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克都青春
在每一个封建落后的时代,总会在某一时间段站出来一批主张变革求新的人物,他们渴望拯救当时的社会,渴望拯救处于水火之中的百姓,无论最终的结局是失败还是成功,这种求新求变的理念也值得被我们当下所借鉴。
在近代史中,戊戌变法是我们每个人都比较熟悉的一项变法运动,在封建的社会背景下,一场轰轰烈烈的革新开始了,虽然最终的结局是失败的,但对近代的中国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戊戌六君子中除了康有为和梁启超外,其余人都被杀害,而在被杀害的人其中,谭嗣同的家世背景不可谓不显赫,在当时他的父亲谭继洵担任着一品湖广总督的职位,手握实权,加上如此之高的官职,为何面对儿子被害仍旧无动于衷呢?
政治道路不同,父子关系早已崩溃
谭家原本只是一个小门小户,谭继洵的父亲在其六岁时便离世,使得原本就惨淡的家庭雪上加霜,不久之后母亲也匆匆离世,全仰仗年长的哥哥将其抚养长大,所幸的是,谭继洵在读书上刻苦努力,考中了进士,在仕途之中也是认真仔细,最终光大了家族门楣。
出身微贱能够得到如今的地位,这让当时的谭继洵非常珍惜此刻的成就,也让他害怕家族再次没落,而这一切就都反映到了他的性格上,其为人处事非常的谨慎和保守,对待事情也是如此。
后来,维新变法逐渐兴起,当时与他称得上是同事的张之洞多次邀请他一起上书主张变法,但性格保守的谭继洵屡屡拒绝,非常抗拒这种活动,也正因如此,当自己的儿子谭嗣同积极主张变法的时候,为了整个家族未来的发展,他甚至直接公开与儿子翻脸,站到了朝廷中顽固派的这一方。
在大趋势的对抗下,维新派与顽固派注定不能相容,即便互为父子,在这样剧烈的争斗中两人的感情也逐渐走向崩溃,再无修复的可能。
即便没有无动于衷,也有心无力
可到底打断骨头连着筋,被杀的可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谭继洵难道从来没有萌生过救他的念头吗?可即便有,在当时权力高度集中的封建体制下,一个小小总督的求情又有什么用呢?
当时慈禧太后独揽大权,由她决定要杀的人谁敢站出来轻易阻拦呢?况且谭继洵为人保守,面对任何朝廷做出的决策都只敢遵从,因为这场运动慈禧已经大怒,在其眼中,这就是一场拥戴光绪,打压自己的阴谋,必须斩草除根。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谭继洵如此看重自己的家族,没有因为谭嗣同追究他的罪过已经不错了,这时若因为自己给儿子求情受到慈禧牵连,说不定会给整个家族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所以当时即便谭继洵开口了,实际的效果也只是螳臂当车,没有多大的用处,甚至可能引火上身,整个家族为之不保。
谭嗣同以身犯险,早已做好准备
在当时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光绪皇帝也着人通知他们情况有变,为了避免招来杀身之祸,想让他们提前逃走,谭嗣同本来是可以抓住这个机会的,但他却放弃了,他说:各个国家的变法,没有一个不是由流血而完成的,如今中国还没有这样的事情,如果有的话,我愿意从自己开始。
怀揣着如此的无私的心态,谭嗣同被捕,在狱中的那段时间,许多好友都在积极的想办法想要营救他出来,甚至有人愿改装易容代替他赴死,谭嗣同仍旧拒绝,最终英勇就义,慷慨赴死。其父亲在他死后也留下了一首挽诗,借以惋惜死去的儿子。
《谭嗣同》等
汗青正浩
谭嗣同的父亲是曾任湖北巡抚兼湖广总督的谭继洵,谭继洵是湖南浏阳人,道光二十九年举人,咸丰十年进士,是个真正的寒门学子。
寒门学子是个褒义词,但这个褒义词却暗含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后遗症。后遗症便是:寒门学子在眼界、格局上往往不如大门户出来的学子。
在这点上,出自寒门的谭继洵也未能免俗。
所谓格局,指的就是人在面对具体事物及其未来变化所具备的认知等等,这个认知直接决定了一个人处事态度。换言之,一个人做什么样的事,多由他的格局决定。
第一个看出寒门谭继洵格局不大的人是与他同任湖广总督的晚清名臣张之洞。张之洞是个有远见卓识的人,他在做人做事上的格局,是出了名的大。自然,他在与谭继洵共事时,两人总是矛盾频频。
张之洞
张之洞曾在评价谭继洵时毫不客气地说他是:"事多专决","继洵不敢与抗,谨饬自保而已","每之洞约联衔条陈新政,皆谢不敏","不敢附从"。
从这些评语不难看出,张之洞眼中的谭继洵是个保守且只知道自保的主,平日里不仅反对新事物,而且还是个出了名的唯唯诺诺。
作为政敌,张之洞对谭继洵的评价难免不那么客观,可在很大程度上,张之洞对他的评价已经勾勒出了谭继洵的基本画像,那就是:保守!
