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美国为什么对伊拉克开战?

了难太


有这么几个说法:

第一,美国官方所说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问题。

第二,民间猜测的,是因为伊拉克抛弃石油美元的问题。

实际上在打完伊拉克以后,按照美军派驻到伊拉克的总督的行为,也有可能是想吞噬伊拉克的国家财产。


美军占领伊拉克以后,萨达姆执政期间在伊拉克积累了庞大的国有资产,这笔国有资产就成了香饽饽,怎么处理?

  • 直接处理,变价卖给美国企业?显然是不行的,直接抵触安理会决议。

  • 交给伊拉克政府?很显然,任何民选伊拉克政府都不会同意贱卖国有企业。

怎么办呢?很简单,找一帮人,组成一个傀儡“伊拉克政府”。


总督布雷默在占领伊拉克后,被派到伊拉克当最高长官,也就是总督,布雷默搞了个借口,按照BBC的纪录片,布雷默说


他借口没有时间选举,没有时间选举怎么办呢?

搞一个所谓的“预选会议”。

实际上伊拉克根本不具备搞所谓的“预选会议”的条件,按照美国驻华大使馆的说法

预选会议是一种有可能造成困惑的程序,同选举团(Electoral College)制度一样是美国政治体制中最令人费解的制度。这两项制度都确立于建国之初,远在初选制度于20世纪初叶兴起之前。不同的州和不同的政党实行不同的预选会议程序。


既然这个“预选会议”连在美国都是“困惑”的程序,为什么要在伊拉克推行?

很显然,便于找个傀儡政府,以“合理合法”的方法卖掉伊拉克的国有资产。

布雷默上台以后搞了这么几件事:

  • 把伊拉克的国营企业私有化。

  • 允许外国公司对伊拉克国有企业有百分之百的所有权。

  • 允许外国公司管理伊拉克银行。

  • 允许外国公司把赚取的利润100%带出国外,而且不用被征税。

  • 给予外国公司国民待遇

  • ……

稍微有脑子的人想一想,在一片大战以后,伊拉克本国人根本没办法保住自己的国有资产,最后这笔资产去哪了,用脚指头都想得到。


为什么战后伊拉克重建一直困难重重,按道理说仗都打完了,按照美国人的说法,既然当年伊拉克人民那么欢迎美军,那战后重建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为什么一直拖着最后把ISIS都拖出来了?

这是有原因的。


李建秋的世界


伊拉克战争是一场极具争议性的战争,它从2003年3月20日开始,到2011年12月18日美军基本撤出伊拉克结束。美国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伊拉克数10万共和国卫队作鸟兽散,在攻入首都巴格达时,根本见不到人影。

当初美军发动伊拉克战争打的幌子是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支持恐怖活动,美军用了7年多时间,抓捕萨达姆并将其处死,终究也没能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众议院议长最近公开承认,当年美军发动伊拉克战争是撒谎,小布什政府根本没发现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伊拉克战争拉开了21世纪美国在中东霸权的序幕,16年过去了,不断有声音在询问:美国为什么要打伊拉克战争?

第一,传播美式民主,在中东建立民主标杆。

20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变化风起云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结束。美国成为后冷战时代唯一的超级大国。携冷战胜利的威风,美国到处宣传西方的民主政治、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并认为世界最终将终结于“西方的民主制度”。中东以穆斯林国家为主,美国对中东的“民主”非常不满意,就想在中东推广民主,伊拉克成为推广“民主”的试点。美国认为自己是世界警察,有道义和责任帮助伊拉克人民争取民主与自由。萨达姆倒台后,美国按照自己的理念在伊拉克制定宪法,实施美国主导的宪政。至于民主是否会在伊拉克乃至中东开花、结果,美国不会在乎。

第二,威慑中东其它国家。

美国在阿拉伯世界的心脏地带伊拉克取得迅速而决定性的胜利,向中东国家特别是对叙利亚、利比亚、伊朗等国发出一个信息,美国的霸权将继续在中东存在,中东要重建美国作为领导核心的国际新格局。这些国家要丢掉幻想,放下武器,不能与美国作对。美国打击伊拉克还表明要继续维护与以色列的亲密关系,把以色列作为一个楔子,直插中东心脏,离间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平衡中东各国的利益。

