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群体免疫”可能是战略性大忽悠,以拖待变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全民免费家庭医生制度的英国,为何搞群体免疫。

英国“群体免疫”可能是战略性大忽悠,以拖待变


这次的新冠疫情,已经远远超过了公共卫生层面。新冠疫情真正考验的,其实是一个国家的组织执行能力,生产能力,国民的自律性,利他主义和责任感,而这些东西正是源自政治体制和文化传统。换言之,中国抗击疫情的成功,意味着中国政治体制和文化的体现。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恰恰是曾经光环照射的欧美发达国家,其政治体系之低效,基层组织之无力,国民自律和社会道德责任感的缺失,自私自利,在灾难面前,通过信息时代的放大和中国海外公民的亲身经历,活生生的展现了全世界的眼前。所谓发达国家的各种骚操作,导致无数的神话破灭,无数的眼镜跌破。但是,没有人是纯粹的傻瓜,如果你觉得别人的行为完全不可理喻,有可能是因为你没有看到事情的全貌。

  英国政府找议会要钱,议会不给;

  喊民众隔离,民众不听;

  没有办法了,那就用行政命令来下达。既然没有足够强势的官方媒体,只有喊出一些骇人听闻的呼声才能实现沟通。你不给,你不听,那我直接搞群体免疫了,我看是你怕还是我怕。翻译成中文就是:打钱!封城!不然我让你们死给你们自己看。

英国“群体免疫”可能是战略性大忽悠,以拖待变


  于是,英国的学者已经被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决定吓到了,更别提国民了,于是自我隔离开始了,街上也没人了。真的要群体免疫,怕是一时间拿不出那么多裹尸布和棺材板吧!

  其实,英美国等消极拖延派的想法很简单。请运用生物学原理,考虑英国的国情,设计出一种民众自愿隔绝社交的方法。他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抗疫模式:放弃命令式隔离,集中救治重症,保持平衡,只要轻症和疑似不检测,那我就是没有确诊,如果有死亡的,能压则压,实在扛不住了,大不了死几个人,只要拖到疫苗出来或者天气变热就算我赢。这其实是一种不错的,很有诱惑力的思路,直接点就是战略性大忽悠,以拖待变。

  欧美国家由于其经济政治体系和社会文化传统,不可能采取中国的办法抗击疫情,政客不会答应,资本更不会答应。

英国“群体免疫”可能是战略性大忽悠,以拖待变


​ 更绝的是,提出广受争议的“群体免疫”策略后,英国政府又发表新思路:将购买数十万个抗体试剂盒,用来检测民众是否已产生新冠病毒抗体。英首相约翰逊称,这些筛查出有抗体的人安全系数高,就可以直接复工了。

  这里不想评论那一个的选择更好,各国的国情不同,所谓的“抄作业”,不过是网民的一厢情愿。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两种抗疫方式的政治文化背景不同,但最终目的却是一样的:熬疫苗。这就很有意思了。

这可能就是英国政府想要的东西:民众自愿隔离,向议会拿钱,以拖待变等疫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