谭继洵的保守性质从他中举人一样便开始被体现了,他中举人后不久,太平天国起义就轰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当时许多他的老乡,即湘籍士大夫都选择了弃文从武,另辟奇径去建功立业。可谭继洵却分毫不为所动,只一心继续在科举路上循规蹈矩地前进。
谭继洵
相当让人吃惊的是,这样保守的谭继洵,却生出一个极富冒险创新精神的儿子,他就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
谭嗣同干了什么,发动和参与了维新变法运动。
戊戌变法是1898年,由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这场运动后来在大清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的干预下结束了,正是在这场运动中,光绪帝遭到了慈禧的软禁。
带头的人都被软禁了,下面的人自然不会有好下场了,得到风声后康有为、梁启超第一时间逃到了海外,他们逃跑后,谭嗣同等遭到逮捕。
当时被一同逮捕并预备被处死的并非只有谭嗣同等六人,实际是七人,这七人中为首的还并不是谭嗣同,而是一个名叫徐致靖的官二代。
之所以最后徐致靖未被处死,是因为其父亲虽然官不大,但却被其父设法救下来了。从此处看,官位稍大的谭嗣同父亲并非没有机会和可能救儿子,但真实情况是,儿子被抓后他什么都没做。
之所以会如此,还是因为他太过保守,他本身就不太赞同儿子搞什么变法运动,他曾不止一次地地对儿子宣扬过他的中心理念:“守老氏之宝,不欲为天下先。”。
所以,在儿子被抓并被判“斩立决”时,本有可能救儿子的谭继洵并没有动作,相关研究者认为他之所以看着儿子被杀无动于衷是因为此间他被监视了。实际,并没有相关证明证实当时他处于被监视的范围,而且即使如此,暗暗里运作也并非没有可能,他徐致靖的父亲可以,他为何不可以。
1898年9月28日,年34岁的谭嗣同与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6人在北京惨遭杀害。死前,谭嗣同高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从容就义。
可叹,因慈禧痛恨维新派人士,所以行刑时她下令用钝刀杀人,仅谭嗣同一人便是在被砍了几十刀后才将身子与头砍分离。其死状,真真惨烈至极。
儿子惨遭被杀后,年过七旬的老父谭继洵悲痛欲绝,但他能做什么呢,他什么都没做,即便他本能做什么。在儿子死后,他写了一副挽联纪念儿子,挽联上写:
“谣风遍万国九洲,无非是骂;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挽长子谭嗣同”
从这副挽联看来,这位寒门学子的格局也依旧没有在经变故后有所变化,他的不分明的态度里尽显的还是“保守”二字,可叹可叹。
记者李满
谭嗣同的父亲是谭继洵,说他无动于衷未免显得他太过无情,毕竟再怎么说谭嗣同也是他的儿子,他又怎么可能无动于衷?
只不过,当时的情况已经危急万分,对谭继洵来说,实际上是一动不如一静,静观其变才是他最好的选择。
维新变法之时,谭继洵已经不是湖广总督了,只是湖北巡抚。
即便他仍然还是湖广总督,他也不敢有什么动作,为什么呢?慈禧给所谓的“康党”定的是谋反之罪,这可是夷族之罪,一人获罪,一族受诛!
湖广总督官职是不小,权力是不小,可这个官职是谁给他的?是清政府,是慈禧,谭继洵即便仍然还是湖广总督又如何,慈禧一句话就可以摘了他的乌纱帽,他还真敢用一省之力去对抗清政府吗?这显然不现实。
如果谭嗣同被捕是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后,谭继洵还是湖广总督的话,倒是可以试一试。
所以,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对于谭继洵而言,显然是一动不如一静,他动,不仅救不了谭嗣同,反倒让慈禧连他也一块猜忌,搞不好的话还真可能会牵连到他自己,乃至于牵连整个谭家。
他保持安静的话,慈禧说不定还能发发慈悲,看在他对她、对清政府忠心耿耿的份上,饶了谭嗣同一命。
谭嗣同在被捕之前,实际上已经给过谭继洵暗示,让谭继洵抽身事外。
慈禧发动政变软禁光绪的消息一传出来,谭嗣同便知道自己完了,因为他从来没打算和康有为一样逃避这件事。
梁启超让他走,他不但不走,反倒还要说一句,中国变法流血者,从我谭嗣同开始!