第三,在中东进行整合,用美国“一个声音”说话。

萨达姆早期时与美国关系非常好,美国曾助力伊拉克与伊朗开战。无奈萨达姆“政治思想不成熟”,不仅不报恩,还处处与美国作对,并经常与美国玩“猫捉老舅”的游戏。要确立美国无可挑战的霸主地位,只有推翻萨达姆才能增强美国的信誉和影响力,展示美国的强大。美国希望在安排部署中东战略时,不能有杂音,各个国家要心无旁骛,那就要惩罚萨达姆这种“大头同学”,美国不允许中东出现不听话的强国威胁美国的利益。

第四,稳固石油美元的地位。

萨达姆在任期间,做的一件让美国恼火的事,就是把伊拉克石油结算货币从美元改成欧元。萨达姆动了美国的奶酪,触碰了美国的逆鳞。伊拉克战争之后,伊拉克的石油结算货币自然还是美元,美国的世界霸权依然稳固,而欧元则是在美国的打压下,逐渐式微。

伊拉克战争至今16年余波犹在,美国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美国直接花在伊拉克的军事费用就高达8000亿美元,美国军事人员在伊拉克死亡接近8000人,3.2万人负伤,北约盟友还有另外数百的阵亡。当然代价最惨重的是伊拉克人,可能有超过50万的伊拉克平民和军警在持续的冲突中丧生。

今天的中东也没有按照美国的相像来发展。美国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日益紧张。利比亚战火重新燃起,叙利亚仍然动荡不止,美国炸死苏莱曼尼后,伊朗地对地导弹轰炸了美国在伊拉克的空军基地,后续情况并不明朗。持续混乱让极端主义有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这都是美国在近几年来推行颜色革命的后遗症。


胡家成hujc


这个问题不是伊拉克如何的问题,而是美国人想不想打的问题,本世纪初,美国人借反恐战争解决了阿富汗之后,发现世界上还有几个对手,属于对美国不服气的家伙,包括:伊拉克,伊朗等国,在左右平衡之后,美国人决定拿其中最弱最容易对付的伊拉克下手。

在当时来说,双方的关系是非常紧张的,伊拉克与恐怖主义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有着强烈的反美立场,还是最弱的一个,已经被封锁了多少年,军备等无法更新,还没有什么强力盟友,各方面条件是最差的。

对于美军来说,打伊拉克是最简单的,也最有必胜把握的,于是柿子挑软的捏,选中对伊拉克动手,这对于美国来说有好处多多,不仅可以控制中东,还可以抢到好处,伊拉克的黄金等尽为美国所有,还可以借此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可惜呢,最终的结果没有如他所愿,反而陷入了治安战之中。


麦田军事观察


表面原因:美国造谣栽赃说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真实原因:伊拉克要用其他的货币卖石油,抛弃美元。

1.伊拉克卖石油抛弃美元结算就是砸美国人的饭碗,美国四分之三GDP都是美元效应,所以美国政府要不惜一切代价打压伊拉克。

2.至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美国政府纯属栽赃造谣,一直到现在美国政府都没有找到任何证据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3.有人说是因为伊拉克独裁,美国要推翻独裁政府,那沙特也是独裁,为什么美国不去打沙特呢?原因很简单:沙特一直采用美元卖石油,给美国创造了巨额财富,所以美国喜欢沙特,从来不会嫌弃沙特的独裁。

这个世界上谁要是动了美元的奶酪就会遭到美国的打压,这是必然现象。至于美国人口中的什么独裁、人权通通都是借口。


明宇智远


首先是伊拉克和科威特战争,萨达姆侵略主权国科威特,联合国决议要他撤军,不听。多国部队把他打回家时,他又下令烧毁科威特的所有油田。为此,中国还派了人员去灭火。

伊拉克作为侵略国,必须受到联合国监督检查,可他开始答应后又拒绝检查人员进入。同时在自己声誉大损时为了鼓舞士气,故意放风自己有化学武器。

因为他已经有侵略事实,若真用化武报复就会对全球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再次惹来多国部队,即伊拉克战争。

