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原生家庭教会了你什么?

扶楠是小小朋友


我的原生家庭教会了我,人生在顶峰时要懂得忆苦思甜;在低谷时,生活虽比上不足但却比下有余,要自足常乐。

我们家以前是很穷的。由于我们不受爷爷那边待见,爸爸妈妈早早出来了大城市打拼。买房子的时候身无分文,凭着一直以来对朋友的真诚和帮助,朋友们帮爸爸妈妈凑够了钱给首付。家里三个孩子又要在大城市读书,当时只有爸爸工作,可想而知,压力多大。后来经过爸爸妈妈的努力,生活慢慢变好,把钱还清了,家具也一件件添回来了。妈妈常常在饭桌上跟我们说,现在生活变好了,我们不要忘记之前的苦日子,正因为吃过苦,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切。爸爸就会常常跟我们说,再苦的日子都过过了,我们要知足,这样内心才会对生活充满感恩。

这就是我原生家庭带给我的东西。[心][心]


解忧续集店


我的原生家庭并不好,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我家其实还是不错的,我有一个哥哥。但是就是因为爸爸喜欢赌钱,还输了一大笔账。最后他们离了婚。我判给了妈妈,哥哥判给了爸爸。后来我妈带着我去了重庆。

我跟着妈妈可能比较好。但是我哥哥就受了很多苦。因为在我和妈妈走后,爸爸找了一个后妈,听我外婆说我后妈对我哥一点都不好,经常打他,找理由骂他。但是因为我哥当时还小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我爸爸也不怎么管。我妈妈到重庆以后也给我找了一个爸爸,我那时候是2岁,我记得从我记事开始就叫他爸爸,他真的对我也特别好,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很用心。

然后在我8岁的那年我们回来了,因为我以前还小,根本就不记得我还有一个哥哥。那一次我见到了我哥哥还有我的亲生父亲。当时我还在想,这个人就是我的哥哥?反正我对他很陌生。然后我就继续在这个地方读起了小学三年级,哥哥大我三岁。读初一,因为初中就要来城里来读,在城里也没住处,我那个爸又要忙我后妈和做生意还账就不能管我哥,所以我妈就把我哥接到我家里来。因为我当时还小嘛,不懂事,还处处欺负我哥。现在我16岁,我和我哥关系也很好,慢慢了我们都懂事了,觉得以前好幼稚。我哥和我都没考起高中,现在他在外面打工,我在另外一个地方读中职学校。我们也很少见面了。

但是,不管以前怎么样。现在的我一定要努力!


半颗星辰yer


正确的三观及孝顺

我爷爷是国民党政府小职员,解放后回家乡任教,奶奶是地主家大小姐,二位老人一生怜贫惜弱,尤其是奶奶,曾听说奶奶在娘家时多次见到她的父亲资助读书人求学。

我小的时候,农村还有很多讨米的,有时候一天几拨人,我奶奶每次都给舀一碗米,连流浪狗跑到家附近,奶奶都会给顿吃的,86年老家新房子落成贺喜,周围的乞讨人员闻鞭炮声而来,我奶奶还为他们单独开了一桌。

我和哥哥小时候由爷爷指导启蒙,爷爷教我们练习毛笔字,过年的时候,生产队里绝大部分的对联都出自爷爷之手,到后来,爷爷动笔少了,由爸爸接替写春联,老家的堂屋专门腾出来晾春联。

2000年村里筹划修公路,村委会向祖籍在本村的公职人员募捐,爸爸说这是造福乡邻的好事,爸爸自己捐款一千元,并代表在外面工作的哥哥捐款一千元,现在功德碑还立在村头。

从我记事起,爸爸只要下班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到爷爷奶奶,叫一声问个安,再去逗我,哪怕晚上打牌回家再晚,隔着房门也要问候一声再去睡觉,我从没见爸爸对爷爷奶奶发过脾气,连大声说话都没有。