然后他跑到浏阳会馆干了一件事——他模仿谭继洵的笔迹写了几封信,信的内容是斥责他离经叛道地掺和变法之事,信是写给谁的呢?写给谭嗣同自己的。
这也就是说,谭嗣同用谭继洵的名义给自己写信,他的目的就是想让谭继洵抽身事外,免得受到牵连。
慈禧之所以给“康党”定了谋反之罪,原因便在于他们试图发动兵变来谋杀慈禧,慈禧哪能不恨他们?倘若没有洋人拦着的话,慈禧已经废了光绪了,这就更不用说他们这些给光绪跑腿的了。
所以,如果谭继洵没有抽身事外的话,恐怕也会受此牵连,到时候别说湖北巡抚、湖广总督了,哪怕他是直隶总督也得死。
所以,不是谭继洵无动于衷,而是他不得不装出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让慈禧看到他的态度。
说白了,谭继洵在慈禧心中的分量根本不足以救下谭嗣同,
谭继洵救不了谭嗣同,恰好谭嗣同也一心赴死,想用自己的血唤醒更多的人。
迟可归
1898年,这一年,康有为坑了不少人,他一听到“风紧扯呼”,便拔腿狂奔,谁也不顾了,所谓的“戊戌六君子”被他坑死了,包括他的弟弟康广仁。
当然,被康有为坑得最惨的或许要数光绪皇帝了,如果他没听康有为的忽悠,继续当“亲爸爸”眼里的乖宝宝,别去触怒慈禧,等到慈禧一死,爱新觉罗家的江山自然而然会回到光绪的手里。
所以说,康有为这个人确实害人不浅,可是这厮坑完了人,自己反倒跑国外逍遥度日去了。
1898年9月28日,慈禧下了一道命令:“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大逆不道,着即处斩,派刚毅监视,步军统领衙门派兵弹压。”
谭嗣同在被砍头之前,仍然朗声呼出了心中的壮志和遗憾:“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然后,从容赴死。
不过,谭嗣同明明有机会逃跑,却为何没有逃跑呢?
实际上,梁启超在风声越来越紧的时候,已经暗劝谭嗣同赶紧跑路,康有为当时早已经一溜烟逃到了上海,但是谭嗣同听了梁启超的劝,却摇了摇头,对梁启超说了句:“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变法,哪有不流血的?康有为和梁启超不敢流,那便从我谭嗣同开始吧!
康有为后来听到这句话,也不知道有没有脸红过?不过,凭康有为的厚脸皮,估计也不会脸红,只会付之一笑,笑他谭嗣同太傻。
相比康、梁之辈为了谋求政治权力和利益忽悠光绪皇帝变法,谭嗣同是一个更为纯粹、热血的改革者。
此外,让人颇为不解的是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为何对谭嗣同被定罪无动于衷,没有利用自己在朝中的人脉去保自己的儿子一命呢?
这事可以一分为二地看,一是从谭嗣同自己的角度去看,二是从谭继洵的角度去看。
1898年9月22日,也即慈禧发动“戊戌政变”软禁光绪皇帝后的第二日,谭嗣同在浏阳会馆写了好几封信,这几封信不是写给别人的,而是写给他自己的。
这几封信是谭嗣同模仿父亲谭继洵的笔迹所写,他在信中痛骂自己不该和康、梁去改革变法,他用意实际上已经很明显,为的便是撇清谭继洵,为的便是让谭继洵不会受到他的牵连,为了便是让谭家不会因他而遭难。
此外,谭嗣同在“围园杀后”计划破产、慈禧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之后,便已经抱定了赴死的决心,抱定了用自己的血去叫醒国人的决心,变法哪有不流血的?
所以,谭嗣同从来没有期待过父亲谭继洵会出手救他,相反,他不仅不期待谭继洵出手施救,反倒希望谭继洵远远地躲开。
谭继洵之所以没有出手去保护自己的儿子,原因则又有三个。
有人说谭继洵思想守旧,在政治立场上更是坚决反对改革变法,和儿子谭嗣同成了政敌,以致于父子两人闹僵翻脸,所以在谭嗣同陷入绝境的时候,谭继洵不想、不愿出手。
这可能吗?父亲和儿子闹个袖手旁观,甚至落井下石?真当谭嗣同不是谭继洵亲生的?