这就是当时的具体情况。

有人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故意发动宣传工具放风说是美国为了伊拉克的石油,结果美国打完就撤军走人,石油利益丝毫未要,倒是中国乘机签了几个大合同。现在还有人故意拿这说事,那是打自己的脸才对。


用户7684197950373


因为美国在苏联解体后,历史上首次获得了世界主导地位。但是美国却从来没有这种“当皇上”的经验,所以20世纪90年代一下子当老大很不习惯,国家战略有些混乱。而“911”却给美国炸出了条思路,那就是要把所有威胁自己的国家扼杀在萌芽之中,于是伊拉克就成为了试验品,更何况伊拉克还有足够诱人的能源与地缘利益。

美国在冷战的战略目标非常单一,那就是作为自由世界国家领导者维持和平、遏制苏联,所以当时的美国的势力范围主要是为了遏制苏联在世界的各个地区影响力发展。

但是1991年苏联一解体,超级大国就剩下美国了,美国历史上首次主导了世界地位,势力扩展到了全球。由于之前并没有当过老大的经验,所以美国的国家战略出现了一段时期的混乱,那就是找不到威胁,却处处是威胁,看谁都像刺王杀驾的。所以这段时间可以看见,从欧洲的巴尔干到亚洲的阿富汗,再到非洲的索马里,美国四处出兵以获得安全感。

2001年的911事件是美国历史上首次本土遭遇袭击,还没征服全球,自己的寝宫却来了刺客暗算,这令当时的美国战略届陷入了深思,到底谁才是美国的敌人?随后在阿富汗战争阶段,美国才逐渐形成了真正的冷战后的战略,那就是以美国价值观、国家利益为出发点,为了永久性维护自身世界主导地位,遏制扼杀潜在竞争对手的“新帝国”战略。

而当时的小布什政府,也崇尚政权转换、先发制人、单边主义和美国利益至上的“布什主义”,再结合“新帝国”战略,所以在其公布的2002年9月《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2003年2月4日《美国抗击恐怖主义战略》当中,将这一理念形成了小布什政府时期的独有对外战略,那就是只有利用军事力量,才能保证国家安全,解决美国潜在威胁。

恰巧倒霉的伊拉克,在小布什2002年的国情咨文当中,已经被列为了当时美国的头号安全威胁。而更倒霉的是,小布什那一届政府,政界大部分都是新保守派,而军界则都是鹰派,都支持拿伊拉克开刀。再加上伊拉克战争有利于树立美国世界领导的地位,而且将加强同中东地区盟友的合作关系,稳定油价利于美元美债输出。

所以在这种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状态下,可以说当时的国务卿鲍威尔就算在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真拿的是洗衣粉,美国也要进行伊拉克战争。


马克观察


这个事情说起来就很复杂了。主流观点都认为是美国为了获得中东的战略主导地位已及石油资源,但是,如果将之前的两伊战争,海湾战争联系起来看的话,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

2003年,美英联军越过联合国,以“支持恐怖分子和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对伊拉克单方面发起战争。这几乎是一面倒的战争,伊拉克几乎没有任何正面的抵抗,萨达姆被活捉,之后被绞刑处死。其两个儿子和十四岁的孙子也被美军击毙。其实,从断子绝孙这点已经可以看出,美国不单单是推翻萨达姆政权这么简单。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

美国给出的理由也不是空穴来风。

911事件之后,小布什面临国内的巨大压力,以雷霆之势迅速出兵阿富汗,围剿塔利班。阿富汗多山多戈壁,塔利班分子化整为零,四处躲藏,令美军毫无办法,反恐两年,没有任何成绩,连本拉登的影子都没见着。这让小布什恼羞成怒。恰好有情报说塔利班的二号人物已经通过边境转移到伊拉克境内了。而萨达姆此时正和美国较劲呢。这就给美国落了口实,以支持恐怖分子攻打伊拉克,但其实萨达姆根本就与塔利班这些散兵游勇没有任何联系。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前英国首相布莱尔对伊拉克战争道歉)

