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賬面上的未分配利潤越來越多,要怎麼處理?

三兩兌白開


未分配利潤可按以下順序進行分配:

1、彌補以前年度虧損;

2、提取法定盈餘公積金;

3、提取任意盈餘公積金;

4、分配優先股股利;

5、分配普通股股利。

剩下年終未分配利潤。(提醒: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有關條款,個人因持有中國的債券、股票、股權而從中國境內公司、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需按20%的比例繳納個人所得稅,由公司代扣代繳)

不知如何運用操作的可選擇企業財富安全研究院,19年的行業從事經驗,可解決企業各種財稅問題!九段技術第五第六模塊的技術運用:


財稅知識分享俱樂部


未分配利潤可以分配給股東,也可以轉增資本,都需要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20%)。

也可以什麼都不做,一直在賬面累計。後期如果出現虧損,自然抵消前期的未分配利潤。



Devin楚留香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簡單解釋一下未分配利潤。

未分配利潤是企業的利潤繳納完企業所得稅、彌補完以前年度虧損(5年以內的虧損可在在繳納企業所得稅前進行彌補)、提取10%的盈餘公積、任意公積金,以及分配給股東後的餘額。這個餘額,每年累積。

一、公司的未分配利潤越來越多,至少表明一點這是一個長期盈利的企業。

這樣的企業是可遇不可求啊!像東嶺儘管職業生涯不短,但未有幸在這樣的企業待過,實在是一件憾事。

二、公司的未分配利潤越來越多,公司的現金流不一定充足,甚至缺乏。

比如公司的應收賬款餘額較大,公司進行大量投資(包括直接投資、間接投資),大股東佔款等,都會導致企業的利潤多,但賬上不一定有相應匹配的銀子。

三、賬上越來越多的未分配利潤可以這樣使用

1、轉增資本

這個時候,如果股東是自然人股東,則該自然人股東需就個人資本增加的部分,按“股息、利息、紅利”項目,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下同)。法人股東這個時候不需再繳納企業所得稅。

注:註冊資本的變動、現金分紅、股票股利等都要股東大會通過後方可執行。

2、現金再分紅

如果賬上銀子多,可以對股東進行現金再分紅。

3、發放股票股利

賬上銀子不多的時候,可以發放股票股利。但個人認為,在這種情況下,股票股利和轉增資本實質是一回事。

4、特定情形下,轉增資本公積。

注意啊,是特定情形下。會計上是不允許未分配利潤轉增資本公積的,只有一種特定情況例外。

特定情形是:在有限責任公司整體改製為股份有限公司時,未分配利潤的是有可能進入資本公積的。

舉例: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權益15000萬,其中實收資本8000萬,資本公積1000萬,未分配利潤6000萬,如果改制時折成10000萬股(我們國家股票面值1元/股),按轉股要求,改制後未分配利潤需為0。這樣,改制後的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為10000萬,資本公積為5000萬,未分配利潤為0。未分配利潤的6000萬,其中1000萬記入股本,5000萬記入資本公積。

5、暫時不處理,或待以後彌足可能的虧損。

以上幾種情況,不知東嶺是否解釋的清楚?


東嶺財經


利潤多了,自然是給股東分紅。

我發現啊,A股喜歡分紅的公司還真不太多,除了格力電器、銀行、茅臺等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公司,能堅持穩定的分紅以外,很多公司分紅就是走個形式,實際的真金白銀很少。 很多公司更喜歡的是“X轉X送X”這樣可以用來炒作的噱頭。


公司賬面上的未分配利潤,源自公司每年利潤的積累。理論上來說,股東投入資本到公司,想要享受的是公司的長期回報 ,那未分配利潤應該是股東所承擔風險的補償,應該分紅給股東。那如果不分紅,很可能就是把利潤又投入到了公司未來的發展中,繼續擴大產能,提高市場佔有率,或者是繼續研發,開發出新的產品。核心還是為了未來能有更多的盈利。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很可能會是風險,那從股東回報的角度 ,當公司的盈利變好以後,現金流也能支撐分紅的時候,就應該給股東分紅,享受到公司成長的收益,這對股東來說,是一種保護。萬一未來公司失利,已經分紅得到的回報,就算是落袋為安,不至於讓股東的所有投入都打了水漂。

而且,上市公司的分紅,還能享受到稅收優惠,這本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優勢。非上市公司不分紅,很多時候也有處於避稅的考慮。事實上,不分紅並不是最好的避稅方法,有效的策略應該是通過股權設計,利用政策優勢,降低稅費水平,而不是直接不分紅。而有些上市公司不分紅,股東卻熱衷於通過推動股價上漲來減持套現,長期來看,對公司並非是好事。


康愉子


賬面上的未分配利潤越來越多,那麼在股東進行股權轉讓或者是進行註銷的時候會碰到納稅的問題。具體如何處理,還要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判斷。

  1. 未分配利潤的形成

一般來說,企業當年的利潤總額,在交完稅之後,可按一定順序進行分配: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提取法定盈餘公積;提取任意盈餘公積;分配優先股股利;分配普通股股利。