谭继洵之所以没有出手,实际上正是因为他太了解谭嗣同了,他知道谭嗣同已经为变法抱定了死志,也明白了谭嗣同模仿自己笔迹写信的用意,他一出手,反倒辜负了谭嗣同被捕前的所有安排。
这是谭继洵没有出手的第一个原因。
谭嗣同被捕的时候,谭继洵正在湖北巡抚任上,执掌一省军政,权势不可小觑。
可是,谭继洵这个湖北巡抚的权力再大,他能大得过慈禧?慈禧一句话便能够摘了他的乌纱帽。
如果维新派仅仅是想要从守旧派手里抢蛋糕吃倒也罢了,问题的关键是他们竟然吃了熊心豹子胆想要唱一出“围园杀后”的大戏,真让他们成功了,慈禧还有命吗?所以,说慈禧对所谓的“康党”恨之入骨也不为过。
即便谭继洵这时候跳出来找慈禧说情,也没有用,反倒连他自己一块栽了,从“辛酉政变”便可知道慈禧对待敌人从来不会手软。
谭继洵自知说情无用,这是他没有出手救谭嗣同的第二个原因。
此外,谭继洵放弃救谭嗣同,实际上也是出于“舍车保帅”的考虑。
谭嗣同被划为“康党”,康有为犯的是什么罪?谋反叛逆之罪!不管康有为是不是真犯了这个罪,只要清政府定性了,那么,此罪一旦追究起来,诛九族也不为过,谭嗣同既是“康党”,自然也意味着他被定了一个谋反叛逆的罪名。
谭嗣同只有一个,谭继洵也只有一个,可是,谭家却远远不止谭继洵和谭嗣同二人,所以,一旦让谭家牵连到“康党”中来,到时候死的可不止是一个谭嗣同,也不只是丢了谭继洵的官帽了,整个谭家很可能也会因此遭殃。
谭继洵不愿为了谭嗣同,让整个谭家因此遭殃,这是谭继洵没有出手的第三个原因。
谭嗣同有没有怪父亲没有出手搭救自己呢?从他被捕前在浏阳会馆模仿谭继洵笔迹写的几封信,便可知道他没有怪父亲。
此外,谭嗣同本便作了流血牺牲的死志,又怎么会怪父亲没有出手呢?
谭嗣同实际上是103天的“戊戌变法”中对改革变法最为坚定的一人,所以他是为理想而死,所以他在临死前仍然能够高呼“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史不知味
作为父亲,哪有不心疼自己儿子的,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孩子处于危险境地,哪有见死不救的?他知道此时他儿子的险境,内心肯定是非常想救儿子的,但是我们又要明白,他的父亲是湖广总督,是手握大权的一方诸侯,他既然见死不救,肯定是有他的深刻考虑的。
我想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无能为力。湖广总督的确是一方大员,权力很大,但是当时在大清帝国中,权力最大的还是慈禧太后,要知道谭嗣同得罪的可是慈禧太后。对于慈禧太后的脾气,我想其父亲谭继洵这样的地方大员,应该是非常了解的,慈禧太后是要对谭嗣同置之死地的。他此时内心更多的是无奈,要知道一向敢于想慈禧太后进谏的张之洞在这件事情上都闭口不言,更何止是老于世故的谭继洵了。
第二:性格懦弱。能做到湖广总督这个级别的官员,都是人情练达的人。同时在戊戌变法这件事情上,他同样也是一个保守派,他和儿子的观点是完全相反的,本来看法就相反,又加上其迂腐的性格,也就决定他不会去救,也没有勇气去救。
第三:成全儿子。谭嗣同明知自己会死,被捕之前,他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不昌者也。有之,请从嗣同始。”他这么死毫无疑问是非常伟大的,他的父亲也许内心也是这种想法吧,与其自己去营救了双方都不落好,倒不如成全了儿子的伟大就义。
人民正能量
谭嗣同的父亲名字叫做谭继洵,在谭嗣同被慈禧以谋反罪名处死的时候,谭继洵担任的是湖北巡抚的职务,而不是湖广总督的职务。
历史中,谭继洵是担任过湖广总督职务的,在他地位最巅峰的时候,他曾担任了湖北巡抚兼湖广总督的职务,不过在谭嗣同被杀两年之前,他湖广总督的职务就被剥夺转交给了以前担任过湖广总督的张之洞。
谈到正事之前,我们可以简单了解一下谭继洵所担任职务的重要性。
谭继洵的湖北巡抚和湖广总督职务
总督职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在清末时期,清朝一共存在着九大地方总督职务,这些总督们手中掌握着巨大的权柄,执掌了一到三个省份的军权、政权。
而湖广总督掌握的是两个省份,这两个省份分别是湖南省和湖北省。