另外,美国所说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不是没有根据,在两伊战争期间,美国和伊拉克还处于蜜月期,为了遏制伊朗,美国向伊拉克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其中就包括化学分析设备,真菌细菌试剂等可以制造生化武器的材料。但谁知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国什么也没有找到,倒是找到了萨达姆销毁这些材料的证据。所以,美国这两个理由完全是莫须有的罪名,我认为你有你就有,没有也得有。这才有了那个“洗衣粉”的梗。


(残酷的伊拉克战场)

小布什之所以这样赶尽杀绝,也有一部分私人原因,可以说是了结一下萨达姆与布什家族的私人恩怨。

两伊战争期间,萨达姆与老布什可谓是“情同手足”,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伊朗,萨达姆可以说是要什么老布什就给什么,毫不吝啬。最后不占优势的伊拉克勉强与伊朗打了个平手。事情的转折点出现在1990年,伊拉克悍然入侵科威特,让老布什觉得自己受到了背叛。遂主张联合国军出兵干涉,由于联军的介入,萨达姆的阴谋并没有得逞。



(老布什与萨达姆)

事后,老布什也没有乘胜追击,放了萨达姆一马,1992年,老布什黯然下台,他曾调侃道:“生活真不公平,我已经失业了,而萨达姆还有一份工作。”由此可见,两人的恩怨已经渐渐形成。萨达姆对老布什一直记恨在心,认为老布什不应该插手海湾战争,破坏了他的计划。

1993年4月,已经卸任的老布什应邀访问科威特,萨达姆觉得机会来了,派出暗杀组织对老布什实施暗杀,事后,美国方面公布,挫败了一起针对老布什的汽车炸弹暗杀计划,经过审讯得知,这起暗杀计划完全是萨达姆一手组织的。这令两人的恩怨日趋白热化。



(萨达姆雕塑被推倒)

当小布什胜选美国总统之后,伊拉克已经成为下一个目标,于公,可以说美国是为了自己的中东利益以及石油资源。于私,是为了了却萨达姆与布什家族的恩怨。在对萨达姆实施绞刑之前,时任伊拉克总理的马利基还专门请示老布什,讨论怎么处置萨达姆。伊拉克方面提出的绞刑也得到了老布什的赞赏。

伊拉克战争让美国付出万余人伤亡,耗资两万亿多美元。仅仅是为了了结一下私人恩怨。历史就是这么无奈。


高校集结号


大家好,我是小叶。

伊拉克战争,是指在2003年3月20日以英美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由于是海湾战争的延续,故又被称为第二次海湾战争。这场战争持续到2010年美国战斗部队撤出伊拉克为止,总共历时7年多。美方最终没有找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反而以萨达姆政权早已销毁的文件和人证为由,“草率”的结束了战争。

萨达姆被活捉

911事件后,美国为了打击和报复塔利班,以雷霆之势攻入阿富汗,塔利班分子虽然一击即溃,但是实际其却化整为零,躲藏于阿富汗的高山戈壁,时不时的搞突然袭击,令美军很是头疼,而且经过了几年的战斗,在阿富汗竟然连拉登的影子都没找到。恰在这时,美英两国的有情报显示塔利班的重要人物藏匿于伊拉克。另外,在两伊战争期间,美国为了遏制伊朗,曾向伊拉克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其中就包括化学分析设备,真菌细菌试剂等可以制造生化武器的材料。因此明面上美国对伊拉克开战的理由是萨达姆政权支持恐怖分子和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是,令美英两国没能想到的是,萨达姆跟塔利班真的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伊拉克根本没什么塔利班的重要人物。而且萨达姆还真的依据联合国的条约将美国给的能够制造化学武器的各种设备和材料都销毁了,美国到战争结束以后都没能在伊拉克找到任何化学武器。

萨达姆政权被推翻以后,美国通过各种“合法手段”将伊拉克的原有的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伊拉克本来是一个盛产石油的国家,其储量仅次于沙特,但是战后伊拉克的经济却完全发展不起来。