我小时候很顽皮,有一次晚上惹爸爸生气了,他抱起我作势要把我丢进猪圈,我赶紧大哭,奶奶跑过来一巴掌就打爸爸头上,爸爸赶紧一边陪着笑一边讪讪的把我抱回屋里去。

95年爷爷中风瘫痪在床,到97年去世都是爸爸妈妈轮流照顾,无任何抱怨。

爸爸妈妈今年七十岁了,和哥哥生活一起,哥哥把他们照顾的很好,我也从未曾见过哥哥大声对爸爸妈妈说过话。

爷爷经常说言传不如身教,大概就这样吧。


过尽千帆浮沉无我


说出来可能没有人信,我今年十九岁了,01年的;家里有三个妹妹还有一个弟弟。不能说教会了我什么吧,都是活着活着就懂了。第一,重男轻女严重到什么程度,我弟弟上五年级了,还不会按洗衣机的按钮,稍微有点他不满意的地方只管大吵大闹,我们姐妹什么都没做错都要挨骂;接着是什么呢,爷爷是个退休了的教师,从小给我们灌输的道理就是除了读书别的活着就当没用了。我成绩不太好上了职校,跳舞唱歌之类的都不在话下,好不容易在这方面找回一点自信,一回到家我就还是变成那个小心翼翼的样子。说出来的感觉是那么的轻松,但我心里从来没有一刻放弃过远离这个家的念头,再也不回来,如果说原生家庭教会了我什么,我只能说:如果不能在家庭里养成自信的自己,那就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寻找自信。因为,自信的女孩,连身高都高了五公分。


十三啊十三


1.原生家庭影响我择偶标准。

我家在农村,但是家庭非常和睦。爸爸入赘,所以我从小和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姥爷是一个退休工人,青年时自学读书,参军,还学了医术,后来也开过小卖铺,更是写的一手好毛笔字,每年过年村里人都来找他写对联。总之在我眼里,他无所不能,是我最崇拜的人。后来,我谈恋爱,嫁人,好像多多少少都会有爷爷的影子,浓眉大眼,表面严肃确对身边人温和关爱。

2.原生家庭教会了我善良正直。

因为爷爷是个党员,而奶奶又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为人纯朴善良,这些潜移默化影响着我,村里人找我家人帮忙,只要能帮的我们都不会拒绝,这也是我乐于助人的起源。我们家里人没跟别人红过脸,与人说话温和有理,即使是农村,我也从未讲过一句脏话。爷爷用自己的行动教我善良,教我做一个正直的人。

3.原生家庭教会了我无私奉献。

我们一家人做事首先会考虑别人,比如吃饭,老人父母不吃,我们小辈不会动筷子,即使要吃也要留一份菜给家人。我结婚后,婆家却不是,因为我老公是公婆盼星星得来的,格外宠他,万事以他为主,他不回来不开饭,即使来了也是他先吃。这更让我觉着原生家庭影响的重要性,我的家庭教会了我为他人考虑,哪怕是从吃饭这件小事。


小把子671


我的原生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爸爸是汽车司机,妈妈是饭店的面案,从小父母工作都很忙,爸爸经常出车去旗县拉货,妈妈也是早上六点钟就要到单位开早点,我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爸爸妈妈不在家我们自己起来吃早饭上学,很小就是这样,大的照顾小的,让我从小就学会了独立,不像现在的小孩子,从小什么也不会做,我记得十岁左右就和哥哥给弟弟做午饭,挑水,帮爸妈做家务,也让我懂得了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坦坦荡荡,非常感谢我的父母!


老贾头的农村生活


我的原生家庭不怎么好,虽然父母没离婚,但是两人相处就如同离婚。我父亲为人懒惰,说话不守信用,且有时候还会乱发脾气,不爱跟人交流,又听不得别人的劝导,一点意见都听不见。所以我想我以后一定不要成为这样的人,平时在外处事我都温柔大方随缘,答应别人的尽量做到,不随便乱发脾气,我以后找对象也一定要温和稳重。我母亲为人则比较强势,对金钱看的也重,对自己非常抠门,从不打扮,舍不得钱。我非常不赞同,我时常对自己说,只有自己对自己好,别人对你好都是有代价的,要做一个知书达理的女子,不要太强势。


DD娣娣


我的原生家庭感情、经济条件是越来越好的。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我家里就是从不太好慢慢变得越来越好的。

我妈妈家中兄妹5个,她排老小。爸爸年少父亲去世,母亲带着弟弟妹妹改嫁,自小跟着奶奶和姑姑长大。说实话,这样的单亲家庭,爸爸的性格确实有很多问题,比如分享,责任感,交流沟通能力等等,都是前期有很多矛盾,实在直率的性格也有弊端,情商不太高就容易得罪人,也缺少了一些机会。

在这样的家庭长大中,很大程度上依靠妈妈和姥姥那边的付出和抚养,和舅舅,姨关系特好。

小时候条件还没有那么好,房子也小,家中也没有车,我和弟弟年龄小,抚养我和弟弟长大也是家中很大的压力。后来又买了一处地建了大房子,也有债务,压力就更大了。

从小父亲独立,让我和弟弟也很独立,我们8岁就会做饭,洗衣服,做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记得上初中时,一周50元的生活费都是妈妈节省下来给我,每次看到妈妈攒钱省钱的样子就特心疼。慢慢长大了就一直做兼职挣钱,直到大学毕业。