在不了解情况的时候,很多人都以为湖广总督的统辖范围跟广西、广东有一定关系,但实际上并不是,湖广在元朝的时候虽然确实包括了广东、广西,但是在清朝的时候,却只指湖南和湖北。
而巡抚是清朝每个省份的最高民政官员,职责权力很类似于如今的省委书记,也是清朝时期重要的封疆大吏之一。
谭继洵在一段时间里担任了湖北巡抚兼湖广总督的职务,从这方面我们就可以知道他在辉煌时期的权力有多么巨大的。
谭继洵的守旧理念
与自己的儿子相反,谭继洵是一个坚定的传统主义者,面对新兴事物极其迂腐,是清朝著名的守旧大臣。
因此当谭继洵在湖北巡抚位置上和张之洞这位热衷于洋务运动的湖广总督产生意见不同的时候,为了不得罪张之洞、也为了坚守自己的理念,他就处处避让起了张之洞,既不反对,也不参与,从而落下了一个不作为的名声。
在这种面对“上司”的时候,谭继洵也不曾改变过自己的理念想法,更不用说是面对自己儿子的时候了。
虽然在谭继洵担任封疆大吏职务的时候,他的儿子谭嗣同多次对他进行了游说、想劝他走上改革维新的道路上,但他就如那海中的礁石一般,任自己的儿子大浪涛天,也不曾改变过自己的理念分毫。
在那个父道大如天的时代,他没跟谭嗣同翻脸、断绝关系就已经算是好的了,又怎么可能去支持谭嗣同变法呢?
谭继洵没有为谭嗣同求情的原因
至于谭继洵没有为谭嗣同求情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不敢、不想、也没有机会。
谭嗣同当时是因为和康有为等人准备刺杀慈禧才被判处死刑的,这点在那个皇权大于一切的年代,是根本不被允许的。
如果谭嗣同是因为其他罪名被判处死刑的话,谭继洵还有可能为他辩解几句,但是因为这种不被谭继洵所认可的理念而刺杀尊上的罪名,谭继洵是绝对不可能去为谭嗣同求情的。
无论在哪朝哪代,以下犯上都是最为严重的罪名,一个家族中出了一个这样的人,整个家族都可能受其连累、全部人头落地。
运气再好一点的话,则是首犯人头落地,其他家人流放、发配到边疆。
按照常理来说,慈禧以这两种方式惩罚谭继洵一家人都是不为过的。
但是在谭嗣同事发之后,谭继洵仅被慈禧剥夺了湖北巡抚的职务,就把他遣送回了老家,从这点来说,谭继洵以及一家人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了。
在这种时候,他又怎么敢再去触怒慈禧太后,导致自己一家人遭遇到各种更加严重的惩罚和危机呢?
孤客生
都别抢,我来答。
谭嗣同是近代历史有名的革命进步人士,也是有名的爱国人士,但就是这样一位曾被慈禧恨之入骨,忌惮不已的进步人士,大家可能想不到谭嗣同有一个官拜湖广总督的老爹。
他就是谭继洵,道光年间的举人,咸丰年间的进士,官运亨通,一直做到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也就是说谭嗣同的老爹妥妥的一位封疆大吏,而谭嗣同也是妥妥的官二代。
不过,父子两人却多有不合,谭继洵是标准的守旧官僚,对于儿子的行为并不赞赏。但谭嗣同不一样,他广泛阅读各种书籍,中西文化都有很深的涉猎,这对他的思想影响很大。
他不仅和儿子政见不同,和朝中很多支持新政的大臣也意见不和,张之洞邀请他一起联名上奏陈述新政的好处,谭继洵婉言谢绝,和新政有关的事物都躲得远远的。
实际上谭继洵是那种守旧迂腐的封建官僚的代表人物,不愿改变现状,更愿意维持当前局面。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随着《马关条约》签订后,30岁的谭嗣同内心更加忧愤。
他和自己的朋友唐才常在家乡退办新学,希望振兴国家教育和思想,当时唐才常曾请求谭继洵,希望他出面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倡导新学,但这对科举八股文出身的谭继洵来说固然是不可能的,对此他回应说:守老氏之宝,不欲为天下先。
但好在谭继洵对于儿子的行为并没有过多的阻拦,这其实和谭继洵一生的经历有关,他是标准的通过科举考试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位置的,他知道科举对于寒门学子来说意味着什么,但是却并不知道儿子谭嗣同倡导的新学是什么。
不愿冒险是守旧官僚的一大特点,在任上,谭继洵和过去那些受人推崇的官僚一样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教化本地黎民,治理骏河与农桑。而且在为人处世上,他也恪守谨慎小心的方式。