但我认为美国发动战争绝对没有其口头上说得那么正义和简单,我认为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伊拉克萨达姆政权摒弃石油美元,其让欧元也成为了石油结算的货币,这显然动了美国的根本利益。二、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得美国十分不满。三、萨达姆与布什家族存在不小矛盾,曾经在科威特,萨达姆策划了针对老布什的刺杀行动,而且小布什政府崇尚政权转换、先发制人、单边主义和美国利益至上的“布什主义”,于公于私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攻击似乎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以上就是我关于“2003年美国为什么对伊拉克开战?”的观点,如果您关于这个问题还有其他的看法和见解,欢迎您在下方留言和小叶一起讨论,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关注小叶,感谢您的阅读。


小叶微视角


从苏联解体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一个超级大国,为了捍卫他们的霸权,他不容许有人跑到他们头上来拉屎拉尿。美国攻打伊拉克,其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海湾战争开始,美国对伊拉克就打了应该措手不及。由于,当时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科威特向美国求救。本来美国也想教训一下萨达姆,于是动用巡航导弹对伊拉克进行了长达42天的狂轰滥炸,伊拉克实在扛不住了,于是率先从科威特撤军。美国本想干掉萨达姆,但是伊拉克撤军以后,美国也没有借口再打下去,所以两个国家只好弭兵。不过,美国在海湾战争当中其实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伊拉克的损失也不是很大,萨达姆多卖几桶石油很快就能满血复合。

说到伊拉克的石油,就让美国很恼火,因为伊拉克的石油储存量世界排名第二,只要萨达姆没有被除掉,这家伙就可以靠卖石油东山再起。当时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一直和美国唱反调,美国唯一能做的就是就是动用经济制裁。不过,伊拉克石油储存量世界第二,美国动用经济制裁,萨达姆就放狠话,如果动用经济制裁,我就不使用美元交易。要知道伊拉克是中东石油富国,仅次于沙特,萨达姆的石油政策直接影响国际原油的价格走向。一旦伊拉克停止使用美元交易石油,美元的霸权地位将受到严重威胁。美国见萨达姆这么狂妄,就有除掉萨达姆的想法。

其实,美国出兵伊拉克根本没有借口,既然没有借口那么就制造一个借口。伊拉克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也就是海湾战争以后,就发开始展核武,不过多次核试验没有成功,加上联合国原子能机构的介入,伊拉克最终放弃了核武,并把违禁武器全部交给了联合国。到了21世纪初,美国遭遇911恐怖袭击,美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美国政府被恐怖袭击以后,就将矛头对准了伊拉克,将其列入恐怖主义国家。所以,美国就想方设法的颠覆伊拉克政权。并在伊拉克国内扶持反对派,然后以萨达姆独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支持恐怖分子、践踏人权等等制造国际舆论,为出兵伊拉克找借口。

其实,美国当时就以萨达姆在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进攻伊拉克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萨达姆早就把核武化武等违禁武器交给了联合国,根本拿不出来。美国一口咬定,萨达姆也是百口莫辩。如果伊拉克真有核武,美国还真不敢动萨达姆,关键是伊拉克国内没有,所以萨达姆被抓以后才知道上当了。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美国作为霸权国家,要打谁绝对找得到借口,只是值不值得他大动干戈。


谋士说


战败国禁止大杀器,要联合国定期核查,傻大木同志今天让査,明天又撵人,“我又跳出来了,你来打我啊,嘿嘿,我又跳出来了……”。本来换作他人,动武的可能性真不大,起码特朗普就肯定不会。但偏偏碰上了智商、情商更低的小布什,一根筋的劲上来,不管不顾打了,结果赔了大堆医药费,还被人当成了流氓。当然,真没大杀器,不过大木也不冤,都被打成倭瓜了,还嘴贱。面对一群黑社会打手,明明没有还手之力,还叫嚣,“今天你不弄死我,明天我弄死你丫。”

结果就是这样了,两个低情商的人引发的“牛二与杨智”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