然後剩下的,就是年終未分配利潤。

過去有些企業因為採用代理記賬,擔心常年虧損會引起稅務關注,於是故意做成“微盈”,長年累月導致也積累了不少未分配利潤。這樣的未分配利潤,是通過少列支成本費用或者因成本費用列支不準確而形成,與企業的實際經營不符,不具有實際的意義。

2. 未分配利潤如何處理

最常用的應該是分紅。但是是否能夠分,還取決於企業是否有“真金白銀”。有些企業紙面富貴,但卻沒有相應的現金流相匹配,那麼這樣的情況下,未分配利潤再大也沒辦法用來實際分紅。

另一種方式是轉增資本。這裡隱含了一個稅收風險點。就是如果企業存在將未分配利潤轉增個人股東股本,未按規定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就會被責令補釦繳稅款和罰款。因此,需要引起關注。

此外,也可以留待以後彌補可能產生的虧損。

3. 形成未分配利潤前的思考

有些企業的老闆,形成了很多未分配利潤後,有些苦惱,擔心在特定情形下要交不少個稅。其實,企業有盈利當然是好事。但是,要注意看看有沒有能夠稅前扣除的項目。比如自己是選用發工資還是進行稅後分紅?同時,也要注意規避一些不合規方式產生的稅收風險,比如故意虛列開支,使得成本費用上升,稅費下降。這樣的方式,雖然使得企業的未分配利潤下降,但是可能導致企業成本費用結構不合理,進銷項邏輯不匹配等問題,引起稅務關注,反而得不償失。因此,在形成未分配利潤之前,還需要注意相關的籌劃和風險防範。


財會小童


從會計的角度解釋,利潤就是從收入中扣除成本、費用、分紅等等各項必要的或者選擇性的支出後還剩下的部分。這部分利潤會從某一期間的利潤錶轉到資產負債表中進行累計,從而形成未分配利潤,是權益的組成部分。

以上是單純從會計的角度出發去理解未分配利潤的內涵,想要知道處理這一現象的思路,個人認為首先要明確以下兩點。


1、未分配利潤的本質是什麼

剛剛有提到未分配利潤是資產負債表上的權益科目,權益是什麼?是屬於股東的利益,說白了賬上未分配利潤越來越多就是公司在持續的賺錢,股東的錢袋子越來約滿,從表面來看至少不是一件壞事。

2、未分利潤的虛實需要進一步考證

股東的錢袋子是充氣的還是確實裝滿了財富,這個就需要結合其他會計科目來看。最值得注意的就是應收賬款。一般企業賣東西給客戶,客戶很少當場給錢,而是在一定的時間後付款。但是企業在把東西賣出去後就會認為已經有了收入,進而產生利潤。但是錢是否真的會到銀行賬戶還要看回款情況。所以就算未分配利潤越來越多,也未必是實實在在賺到錢。



在明確一以上兩點後,基本上就可以明確出未分配利潤的兩個作用。首先是真金白銀,其次是風險準備金。

一、真金白銀如何利用?

分配!如果未分配利潤已經過多,分配掉就是最好的選擇。根據分配對象不同會產生不同的作用。

1、分配給正在進行的項目

分配給企業正在急需資金的項目,這種主要是公司為了擴大在生產,進一步提高生產規模。

2、分配給員工

主要是以年終獎、節日津貼、購買補充保險、贈送股權等等,作為員工福利來激勵和留住對企業有長期貢獻的人才。

3、分別配給股東

這裡不單單指的是企業創始人,還有很多在創業期間的機構和自然投資人,有可能是為了執行合同中的條款,比如企業達到一定盈利水平就需要付給對方報酬等;也有可能是為了維護關係,有助於以後投融資的發展。



一、風險準備金如何處理?

留存!既然是做為風險準備金,主要就是為了防範未來利潤不能做實而發生的風險,因此絕大部分要留在賬上。

1、對基礎權益進行保護

如果把股權權益看作一個球,那未分配利潤就是這個球的外罩。如果未來應收賬款無法收回,作為壞賬核銷,對應的利潤也會因為發生費用而被衝抵。在多年累積規模很大的情況下,可能需要調動以往積累的未分配利潤進行補充,這就可以保護股東的原始出資——股本、股本溢價等等不受損害。

2、適當進行對外分配

對於處於快速發展中的公司,很多項目都需要融資,外部籌錢成本高,最好還是用自己的錢;還有就是對外部股東和員工有個交代,賬上利潤這麼多,卻一點分紅都沒有,難免讓人覺得有點鐵公雞的味道,正所謂一分也是愛。



以上就是對於賬上未分配利潤過多的一些處理辦法。當然根據每家企業的不同,一定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是總的思路就是先弄清楚這些累計的利潤未來可能存在的狀態,根據不同的情形和發生的可能性大小來做合理規化。


聽說人


1、彌補以前年度虧損;

2、提取法定盈餘公積金;

3、提取任意盈餘公積金;

4、分配優先股股利;

5、分配普通股股利。

開董事會研究會司利潤分配分案及員工獎勵政策。股東大會表決通過。



深思2485


問的人既不專業又不嚴謹,發表見解的答案可想而知了[摳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