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醫療隊隊員致信“孃家人”:點滴關懷溫暖我們的心

三湘都市報記者 李琪 通訊員 餘志林 整理

寫信人: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副主任醫師黃蕾

湖南医疗队队员致信“娘家人”:点滴关怀温暖我们的心

職防院的親人們:

見字如晤,近來可好。

轉眼一別,已近一月,田魁副院長、文峰和我十分想念大家。

2020年3月18日,黃岡湖南重症監護室內最後一名患者治癒出院,這標誌著黃岡市新冠病毒"四類人員"全部清零。在這個值得銘記的日子裡,我和劉文峰決定用一種特殊的慶祝方式,給親人們寫一封信,報平安,表達思念和感謝。

回想出發前的情景依舊曆歷在目。我們接到湖南省衛健委出征命令,醫院準備好各類防護物資和生活用品,大到電熱毯,小到創可貼,分門別類,事無鉅細。我們滿滿的行囊裡,聚集著職防院這個大家庭滿滿的愛。

2月22日,院長張貽瑞、黨委書記閭明、工會主席段玉娟等院領導親自為我們壯行。“你們在確保安全的同時,利用自身專業技能,盡最大努力挽救每一名黃岡新冠患者。”張貽瑞院長囑咐。段主席和醫務科黃耀宇科長一路護送我們到高鐵站,時刻對我們暖心叮囑,讓我們備受鼓舞。

2月23日開始,我們在黃岡英山縣緊張培訓兩天,重點進行了穿脫隔離衣、洗手、消毒等防護知識專題培訓。我和劉文峰白天同大家一起集體訓練,晚上自己加練,不厭其煩地互相督促,彼此鼓勁,順利通過考核。湖南援助黃岡第三批領隊、我院副院長田魁百忙之中也多次前往訓練場地,他鼓勵我們:你倆代表職防院抗疫形象,人少但精神不能少,安全意識更不能少,要確保自身“零感染”,完成任務,勝利回家。

2 月 25 日,我和劉文峰到進駐重症病房,病室有 17 名患者,包括氣管插管、氣管切開、“人工肺”、“血液淨化”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危重症患者。由於氣道開放、氣溶膠揮發、頻繁穿刺、排洩物處理等等,病室醫護人員的感染風險很高。病人病情危重,搶救幾乎隨時有可能發生。往往這邊剛心肺復甦完,那邊又在喊患者血氧急劇下降,沒有現場體驗,根本想象不出這種艱辛。醫護人員上班期間穿著厚重的防護服,他們沒法進食、喝水、上廁所,出隔離區時,我們幾乎全身衣服及防護裝備都會溼透。我非常高興的是,平時總希望減肥但從未成功的我,在這邊工作一個月不到,成功減掉七斤,劉文峰也瘦了八斤。一線醫護人員的辛苦,由此可見一斑。

這邊的工作雖然較以往更辛苦,而且風險更高,但讓我暖心的,是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對我們前線工作的關心支持和加油鼓勁,尤其是我們的親愛的孃家——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

張貽瑞院長几次打電話詢問我們工作及生活情況,我們非常感動。平時單位上班期間,張院長作為“大家長”,總是“不苟言笑”,但這次對我們說什麼都是非常溫情,估計也是為了打消我們的緊張情緒吧。

閭明書記定期給我們微信聊天,他對我們說,我以前就是帶兵的,平時你們在醫院上班,我沒有那麼高標準要求你們,但這次你們作為“職防新兵”到抗疫前線,我就會以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你們。抗疫前線有風險,不許你們減員,一定要確保安全完成使命回來。

王慶波副書記多次把他軍醫大的同學在武漢重症監護室工作的經驗和病例分享給我們;段玉娟主席及工會多次到我們家慰問和送生活物質解決我們後顧之憂;佘文燦書記把寶貴的心理疏導資料第一時間發給我們;李植純副院長把自己孩子抗疫經驗傳遞給我們。支部周忠亮書記還經常告訴我們室內鍛鍊方式,職業病一科賴燕主任、辦公室餘志林主任怕我們想家,總是第一時間告訴我們院最近的大事小事。

在這邊工作期間,每天都會收到職防院親人們的各種形式的提醒和祝福。數不清的點點滴滴關懷化成涓涓細流,溫暖著我們的心,給了我們極大的鼓舞。這些讓我們感受到,我們不是孤軍奮戰,而是和我們湖南省職防院一起在和新冠病毒做鬥爭。

3 月 11 日,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患者遺留肺部纖維化問題的處理方式湖南及山東醫療隊進行聯合會診,我和劉文峰醫生結合他們擅長的塵肺患者肺部纖維化問題,從目前最新的抗肺纖維化藥物、後期肺部康復、家庭氧療、防止感染等方面闡述了觀點,得到了專家組的肯定。

這次出征,大家給了我們很高的讚譽,說我們是"英雄",其實我們不敢當,我們只是在國家需要、組織召喚下光榮地參與了這場疫情狙擊戰。我很感謝我的戰友和身後的家人、同事,在這次援助期間對我的幫助,也很感謝黃岡人民對我們的幫助。

黃岡很美,這裡臨湖,草木蔥蘢,綠意盎然。現今春光已盛,櫻花、海棠花次第開放,生機勃勃。等疫情完全過去,我會再回來看看這座美麗的城市,看看我和我的戰友們曾經戰鬥過的地方。

生命如此美好,而我有幸,為抗擊病毒,挽救生命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為這個美好的世界添下一筆生機盎然,真好。

明日我們歸來,期待與親人們相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