原生家庭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的基础下,我们家在努力变好,爸爸妈妈努力工作,还债务。而我和弟弟也慢慢长大了,也有能力减轻家里的负担了。

原生家庭感情一开始随着经历了很多事情很多变化,父母之间的争吵越来越越少,更多的都是相互扶持,相互帮助。

以前爸爸年轻时吸烟,喝酒样样不落下。吸烟十多年会经常干咳,喝酒后也吐的很难受。爸爸年轻时,思想处事都要比妈妈差一些,妈妈特别包容爸爸。后来,随着我和弟弟的长大。经历了很多事之后,爸爸也变了,开始照顾家,在意家人的感受,更喜欢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在我十几岁,某一天,爸爸看到一个励志故事,狠心戒了烟,也不干咳了。自从我学了驾照后,就让爸爸学驾照,有了驾照后也不敢喝酒了。而且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遇到了很多事情。我也慢慢长大。妈妈生病住院时,我让爸爸放心,在医院里我前后照顾,家中妈妈车祸被欺负时,爸爸找人托关系都不行,我自己去法院立案起诉赔偿。

父母努力工作,我也努力工作,我们家几年前还清了债务,家中老人也相继离世了。我和弟弟也长大了,父母终于也没有了那么大的压力。我工作闲于时带着全家一起去旅游过几次,后来只要全家一起有空闲,就会出去旅旅游,散散心。感情也越来越好。

小时候,不明白为什么父母总能早睡早起的按时去上班。现在长大了明白了,责任和压力在他们身上,不得不那么做。疫情期间更是让我明白了家庭很重要。现在只想多陪陪父母,多给父母做几顿好吃的。多帮父母做家务,让他们多休息休息。

我也会狠狠的努力,让父母过更好的生活。让他们不再劳累。

原生家庭感情、经济一开始不好并不代表以后不好,只有全家合力追求幸福,一切困难都会度过。

记住很重要的一点:家和万事兴。共同解决困难才是最重要的。


哎呀大王291


我的父母都是老实人,没什么本事。属于胆小怕事,没主见,就是特别好欺负的那种。比如我在外边被村里的小混混打了,回家绝不会告诉爸妈的,因为他们不仅不会为我撑腰,还会骂我一顿:让你绕着他走你偏不绕着,知道他混还往跟前凑,不打你打谁啊!从小我就知道,我只能靠自己。所以我拼命地学习,只为了逃离那个我不喜欢的环境。家庭无法选择,但是境遇可以改变。懦弱的父母造就了我不服输的性格,因为我没有靠山,所以必须自强自立!我经常在心里心疼那个胆怯自卑的小时候的自己,也曾抱怨命运的不公,但怨天尤人是没用的,感谢我不幸的童年,成就了一个内心强大的我。


中年书凡


我的原生家庭,看到这里题目,思考了很久,我的家庭全家四口人,爸妈哥哥和我,是现在好多拼二胎的人中的完美家庭,儿女正好凑个好字。在六七十年代,家中只有两个孩子的很少,所以相对好多家庭来说,我们家过的比大多数家要舒适点,爸爸是名工人,妈妈务农,爸爸因为在城市里上班见识还是比较多些,经常给我买漂亮的衣服和书包,俗话说人要衣裳马要鞍,从小我就比较招人喜欢,好多同学羡慕我,读书方面爸爸也重视我的学习,给我买图书,订报纸,所以我从小还是蛮喜欢看书的,因为文字接触较多,所以每次写作文比别的同学强一些,从小性格也比较强势,虽然我有个哥哥但是记忆中完全没有他陪我一起玩耍的影子,哥哥是个学霸,可惜为了顶爸爸的班,读高中后来弃学了,现在回想起来太可惜。我们家的家庭氛围很沉默,大家吃饭时除了必须的话要说,其他时候很少沟通,我不喜欢这种氛围,经常跑到同学家玩,从小感觉很孤独,不喜欢放假,特别渴望有个姐姐,爸妈的关系马马虎虎,他们其实都是个性很清高的人,一般不习惯和其他邻居走的很近,我觉得这个东西真的是骨子里遗传的,我也是这样的人,一般人不会相处很熟,除非是非希认可的人才愿意接纳他们,妈妈性格急躁,我们兄妹二人完全复制他的脾气,哥哥更是完美复制老妈的性格,我觉得原生家庭不一定有钱,但是会爱的家长一定要会教会孩子如何去表达爱,如何好好的去爱,有爱的孩子才不会感到孤单,才会有更多的自信去勇敢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