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置換後雙腿不一樣長怎麼回事?

磚頭158472091


相信看到這個問題的骨關節炎患者心裡會“咯噔”一下,“什麼?做手術還能給腿做長了?”。別害怕!這種情況多數出現在單側膝關節置換的患者當中,很多人認為是手術導致了雙下肢不等長,但是實際情況是外科醫生通過手術將肢體恢復到了其應該有的原長,而另外一條腿仍然保持短縮的狀態。

大家看上圖就會明白,很多膝關節置換的病人都是由於常年的關節疾病的困擾,導致關節出現了明顯的畸形,有內翻畸形型也有外翻畸形,也就是我們老百姓常說的o型腿或者是x型腿,這種情況在我們國家的農村尤其常見。

相交於正常下肢長度,無論是膝關節的內翻畸形還是外翻畸形,都會導致肢體的短縮。而膝關節置換最關鍵的一點並不是要在已經內翻或者是外翻的關節上恢復軟骨面,而是在修復軟骨面的同時,糾正患者的內翻以及外翻畸形,恢復正常的下肢力線,重建正常的下肢力線,所以患者術後的下肢就會比沒有手術仍然處於畸形狀態的肢體要長。

給大家科普下下肢機械軸

一般正常人的下肢會有一個標準的機械軸線,測量這個機械軸通常需要做雙下肢的全長片子。連接股骨頭的中點以及踝關節的中點,這一條線就是我們下次真正的機械軸。當各種各樣的關節疾病導致關節出現膝關節內翻或者是外翻畸形的時候,機械軸也會有明顯的偏移。所以外科手術的主要目的,尤其是關節置換的目的,不僅要將已經因為軟骨磨損導致的骨質增生,以及大量的骨贅清除掉替換上金屬的表面,緩解患者的疼痛,同時還要恢復下肢的機械軸,使整個關節處於平衡的狀態。否則即使單純的置換了關節的表面,如果關節不能達到平衡,那麼很快就會因為不穩定導致假體鬆動,手術失敗。

下圖就是一些經過關節置換手術重建正常的下肢力線以後的照片。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應該明白為什麼做完關節置換手術以後,有一些患者會覺著自己的關節變直了,下肢變長了。很多患者對這種改變是欣喜的,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會覺得比較苦惱,這樣的病人通常都是雙膝關節畸形比較明顯的朋友。因為醫生通常會首先將雙膝當中比較嚴重的那條腿進行手術治療,另外一條腿沒有經歷手術的時候,很多患者就會比較困擾。

那麼很多朋友會問,那你醫生直接將雙膝同時做手術不就好了?

為什麼醫生很少雙膝關節同時進行置換手術?

因為通常醫生會選擇,對於雙膝關節均有明顯畸形的患者進行單側腿的手術。

第一,永遠是安全第一。全膝關節表面置換手術在手術類別當中是屬於第4級別,也就是最高級別的手術。這個手術有一個特點,就是會有一定的出血,有一些患者術後甚至要輸血才能糾正血液的丟失。那麼如果同時給予雙膝關節進行置換手術,失血的量過大,加之很多做關節置換的患者都是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對患者的身體是一個比較大的打擊。從安全的角度考慮,還是分次做雙膝關節置換手術比較好。

第二,雙膝關節同時置換手術康復會慢很多。很多人覺得做手術分兩次是在折騰患者,是在折磨患者,也有人是這樣想的,既然做一次手術就把兩條腿同時做了得了,否則要多遭一次罪,要多花一分錢。但是大家往往只重視了手術,而忽略了術後的康復。雙膝關節如果分次做的話,術後雖然有一條腿沒有做手術,但是可以很好的幫助患者進行支撐,幫助術側肢體快速康復。而如果雙喜同時置換的話,沒有一個很好的康復師給予同方指導,患者雙膝下地負重的時候,會因為疼痛以及各種各樣的不適,嚴重影響患者的康復狀態。有一些雙膝同時置換的患者關節屈伸角度與功能恢復和分次進行手術置換的患者有教大的差別。

所以一般雙膝關節問題都比較明顯的患者,醫生通常建議分次做手術,這個分次手術的間隔,我們通常要建議控制在三個月左右的時間,給身體一個恢復的過程,之後再接受第2次手術。這三個月的時間可以將術後的腿肌肉進行強化,才能更好的輔助第二條腿康復,也可以給整個身體的內環境一個恢復的過程。

同時做可不可以?其實如果有的患者身體狀態允許同時做手術也是完全可以的,現在也確實有很多醫生在同時給雙膝患者做手術。但是本人覺得還是那句話,小心駛得萬年船,小心永遠不為過,手術這個事兒永遠是安全第一。

而且也確實有一部分這樣的患者,就是雙膝關節都比較痛,但是解決了一側肢體的問題以後,對側的肢體疼痛有了明顯的減輕,也就不需要再做手術了。

以上就是對患者問題的解答,這種情況在關節置換的患者當中是非常常見的,千萬不要以為醫生是做錯了手術,而是醫生幫助您恢復了原有的狀態。如果您還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討。

我是堅持用簡單語言解釋複雜疾病知識的謝新輝,麻醉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個關注,點個贊吧,謝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