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不打了,继续打嘛”,家长诋毁式语言,句句摧毁孩子自信心

“怎么不打了,继续打嘛”,家长诋毁式语言,句句摧毁孩子自信心

春节在家,最深的感悟,就是爸爸在饭桌上总是用诋毁式语言教育弟弟。弟弟低着头没说一句话,吃几口就说吃饱,灰溜溜地走了。

我感觉整个吃饭过程,气氛都沉闷闷地,真是连饭都不想吃了,内心十分赞同古人“食不言”!怕是中国人吃饭,多骂人少夸人,而指责人又会影响一桌人的食欲,所以干脆不说话吧。

而相比打骂,更可怕的是诋毁式教育吧!而这种现象,还发生在不少家庭中,让孩子变得毫无自信。

“怎么不打了,继续打嘛”,家长诋毁式语言,句句摧毁孩子自信心

什么是诋毁式教育?即用尖酸刻薄的语言讥讽、挖苦和嘲笑别人,自己说得痛快,可别人听了痛苦。

举个例子,

小明:“哈哈,终于赢了一局,写作业去喽~”

妈妈:“怎么不打了,继续打嘛,反正游戏比学习重要,打游戏多轻松呀~”

这一席对话任谁听了心里都不是滋味,父母就像抓到孩子“小辫子”似的,借机挖苦,说风凉话。

也许孩子就是因为你这么一句话赌气:那好吧,我继续打游戏,反正你也这么说。于是,恶性循环,父母越狠骂,孩子越叛逆。

“怎么不打了,继续打嘛”,家长诋毁式语言,句句摧毁孩子自信心

中国语言学家王了一曾经说过:“说话是最容易的事,也是最难的事。”容易的是,1岁宝宝也会说话;难的是,如何应用语言对他人产生积极影响。

俗话说: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父母诋毁式的说话方式,带给孩子的只有中伤、打击、诋毁等负面影响,对引导孩子继续努力,克服困难没有丝毫帮助。

却还有很多家长不自知,以为这么说话是激励孩子奋进,但其实挖苦嘲笑与希望孩子成功,两者本身就是矛盾的。

而诋毁式教育更残忍的是,会让孩子一直活在父母的冷嘲热讽中,自信心遭受到严重的打击,甚至自暴自弃。

目前弟弟就有点这种倾向,每次回话都是“我什么都做不好”、“我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等。

“怎么不打了,继续打嘛”,家长诋毁式语言,句句摧毁孩子自信心

那么,如何改变诋毁式教育?一个有效的应对方法,就是将诋毁式语言改成鼓励式语言,推荐3种鼓励方式。

01积极地鼓舞孩子,怎么怎么做就更好了。

<code>×你的字还能再写得难看一点吗?像狗爬一样。
√你的字写得真是越来越好了,这个竖注意写得再直些,就更好了。/<code>

02提前允诺孩子一个奖励,鼓励孩子去做这件事。

<code>×书都不好,还想玩游戏赚钱?赶紧去写作业。
√你要是现在写作业,等会儿就可以多玩半小时。/<code>
“怎么不打了,继续打嘛”,家长诋毁式语言,句句摧毁孩子自信心

03带着希望的,帮助孩子下次可以更好。

<code>×考得这么差还好意思拿出来看。
√来,我们一起分析考卷,看看还有哪些可以进步的地方?/<code>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很明显很看出,鼓励式教育比诋毁式教育,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也更能积极地帮助到孩子。

换种说话方式,既轻松又不破坏亲子关系,教育效果还可能比之前好100倍。家长何乐而不为呢?因此生活中,让我们更多地用鼓励式教育对孩子说话吧!

“怎么不打了,继续打嘛”,家长诋毁式语言,句句摧毁孩子自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