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半球最強法務迪士尼,是如何煉成的?

西半球最強法務迪士尼,是如何煉成的?

美國第九巡迴上訴法院週一駁回了針對華特·迪士尼公司(Walt Disney)旗下皮克斯公司(Pixar)的熱門動畫片《頭腦特工隊》(Inside Out)提起的版權訴訟,裁定這部名不見經傳的電視劇試播集中的角色不具備與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或《哥斯拉》(Godzilla)等角色相同的保護資格。

西半球最強法務迪士尼,是如何煉成的?


原告丹尼爾斯&MoodstersCo.


丹尼爾斯是一名兒童發展專家,她的公司MoodstersCo.在2017年起訴迪士尼和皮克斯(Pixar)的《頭腦特工處》(Inside Out),這部轟動一時的電影最終在全球獲得了超過8.5億美元的票房收入。這部2015年的電影講述了一個小女孩和她的五個擬人化的情感在她的家庭搬到全國各地後的故事。該訴訟稱,電影中的主要角色是從丹尼爾斯創建的幫助孩子處理情緒的Moodsters軟件中抄襲來的。這兩組人物都有五種不同的擬人化情緒,並以不同的顏色編碼。

西半球最強法務迪士尼,是如何煉成的?


被告皮克斯動畫工作室(PixarAnimation Studios),於1986年正式成立,至今已經出品十二部動畫長片和超過三十部動畫短片。可以稱為是一家繼迪士尼公司之後,對動畫電影歷史影響最深遠的公司。公司於2006年被迪士尼收購,成為其全資子公司。

西半球最強法務迪士尼,是如何煉成的?


皮克斯原來是盧卡斯影業旗下的電腦動畫部。因為星球大戰的成功,1979年盧卡斯影業成立了電腦動畫部。


1986年,這個電腦動畫部門被慧眼識珠的史蒂夫喬布斯(那時他剛剛被自己創立的蘋果趕走)以1000萬美元收購,並且有了自己的名字——皮克斯。

1991年,皮克斯和迪士尼開始合作,迪士尼負責發行並且擁有版權,皮克斯負責製作。

1995年,有史以來第一部純CG電腦動畫長片《玩具總動員》橫空出世。

1996年,喬布斯因為《玩具總動員》身價漲到10億美元,被瀕臨倒閉的蘋果請了回去。

2003年,皮克斯希望修改和迪士尼之間的不公平條約,2004年,談判破裂,雙方將於2006年《賽車總動員》上映後終止合作。

2006年,迪士尼趕在《賽車總動員》上映之前以74億美元收購了皮克斯,從此皮克斯成為迪士尼的旗下子公司。同時,喬布斯也成為迪士尼的最大股東。


迪士尼服飾盜版


2008 年,迪士尼公司狀告了美國佛羅里達州萊克縣的一對經營派對服務的夫妻,理由是他們購買了盜版的迪士尼角色服飾,並將其用於自家生意的宣傳視頻之中,此舉侵犯了迪士尼公司的著作權。當時,迪士尼方面要求這對夫婦將服飾寄回迪士尼以便對其進行銷燬。但這對夫妻卻將服飾退回原賣家以換回他們購買服飾的 500 美元。所以最終結果就是——迪士尼對他們提出了高達 100 萬美元的額外訴訟費用!

汽車人總動員 VS 賽車總動員


西半球最強法務迪士尼,是如何煉成的?


2015 年 7 月,中國國產動畫《汽車人總動員》上映後不久,被眾多媒體指其抄襲迪士尼旗下的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創作的《賽車總動員》。


2016 年 6 月,迪士尼和皮克斯公司起訴國內三家公司,在一審判決中,迪士尼公司勝訴並獲賠 135萬人民幣。

事件只是迪士尼眾多維權案例中的一小部分,其維權鬥士形象已然可以從中窺見一斑。為什麼迪士尼如此熱衷於維權,或者說迪士尼為何如此注重版權?


西半球最強法務迪士尼,是如何煉成的?


第一,迪士尼公司壯大之前,在版權方面也經歷了諸多磨難,導致其工作室的角色版權旁落於他人,所以華特·迪士尼決心要將之後每一個角色的版權都牢牢握在手中。


第二,隨著迪士尼公司的不斷髮展,版權運營已經主宰一切,其核心就是打造產業鏈,挖掘卡通形象的延伸價值,形成產業聯動,甚至加快併購步伐,將旗下的諸多角色散播、擴展到各種平臺。版權相關為迪士尼公司創造了難以想象的巨大利益,握住版權就是握住利益。


過去幾十年,迪士尼公司在政治遊說上花費了鉅額資金,用以推動美國版權法修改,其行為除了給迪士尼自身創造利益以外,也對藝術創作甚至整個社會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如何平衡版權所有者利益和公眾創作自由,仍然是版權研究中不可避免的核心問題。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