当时他担任湖北巡抚,顶头上司乃是湖广总督张之洞,双方政见不同,张之洞号称“中兴四大名臣”,这是因为他积极推行西学以及西方技术,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这对于保守的谭继洵来说,自然是不愿和张之洞走得太近的原因,因此双方之间有很深的矛盾,主要是政见的不同。所以应对张之洞,谭继洵的主要办法就是尽量不和他产生矛盾,对张之洞的行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以谭嗣同为首的变法人士被慈禧下令拘捕,而且打破常理不审而判,因为在古代要判处犯人死刑是要经过审判的,而且还要皇帝亲自勾名,然后才能处决。
但是慈禧害怕夜长梦多,所以没有走任何法律程序,直接下令拘捕判处死刑。当时,很多朝堂中的人士都进行了营救活动。
比如徐致靖当时是慈禧亲自点名第一个要杀的人,但是徐致靖的父亲和李鸿章是同科进士,为了营救好友的儿子,李鸿章特别委托当时很受慈禧器重的荣禄出面营救,最终才避免徐致靖被杀。从斩立决被判了一个斩监候,相当于死缓了。
否则历史上被杀的就应该是“戊戌七君子”了,当时杨锐作为张之洞的得意门生,多次得到张之洞的举荐,变法失败以后,张之洞曾尝试营救杨锐,但无力回天。
彼时谭继洵已经升任湖广总督,接替了张之洞的位置。
虽然他贵为一方封疆大吏,但是谭继洵在朝廷中并不是一个影响力很大的人物,徐致靖之所以能够得救,是因为当时荣禄碍于李鸿章的面子,而且当时李鸿章威望很高,荣禄不好不给李鸿章面子,因此只能冒险向慈禧求情。
但谭继洵作为一个守旧官僚,本身就和朝廷中的变法人士保持距离,可以说虽然贵为封疆大吏,但是却无疑是朝堂上的一个局外人,没有影响力。
谭继洵自然也知道他救不了儿子,而且这还是最高统治者慈禧亲自下达的命令,连张之洞都没有办法将杨锐救回,又何况他谭继洵呢?
谭嗣同被杀后,谭继洵只能写就一幅挽联来悼念自己的儿子:
谣风遍万国九洲,无非是骂;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挽长子谭嗣同而谭继洵自己也受到儿子的牵连,被罢免了官职,发回老家去养老,被地方官员监视管束,在忧惧交加之中死去,此时距离谭嗣同被杀仅仅过去三年。
谭继洵虽然作为守旧官僚的代表,但是他并不坏,相反在任上很有作为,只是身处那个动荡的年代,谭继洵不愿惹祸上身,因此一向贯守谨慎小心的作风。
而且他是在浓厚的封建文化中成长起来,并且通过封建制度成为一方封疆大吏的人,说他对清朝有感情谈不上,只能说在思想观念上已经被封建文化所取代,面对新的事物不愿做出改变,但是他又不明确反对。
譬如谭嗣同在家乡倡导新学的时候,他既不反对,但也不支持,可见谭继洵实际上深谙乱世之中,应当处处小心谨慎,明哲保身的智慧。
但在那个面临着巨变的动荡时代,谁又能真的做到明哲保身呢?所有人都在被影响和改变。
围炉谈史
湖光总督这个官太小了,当时以谭嗣同的罪名,即使是当朝皇帝也是无法保住他的命的。
我们可以看看他们究竟犯了什么事。说到底百日维新虽然实行了一段时间,但是明显慈禧对于这一件事看得还是很开的,至少在明面上,她慈禧还是没有做出什么过分的事了。但是要是说到维新派,那他们确实是有些过分了。
话说他们干了什么,围圆弑后。相信这件事就是百日维新失败的直接原因。
话说,那个康有为实在是胆子太大了,还有就是他太无脑了,在这个慈禧当权的时代,他竟然去策划这样一件根本没有可能的事件,慈禧虽然退居了幕后,但是大清朝几乎都是她的,朝廷上下又有几人不在她的左右,一点点风声,慈禧都是会发觉的。
所以康有为不仅仅无耻,他还无脑。他用这种愚蠢的方式,徒让维新人士送命罢了。
所以东窗事发之后,他康有为跑了,留下一群炮灰当了他们的替死鬼。自己则跑向了国外,做了一个什么保皇党,四处的逍遥自在。
而那些留在国内的呢?慈禧大怒了,他们能有什么好下场。
至于谭嗣同吗?虽然他的父亲是湖广总督,但是他怎么可能保得了他的儿子。即使是光绪都被软禁了,更何况他。所以以他湖光总督的身份绝对是救不了他的儿子的。到了这个时候他还有他的家人不被牵连就已经算好的了。
事实也是这样的,随着谭嗣同被捕,他也是从湖光总督的位子上下来了。
