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账面上的未分配利润越来越多,要怎么处理?

三两兑白开


未分配利润可按以下顺序进行分配:

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3、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4、分配优先股股利;

5、分配普通股股利。

剩下年终未分配利润。(提醒: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条款,个人因持有中国的债券、股票、股权而从中国境内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需按20%的比例缴纳个人所得税,由公司代扣代缴)

不知如何运用操作的可选择企业财富安全研究院,19年的行业从事经验,可解决企业各种财税问题!九段技术第五第六模块的技术运用:


财税知识分享俱乐部


未分配利润可以分配给股东,也可以转增资本,都需要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20%)。

也可以什么都不做,一直在账面累计。后期如果出现亏损,自然抵消前期的未分配利润。



Devin楚留香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简单解释一下未分配利润。

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的利润缴纳完企业所得税、弥补完以前年度亏损(5年以内的亏损可在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进行弥补)、提取10%的盈余公积、任意公积金,以及分配给股东后的余额。这个余额,每年累积。

一、公司的未分配利润越来越多,至少表明一点这是一个长期盈利的企业。

这样的企业是可遇不可求啊!像东岭尽管职业生涯不短,但未有幸在这样的企业待过,实在是一件憾事。

二、公司的未分配利润越来越多,公司的现金流不一定充足,甚至缺乏。

比如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公司进行大量投资(包括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大股东占款等,都会导致企业的利润多,但账上不一定有相应匹配的银子。

三、账上越来越多的未分配利润可以这样使用

1、转增资本

这个时候,如果股东是自然人股东,则该自然人股东需就个人资本增加的部分,按“股息、利息、红利”项目,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下同)。法人股东这个时候不需再缴纳企业所得税。

注:注册资本的变动、现金分红、股票股利等都要股东大会通过后方可执行。

2、现金再分红

如果账上银子多,可以对股东进行现金再分红。

3、发放股票股利

账上银子不多的时候,可以发放股票股利。但个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股票股利和转增资本实质是一回事。

4、特定情形下,转增资本公积。

注意啊,是特定情形下。会计上是不允许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公积的,只有一种特定情况例外。

特定情形是:在有限责任公司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时,未分配利润的是有可能进入资本公积的。

举例: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权益15000万,其中实收资本8000万,资本公积1000万,未分配利润6000万,如果改制时折成10000万股(我们国家股票面值1元/股),按转股要求,改制后未分配利润需为0。这样,改制后的股份有限公司股本为10000万,资本公积为5000万,未分配利润为0。未分配利润的6000万,其中1000万记入股本,5000万记入资本公积。

5、暂时不处理,或待以后弥足可能的亏损。

以上几种情况,不知东岭是否解释的清楚?


东岭财经


利润多了,自然是给股东分红。

我发现啊,A股喜欢分红的公司还真不太多,除了格力电器、银行、茅台等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公司,能坚持稳定的分红以外,很多公司分红就是走个形式,实际的真金白银很少。 很多公司更喜欢的是“X转X送X”这样可以用来炒作的噱头。


公司账面上的未分配利润,源自公司每年利润的积累。理论上来说,股东投入资本到公司,想要享受的是公司的长期回报 ,那未分配利润应该是股东所承担风险的补偿,应该分红给股东。那如果不分红,很可能就是把利润又投入到了公司未来的发展中,继续扩大产能,提高市场占有率,或者是继续研发,开发出新的产品。核心还是为了未来能有更多的盈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很可能会是风险,那从股东回报的角度 ,当公司的盈利变好以后,现金流也能支撑分红的时候,就应该给股东分红,享受到公司成长的收益,这对股东来说,是一种保护。万一未来公司失利,已经分红得到的回报,就算是落袋为安,不至于让股东的所有投入都打了水漂。

而且,上市公司的分红,还能享受到税收优惠,这本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非上市公司不分红,很多时候也有处于避税的考虑。事实上,不分红并不是最好的避税方法,有效的策略应该是通过股权设计,利用政策优势,降低税费水平,而不是直接不分红。而有些上市公司不分红,股东却热衷于通过推动股价上涨来减持套现,长期来看,对公司并非是好事。


康愉子


账面上的未分配利润越来越多,那么在股东进行股权转让或者是进行注销的时候会碰到纳税的问题。具体如何处理,还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判断。

  1. 未分配利润的形成

一般来说,企业当年的利润总额,在交完税之后,可按一定顺序进行分配: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分配优先股股利;分配普通股股利。

