果說一個手機,你不考慮價格。那土豪。那我等於沒說。買最貴的。

如果說正常人買手機肯定是考慮價格。在一個價格區間會選擇那個價格區間最優的那一個,或者最適合你那一個。為什麼小米這幾年做的很好,就是因為它走的性價比優先,在同等價格下它的質量是最好的,在同等的質量它的價格是最低的,所以選擇是沒有什麼好睏難的。但是我如果你對價格不敏感,我推薦幾個。

首先是華為V30。

這個手機好像是全網推薦的吧?

如果想要更好一點的,那肯定是小米的10。和小米10plus。

在這個綜合性能下,小米最新款的旗艦是無敵的存在。還有24次分期,每個月的話100多塊錢。

啊,如果喜歡小瓶的手機的話,建議買蘋果的叉s。手感一流,還有面容識別,簡直絕配。但是叉s好像不支持雙卡雙待,如果錢更多一點的話就上11蘋果的11pro

那手感呢也很好,然後就是叉s的升級版。

如果你想選其他的手機。比如說遊戲手機。我個人是不推薦使用遊戲手機的,因為比較畢竟比較小眾。到時候,因為遊戲手機比較笨重吧。所以一般平常攜帶也不是很方便用起來特別笨重,對於平常居家的話。不是很好。

所以現在主流為什麼只有三個手機呢?那就只有這三個廠商做的比較好。既然你問了,我買Z6好不好

我建議不要買。真有這個級別的話,是2000塊錢級別的。買個華為V30吧。

這裡有你看到沒有?雖然說是一個5g手機,但是它後面有一個指紋識別,我真的太醜了。

到時候你都會覺得嫌棄。所以說看一下吧。飛虎和OPPO的手機有沒有推薦的?我推薦的話你就買那個。Reno2.或者Real me.這個手機也是走的性價比。這個不錯。


Aletme微笑


現在人們比較在乎的手機功有能:

通話+社交+娛樂+辦公+攝影+顏值

如果都市用注重社交和顏值

考慮外觀和內存和cpu

如果注重經常出差辦公用:

考慮信號電量快充➕cpu大內存

如果遊戲娛樂發燒友

考慮內存cpu和電量

如果是自拍控

考慮顏值像素電量


悅竹


要考慮一下自己的預算,然後再考慮其他的:

一、運行內存

其實手機的運行內存其實跟電腦的運行內存是一個概念,運行內存的大小決定你的手機在打開多程序的時候,會不會感覺卡頓。打個比方,4G運行內存可以打開100個APP使用一點都不卡。而8G的運行內存則可以打開200個APP使用一點都不卡。當然,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只能說大的運行內存可以讓你同時打開更多的APP應用。當然,對於手機來說,6G的運行內存已經足夠我們日常使用了。

二、機身存儲

這個機身存儲就是你用來存放視頻、照片、歌曲的地方。按照主流的配置,老馮(馮東陽)建議您選擇機身存儲在64G及其以上的配置。因為現在的照片和視頻都很佔用空間,雖然有些手機可以增加內存卡,但是內存卡的質量參差不齊,而且讀取速度還沒有手機自帶的快。

三、拍照能力

除了內存和機身存儲,拍照能力也是很多網友選擇手機考慮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是手機的拍照能力並不是僅僅看手機像素大小。有些朋友往往陷入了一個誤區,認為像素越高,手機拍照就越清晰,成像質量就越好。你可以拿一個1600萬像素的國產手機跟iPhone 800萬像素做一個對比,你就明白,原來像素並不是決定成像清晰的核心因素。所以,拍照方面最好是看拍照的樣張以及是否帶一些特殊功能,比如防抖、比如大光圈等等。目前主流的都是帶雙攝鏡頭。

四、續航能力

對於經常玩手機的朋友來說,你也不想手機玩個三四個小時就充一次電吧?而目前主流的電池容量都會在3000毫安及其以上,如果電池容量小於2500毫安的話,就已經沒有購買的必要了。當然,屏幕是耗電量最大的,所以屏幕大小也是應該考慮的因素。

五、外觀屏幕

每個人的審美都不同,所以現在的手機外觀屏幕也是多樣化的。目前比較主流的是全面屏、曲面屏、2.5D玻璃。如果對手機外觀整體比較滿意的話,那麼還是建議使用AMOLED材質的屏幕,而且從視覺體驗上來看,曲面屏和全面屏會是比較好的選擇,也是以後的流行趨勢。

六、處理器

手機的處理器跟電腦的處理器可以理解成是一樣的,處理器的好壞,決定著你玩手機特別是大型遊戲的時候,能否流暢的運行,就看處理器的好壞了。但是如果你平常不玩什麼大型遊戲,只是看看電影、聽聽音樂、聊聊天什麼的,目前的主流處理器都可以滿足。而相同架構、相同主頻情況下, 目前還是推薦使用高通驍龍系列的處理器。目前主流中端處理器驍龍6系列的,比如驍龍625、驍龍660等。而高端系列的處理器則是8系列的,比如驍龍820、驍龍821、驍龍835等。同系列的數字越高,則意味著這款處理器性能越好。

所以在買手機除了考慮這幾個因素之外,品牌也是非常重要的,這決定著你手機以後的售後方面是否可以滿足需求。除此之外,大品牌手機在工藝流程、質檢上也有著諸多優勢。而像一些附加的功能如NFC、虹膜識別等等,則是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來決定。



勵志小余姐


購買手機當然希望自己買的手機不吃虧,首先考慮的是性價比。

所謂性價比就是你花錢可以買到同等價位最好的手機,去實體店買手機之前一定要有自己的主張,有很多店員你一進門就開始給你推薦OPPO和vivo不是真的因為o v多好,而是對於他們來說O v的利潤最高,為了防止樓主花冤枉錢,我就來普及一下。

首先處理器是一個手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處理器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手機的使用壽命,現在處理器分為了四大家,分別是蘋果的a系列處理器,高通的驍龍,華為的麒麟,聯發科處理器,處理器同一系列數字越大越好例如驍龍865>驍龍855,當然蘋果就另當別論,畢竟人家就是靠優秀的處理器和系統來傲視群雄的,但是蘋果手機的價格也讓人不敢恭維(除非你真的特別有錢)

其實買手機也不必那麼糾結,買到順手,好用的,自己喜歡的那就是好手機。


晚雲221


1.價格。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太貴了心理覺得不值,不敢輕易磕磕碰碰,用著也不自在,太便宜了各方面不滿意,買了也是浪費。所以什麼樣的心理價位就買什麼樣的,不蠻目跟風,也不貪圖便宜,中檔價位的國產手機優秀的比比皆是。

2.配置。1、CPU:如何你是手機重度玩家,手機控,遊戲控,建議你購買高通驍龍800/801系列手機為佳,驍龍600也可,mt6592、驍龍400、海思k910算性能入門,mtk四核的卡頓是正常的,英偉達和英特爾的CPU兼容性比較差。2、屏幕:屏幕就是手機的臉,臉不好看,身材(機身設計)再好,肌肉(硬件參數)再發達也沒慾望。買視網膜屏幕...

3.設計。普通大眾對於手機的設計關注不多,以至於“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


懷舊影視qiqi0706


目前來講,買手機就兩點

1、5G

2、華為

總結就是華為手機


往事隨風飄流


網速,像素。


a亦夢亦醒


華為手機與蘋果手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