一寸三分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年仅33岁的谭嗣同因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被捕。
(谭嗣同)
尽管之前谭嗣同有逃跑的机会,他选择舍生求死。9月28日他同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康广仁,他们一共6人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被砍头。史称“戊戌六君子”。
本来慈禧太后下令处斩的首要人物是维新派的领袖徐致靖。徐致靖的父亲和李鸿章交情深厚,得到李鸿章的鼎力相助,李鸿章找到慈禧的心腹大臣荣禄,通过荣禄在慈禧面前美言,说光绪帝三个月都未召见徐致靖。而徐致靖正好耳背严重,必须大声说话他才能听见,光绪帝为防隔墙有耳,一直未召见他。有了这个事实证据,慈禧手指一动把“斩立决”改为“斩监候”,解除了徐致靖的死刑,“戊戌七君子”变为“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父亲的官职要比徐致靖父亲的官位高得多。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1823—1900),湖南浏阳县(今浏阳市)人,寒门出身,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鲤鱼跳龙门,道光二十九年中举人,咸丰十年进士,接着任户部员外郎、户部郎中。光绪三年(1877)由谭钟麟推荐给左宗棠,得由京官外放,在升官的道路上更是平步青云,补授官职甘肃巩秦阶道,加二品衔。在任职甘肃巩秦阶道期间,他措施得当,造福一方百姓,得到了左宗棠的称赞:“二品衔甘肃巩秦阶道谭继洵,实心任事,勤慎有为。”接着升职为甘肃按察使、布政使、光禄大夫、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在谭嗣同被捕时,75岁的谭继洵担任湖北巡抚、封疆大吏,位高权重。当他得知儿子被捕后并没去营救。这是为什么?
1、谭继洵属于顽固的保守派,另一方面为了自保。
谭继洵的性格循规蹈矩,在他中举人后,太平天国起义大军红轰轰烈烈,闹得整个天下沸沸扬扬。当时许多湘籍士大夫,都弃文从武,另辟奇径去建功立业。而他继续循规蹈矩,奔走在科举的路上。
谭继洵对儿子的变法持坚决反对的态度。谭嗣同和唐才常倡导变法,计划在浏阳设立算学格致馆,推广新学,请他支持,而他则表示:“守老氏之宝,不欲为天下先。”对于张之洞提出的学习西方技术、教育等,他根本不理会,但也不敢反对。“百日维新”期间,山东道监察监使杨深秀奏报朝廷弹劾谭继洵,说他:“守旧迂拘,虽人尚无他,要非能奉行新政者。此等即不逢裁缺,亦当分别罢斥,或优之听其告休。”
谭继洵虽然位高权重,但在他当政期间,办事非常的小心谨慎。湖广总督张之洞办事专断时,他也不敢违抗。对于慈禧下达的命令,他奉行的是“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他惧怕慈禧,怕慈禧知道自己走后门,会有灭族危险。
2、他知道自己即使去救儿子,在当时的情况下,也不会能救出。
张之洞的关系网遍天下都未能救出41岁的弟子杨锐。杨锐是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得意弟子兼幕僚,经常帮助张之洞起草奏折,张之洞很欣赏他,把他当自己的亲儿子一样。1898年9月24日,杨锐被捕,他接触变法仅仅20多天,就被打入刑部大牢。张之洞知道后,非常焦急震惊,他日夜不停奔走联系盛宣怀、陈夔龙、王文韶、湖北按察使、翟鸿等重要官员营救杨锐。并在9月27日晚致电慈禧的宠臣荣禄,并表示要亲自为杨锐作保,但由于慈禧怕夜长梦多,下懿旨,对“戊戌六君子”不经审判,立即执行死刑。因时间太紧促,所有人的努力都已回天无力。
(张之洞)
谭嗣同从被捕到被处死这中间仅仅间隔3天的时间。他的父亲谭继洵在儿子被捕后受到监视,连坐被革职,就是有心救儿子也没有救儿子的能力了。
3、最主要的一点,谭嗣同一心求死。
