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张馆藏图片,体会高古玉的静美与肥熟,学习工上自然态(干货)

古玉鉴定六要素是战术,是我们鉴定玉器的具体方法,通过不断实战练习,便能宏观体会古玉的工上自然态。

6张馆藏图片,体会高古玉的静美与肥熟,学习工上自然态(干货)

一、静美

1、玉料

高古玉从神器到礼器再到王器,几千年来,不断演变。古玉的用料,精挑细选,一定是当时社会生产力下能找到的最好的玉质。古玉用料以沉稳厚重为美,不能轻飘浮躁。

2、工艺

我们知道,不论徒手刻划,还是砣具琢磨,都是缓慢进行的。慢工出细活,在细石器、解玉砂或砂岩类磨具作用下,古玉的线条沉稳,精雕细琢,绝对不会散漫而为,更不会浮皮潦草。而现代仿品,急功近利,刻意为之,难免欲盖弥彰。

6张馆藏图片,体会高古玉的静美与肥熟,学习工上自然态(干货)

3、形状

古玉之形,一定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绝非刻意创新。什么是时代特征?比如现代社会,我们用的手机,全都是长方形。再过一百年,或许手机会演变成圆形。一千年后若发掘到现代的古墓,手机一定是长方形,不会出现圆形,这就是时代特征。其实我们看出土资料,每个时代的古玉造型,都是有一定标准的,绝不会出现奇形怪状。也正因如此,我们才能迅速断代。

6张馆藏图片,体会高古玉的静美与肥熟,学习工上自然态(干货)

4、纹饰

纹饰跟形状一样,必须符合时代特征。春秋的龙,演变为战汉的龙,整体到局部,都会有变化。纹饰的自然流畅,形成了古玉的静美。而现在的臆造线条,呆而不静,丑而不美。

5、沁色

真品古玉,沁色流淌,却沉稳厚重。沁色深入玉质,不会浮在表面。沁色顺着晶格向纵深推移,一步一个脚印,行稳致远。

6张馆藏图片,体会高古玉的静美与肥熟,学习工上自然态(干货)

6、包浆

古玉之包浆,如冰糖葫芦,有一层氧化膜。这是岁月摩挲的产物,这是短期内无法企及的梦想。新仿品没有包浆,只有一层刻意抛光,毫无厚重可言。

二、肥熟

6张馆藏图片,体会高古玉的静美与肥熟,学习工上自然态(干货)

古玉之肥,如煮熟的萝卜,又如蒸栗。这种感觉,要多看馆藏出土玉器,细细体会。肥熟是玉表在地下发生分子运动的视觉效果,跟玉质老化、折射率变化都有关系。古玉的肥熟态,目前仿品难以企及,除非老玉新工,这就需要我们来了解——工上自然态。

6张馆藏图片,体会高古玉的静美与肥熟,学习工上自然态(干货)

我们知道,古玉的工,是入土前就有的。而古玉的皮壳,是入土后形成的。这就出现了先后关系,工在前,沁浆在后。于是,古玉的表面,一定会出现工上自然态,换句话说,内外一张皮,工不能断沁,沁需要从沟底爬过,进进出出,整体自然。而老玉新工,虽然玉料有熟态,但工必断沁,这是鉴定要点。

本文从古玉鉴定六要素出发,阐述古玉的静美肥熟与工上自然态,希望能对您有所启迪。若您喜欢本文,请关注转发,一起养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