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中医诊脉可以开发感应仪器来测脉,提供更精确数据。谁可以研发?

天子门丰


中医也可以使用现代科技。七十年代就有针灸穴位探测仪,一手握电极,医生拿探针一划,就报警,穴位只有针尖大小。比眼睛看准确。中医完全可以借助高科技物理设备。提高诊断病灶准确率。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借助高科技,更能发挥中医药作用。

不管西医,中医,借助高科技物理设备。就是提高治病率。继承,发展,创新,才有广阔天地。


执著105


诊脉的仪器早就发明了,比手工切脉准确得太多太多。

诊脉和西医的听诊是一个道理,诊脉只能感觉手腕动脉的微弱跳动,只能大致了解心脏的情况,如心脏跳动快慢,跳动强弱,是否连续。

听诊器直接贴在心脏上,获取的信息比手指摸脉多得太多了。心脏杂音,诊脉就听不出来。听诊还可以获得肺部、气管的一些病变信息,切脉就不行。

代替手工诊脉及听诊的仪器早就发明出来了。心电图可以清晰反映心脏的情况,比切脉及听诊又好得太多。还有24小时背护的火头,可以显示24小时内任何时段的心脏情况。

诊脉和听诊都不能判断身体除心脏外其他组织和器官的病变。比如腹部疼痛,手指头摸脉能判断吗?究竟是是胃炎、胃穿孔、盲肠炎、肠炎,能通过珍脉分辨出来吗?

其实现代科技已经发明了不少诊断疾病的仪器和设备,中医也完全可以利用来看病,比切脉胡弄人好得太多!


辛福先


理论上讲是可以的,不过要有大数据的支持,还要有经验丰富的专业中医人参与,而且产品也只能是一个辅助工具。因为中医对脉象的感悟性经验要求很高,有三部九候,浮、中、沉取,有顺逆之分,有时象差别等。有些形象不是公式化的机械性感觉到的,比如“浮大中空的芤脉”,“按如捻葱的濡脉”等。又有一脉多病之分,如“滑脉”可为湿、为气,且妇科孕脉也现“滑”象。总之,现实中机械与人的感悟有别,实用性不一定很好,好像是在多年前市场上曾出现过类似的产品,但后来就没有了,可能也就是效果不好吧。

至于研发问题,好的电子产品厂家是可以的。


进取16127558944


早已经有人研发了,并且还申请了发明专利,专利局评审意见是:和双头火柴发明一样简单实用。


祁连论剑


现有的波动学说,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现在的机械波只解决了速度,波长,频率,与振幅。而且限定(实为假设),具有简谐振动的各质点集合,位于同一平面内,平衡点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这样可以生成波动。不这样也可生成波动。是用充分条件代替充要条件来定义了机械波。当媒质曲线是一条绕度非0的曲线时。原有学说就失效了。这时在不同方向上的波形曲线投影,波长就不相同了,且不再是常数。

音乐里面,同一频率之发音,音色,音质,物理学说就无法进行数学表示。不数字化,电脑就处理不了。

我认为,借用五线谱,也许可以把脉相陈述得更准确。再来数字化。再AI化。


西北大学数53毕业


早就有了,之前中医诊断学实践课就有这玩意,但这个仪器我觉得没什么用,我们也只是学了学,临床中根本不会用上它,且医院中医把脉也是骗人做个样子而已


君火相火


我可以研发,现公开原理,脉证是与人体脉动的对话,号脉是一问,一答。所以是语言系统的数学化的原理。现在各语言系统互译已全面展开,各语言系统互译的中心系统就是八卦数语系统。脉语系统是语言系统的一种,亦可系统互泽。有了系统,外联一个模拟人手指与脉位互动感应的数字化装备。构成互联系统。


手机用户50446750526


在美国,已经有华人开发了这种设备。国内暂时办不到。而且,美国那仪器也还需要人的正确解读、解译……


九州老鹰


低维理解不了高维,行不通的。即便成功了,也收不回成本的。不然资本家早就干了。


种一朵莲花


完全可以研发,即使研发到精细程度,仍然要人去判断思索.去处方,最好仍参考西医的诊断证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