维新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慈禧囚禁到瀛台,他四处奔走筹谋营救光绪帝,但是所有的营救计划均落空。他决心以死来殉变法,用自己所流的鲜血向封建顽固势力做最后的抵抗。当时康有为、梁启超都逃到了海外,他不逃,一心求死。他说: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谭继洵只好在儿子从容就义时为爱子留下一副挽联:
谣风遍万国九洲,无非是骂;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挽长子谭嗣同
在这里统一说明一下,题目为题主所提 ,其中谭继洵并不是湖广总督,他当时担任湖北巡抚、封疆大吏,文中已有描述。很抱歉,这里是问答,别人提的问题小姐姐无权更改,请谅解。
小姐姐讲史
谭嗣同老爹叫谭继洵,少年时家道中落,6岁就死了爹,景况十分凄惨,而且自小身体就弱,得咯血症,还好他有个好哥哥,到处求医问药,才算是让谭继洵小朋友正常长大。
谭继洵在27岁这一年,也就是道光二十九年在长沙乡试之中考中了举人,是他们浏阳谭氏有史以来第一个青年举子。
然而这位青年举子,考中举人的这一时间段,说好呢还是说不好。说好,是因为没过多久就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他的湖南老乡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就是在这个时候投笔从戎,建功立业,作为一个湖南人,谭继洵如果胆子稍微大一点,选择团练这条路,至少他也能在后来混个地方实力派的总督干干,然而谭继洵没有选择这条路。
因为没有选择这条路,所以太平天国运动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件坏事。小谭同志选择的是循规蹈矩,一心走科举,要去考进士,但太平天国的战乱,一度隔绝了南北,科举基本没办法去参加,于是在此后的十年之中,他在浏阳等地教书为生,直到咸丰九年,赴京参加科举,得中贡史,次年补考殿试,考中三甲八十六名,赐同进士出身。
虽然混到了一个同进士出身,但谭继洵的仕途之路,比起他的同乡们而言,那就差的太远了,他在户部一干就是十七年,规规矩矩,兢兢业业,直到光绪十五年(1889)年,才升任湖北巡抚,成为管辖一省的封疆大吏。然而,这已经是他一生仕途的顶点,至于所谓的“湖广总督”,实际上是张之洞调任“两江总督”时,他署理而已。从张之洞成为湖广总督那一天,湖广早就是张的地盘了。
从谭继洵的人生经历来看,这是一个循吏,个人能力不突出,业绩也没有什么亮点,而他在做湖北巡抚的十年时间里,实际上跟张之洞矛盾很深,张之洞这个人“事多专决”,使得湖北巡抚谭继洵谭大人不敢反抗,只能自保而已。但是,张之洞在湖广搞新政,每次要他联名上条陈,老谭皆谢不敏,不敢附从。
实在想不到这样一个官场循吏,是怎么生出一个性格冲动,不怕死的儿子来的。
那么回到问题本身,谭嗣同被砍头,为什么谭继洵不救呢?
说实话,题主太高看谭继洵这个湖北巡抚的能耐了,别说是他谭继洵,就是张之洞这样的地方实权派,也搞不定。
戊戌变法时,张之洞跟维新派的关系其实也很微妙,毕竟戊戌六君子之中的杨锐,仕途的起点其实是张之洞的幕府,当初刚刚变法之时,就是老张让陈宝箴推荐的杨锐和刘光弟,陈宝箴还曾奏请光绪速调张之洞入京“赞助新政”,只是没有成功。
后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逮捕了维新派人士,张之洞急电挽救他的得意门生杨锐而不得。
从张之洞跟杨锐的情况上来看,就能明白,这个事情别说求情,就是想极力撇清关系都十分艰难。慈禧在发动戊戌政变的时候,只是打算收回光绪的权力,以及把维新人士下狱,并没有打算把他们杀掉。
真正让慈禧起了杀心的原因是,在他发动政变的第二天,天津的荣禄从袁世凯那里得知了康有为、谭嗣同鼓动袁世凯发动政变的讯息,慈禧知道后,这才要把戊戌六君子枭首示众的。
客观上讲,导致谭嗣同身死的,并不是戊戌变法,而是他们瞒着光绪,策划发动宫廷政变,试图依靠天津的袁世凯兵围颐和园,逼迫慈禧放权,这等于是谋反大罪,慈禧怎么可能绕过他们。
所以在第三天这六个人就直接在菜市口斩首了,老谭接到儿子的死讯的时候,同时接到了朝廷的旨意,被连坐革职,勒令回籍,交地方官管束。
一心想着儿子受到光绪重用,谭家眼看就能更进一步的谭继洵,哪里想到就这样被儿子给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