然后剩下的,就是年终未分配利润。

过去有些企业因为采用代理记账,担心常年亏损会引起税务关注,于是故意做成“微盈”,长年累月导致也积累了不少未分配利润。这样的未分配利润,是通过少列支成本费用或者因成本费用列支不准确而形成,与企业的实际经营不符,不具有实际的意义。

2. 未分配利润如何处理

最常用的应该是分红。但是是否能够分,还取决于企业是否有“真金白银”。有些企业纸面富贵,但却没有相应的现金流相匹配,那么这样的情况下,未分配利润再大也没办法用来实际分红。

另一种方式是转增资本。这里隐含了一个税收风险点。就是如果企业存在将未分配利润转增个人股东股本,未按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就会被责令补扣缴税款和罚款。因此,需要引起关注。

此外,也可以留待以后弥补可能产生的亏损。

3. 形成未分配利润前的思考

有些企业的老板,形成了很多未分配利润后,有些苦恼,担心在特定情形下要交不少个税。其实,企业有盈利当然是好事。但是,要注意看看有没有能够税前扣除的项目。比如自己是选用发工资还是进行税后分红?同时,也要注意规避一些不合规方式产生的税收风险,比如故意虚列开支,使得成本费用上升,税费下降。这样的方式,虽然使得企业的未分配利润下降,但是可能导致企业成本费用结构不合理,进销项逻辑不匹配等问题,引起税务关注,反而得不偿失。因此,在形成未分配利润之前,还需要注意相关的筹划和风险防范。


财会小童


从会计的角度解释,利润就是从收入中扣除成本、费用、分红等等各项必要的或者选择性的支出后还剩下的部分。这部分利润会从某一期间的利润表转到资产负债表中进行累计,从而形成未分配利润,是权益的组成部分。

以上是单纯从会计的角度出发去理解未分配利润的内涵,想要知道处理这一现象的思路,个人认为首先要明确以下两点。


1、未分配利润的本质是什么

刚刚有提到未分配利润是资产负债表上的权益科目,权益是什么?是属于股东的利益,说白了账上未分配利润越来越多就是公司在持续的赚钱,股东的钱袋子越来约满,从表面来看至少不是一件坏事。

2、未分利润的虚实需要进一步考证

股东的钱袋子是充气的还是确实装满了财富,这个就需要结合其他会计科目来看。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应收账款。一般企业卖东西给客户,客户很少当场给钱,而是在一定的时间后付款。但是企业在把东西卖出去后就会认为已经有了收入,进而产生利润。但是钱是否真的会到银行账户还要看回款情况。所以就算未分配利润越来越多,也未必是实实在在赚到钱。



在明确一以上两点后,基本上就可以明确出未分配利润的两个作用。首先是真金白银,其次是风险准备金。

一、真金白银如何利用?

分配!如果未分配利润已经过多,分配掉就是最好的选择。根据分配对象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1、分配给正在进行的项目

分配给企业正在急需资金的项目,这种主要是公司为了扩大在生产,进一步提高生产规模。

2、分配给员工

主要是以年终奖、节日津贴、购买补充保险、赠送股权等等,作为员工福利来激励和留住对企业有长期贡献的人才。

3、分别配给股东

这里不单单指的是企业创始人,还有很多在创业期间的机构和自然投资人,有可能是为了执行合同中的条款,比如企业达到一定盈利水平就需要付给对方报酬等;也有可能是为了维护关系,有助于以后投融资的发展。



一、风险准备金如何处理?

留存!既然是做为风险准备金,主要就是为了防范未来利润不能做实而发生的风险,因此绝大部分要留在账上。

1、对基础权益进行保护

如果把股权权益看作一个球,那未分配利润就是这个球的外罩。如果未来应收账款无法收回,作为坏账核销,对应的利润也会因为发生费用而被冲抵。在多年累积规模很大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调动以往积累的未分配利润进行补充,这就可以保护股东的原始出资——股本、股本溢价等等不受损害。

2、适当进行对外分配

对于处于快速发展中的公司,很多项目都需要融资,外部筹钱成本高,最好还是用自己的钱;还有就是对外部股东和员工有个交代,账上利润这么多,却一点分红都没有,难免让人觉得有点铁公鸡的味道,正所谓一分也是爱。



以上就是对于账上未分配利润过多的一些处理办法。当然根据每家企业的不同,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总的思路就是先弄清楚这些累计的利润未来可能存在的状态,根据不同的情形和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来做合理规化。


听说人


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3、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4、分配优先股股利;

5、分配普通股股利。

开董事会研究会司利润分配分案及员工奖励政策。股东大会表决通过。



深思2485


问的人既不专业又不严谨,发表见解的答案可想而知了[抠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