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之道,君子慎独

独处之道,君子慎独

中国传统修身之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慎独。《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都阐述过这个概念(这两篇文字在宋代以后,与《论语》、《孟子》合在一起,被称作《四书》)。经过宋代学者朱熹及其后学的诠释,“慎独”的含义就更丰富了。

如果从切合现代人生活、工作的角度看,“慎独”可能包含着两层重要含义。

其一,一个人在独处之际,即便他人无法看到、听到你的言行,也应恪守道德、法纪的准则。故而南宋学者真德秀解释“慎独”之“独”字说:“独者,人之所不睹不闻也。”

其二,人应该在他不闻不睹(或因未知,或因没有显性约束力)之时保持戒惧谨慎,恪守规范,不妄言躁行。这两层含义,都值得现代人结合自身在生活、工作中的行为操守,认真思考,细细品味。

独处之道,君子慎独

如何从古人的行事中理解“慎独”的意义?让我们从一个发生在东汉时期的著名故事讲起。

学者杨震,贫而好学,笃志不移,久之声望崇高,甚至被当时人誉为“关西孔子”(杨震故乡华阴县属于当时的关西地区)。 杨震出仕的时候都已经五十岁了,由于品行和名望,迁升还算顺利,历任荆州(今湖北、湖南一带)刺史、东莱(属今山东)太守等地方要职。

独处之道,君子慎独

杨震雕像

前去东莱赴任的途中,杨震经过昌邑县(在今天山东省巨野县一带),县令王密恰巧是他之前在荆州刺史任上提拔荐举过的故旧。王密自然要趁这个机会前去拜谒恩公。

在杨震下榻处坐至日暮,王密忽然拿出十斤黄金,要赠送给杨震,以回报杨震的知遇之恩。杨震说,我举荐你,是因为我了解你,你怎么一点儿都不了解我呢?言下之意是说,我举荐你难道是为了贪图你的回报吗?

王密对杨震的品行自然是了解的,但他却对杨震说,现在天已经黑了,此间也无外人,您就收下这些吧,不会有人知道的。杨震回答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无人知晓呢?于是王密羞愧地退了出来。这就是“杨震拒金”的故事。

独处之道,君子慎独

杨震拒金

王密后来的行为也很有意思,他受了杨震的教育,并非仅仅止于惭愧,而是将这十斤黄金拿出来建造了“四知堂”,以杨震所说的“天知、地知、我知、子知”来警醒自己和世人,不要因为侥幸人不知而去触犯道德、法纪。

这是一则体现君子慎独的典型事例。我们可以将古人常说的“道”解释为一套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在古人看来,若想成为一名行为都合乎伦常的君子,就应该让“道”成为自身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把它视作外在规范。

俗语说,“君子不欺暗室”,这句话正可以作为“慎独”的简易解释。一个正常人不会在光天化日之下、繁华闹市之中犯奸作科,因为他知道被那么多双眼睛盯着,所有不恰当的行为都会得到及时的惩罚。但同样的人,同样的事,换一个环境,情况就可能大不相同。

当一个人处于没有任何监控的环境中(暗室),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或是金玉满匣,或是玉体横陈,他是否还能像在大庭广众之下那么安分守己?能,还是不能,正是区分一个人是否真正具备品德的分界线。

如王密所言,杨震当时所处的空间,也可以被视作是一个暗室。除他们两人外,没有人会知道在这个屋子里发生了什么。何况王密呈上的黄金含有报恩的成分,还不能算是纯粹的行贿。即便如此,杨震还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笔黄金。

杨震这么做并不是因为有谁监视着他,而是出于道德的坚守。他所说的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无非是为了告诉王密,当一件不道德的事情发生了,不能因为没被人发现而视它为不存在。想做一名人格健全的人,就必须要面对自己的内心,纵能欺人,焉能自欺。

独处之道,君子慎独

潼关杨震廉政教育基地大门

真德秀在解释“慎独”时说,“君子内省不疚而无愧于心”,又说君子必须“处幽如显,视独如众”(《大学衍义》卷二十九)。对于一个真正有操守的人来说,处在幽暗之中,和暴露于通衢大道之中并无分别;独处之时,也与众目睽睽之时没有分别。

当人没有被外在约束力束缚着,仍能始终如一地坚守道德、法纪,这就是“慎独”。君子让自己的行为举止合乎道德礼法,并不是因为有不可抗拒的外在约束力,而是一种自觉意识。故而无论处于众目睽睽之下,还是独处暗室之中,都能表里如一,同出一辙。

如果人们仅仅是因为外在约束而不去触犯道德与法纪的禁网,那么当外在约束暂时缺位时,人的欲念就会战胜理智,跨越雷池,做出不合适的选择。更为糟糕的是,一时侥幸可能会激发更大的贪欲。但约束机制不会始终缺位。一旦约束力回归,那些不可挽救的错误如何掩藏?

古人讲“慎独”,并不是要以自我道德约束代替外在的法制约束,而是措意于自我约束与外在约束间的相辅相成。一个没有自我约束力的人,可能在外在约束对他起作用之前,就已经自欺了。何况那些身居高位者,时时都在面对巨大的诱惑。传统政治对官员的品德要求总是高于对普通人的要求,也是这个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