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堅守生態環境底線,全力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

2019年,我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要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緊緊圍繞綠色循環、轉型發展、生態宜居戰略定位,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以高水平保護促進高質量發展。全市優良天數266天,位居關中第二;PM2.5濃度47微克/立方米,關中最優;岔口出市斷面和3個城鎮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四項汙染物排放量持續下降;藍天碧水成為“幸福城市”的標配。

綜合施策,守住環境質量底線。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先後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生態環保工作70餘次;主要領導對生態環保工作批示達79次;成立了高規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出臺了《銅川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市人大和市政協集中視察調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更加堅實,扛好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成為自覺。銅川二汙普國家級試點工作通過國家評審驗收;妥善處置北洛河跨市境汙染事件受到省政府通報表彰;宜君縣榮獲第三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

突出重點,全力打贏四場保衛戰。

出臺大氣條例,修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實施揚塵管控、臭氧治理、國道限行、拆改鍋爐、秋冬季攻堅、清潔取暖試點等措施,PM2.5濃度優於考核指標5微克/立方米,藍天保衛戰成效明顯;調區劃、上工程、強監管,調水補充生態基流1600多萬立方米,岔口出境斷面水質達標,碧水保衛戰基礎更牢;抓點帶面、示範引領,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信息採集工作全省領先,山水林田湖生態修復試點工作獲國考優秀格次,淨土保衛戰成效凸顯;生態紅線劃定面積比例低於全省9%,在自然保護區劃出非生態用地40.93平方公里,青山保衛戰為發展留足空間。

銅川:堅守生態環境底線,全力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

服務大局,助推轉型發展。

堅持以服務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環境執法監管規範化,不斷創新執法手段與監管方式,積極推進全地域、全方位、全過程執法監管,全年行政處罰各類環境違法行為319起共1056萬元;實施四個配套辦法案件59起,行政拘留6起,環境監管劣幣驅良幣問題得到進一步解決;緊跟建設項目環評審批一線,寓監管於服務當中,提前介入,上門服務,航天城、兩條萬噸水泥生產線等大項目順利建設,全年審批建設項目報告書(表)131個,登記表備案930個;安泰再生資源產業園實現產值15億元,繳稅1.8億元,創出垃圾處理“銅川模式”。

專項行動,解決突出環境問題。

“春雷”行動有威有力。組織公安、交通、生態環保1200人常態化值守治汙降霾卡點,全面強化以道路揚塵整治為重點的抑塵治霾工作,沖洗入城貨車35萬輛,監督重點企業新建顆粒物在線監測設備94個,洗車臺、車輛號碼識別和視頻監控系統58個。“清廢”行動亮點突出。生態、住建等6部門聯合開展“清廢”專項行動,14處500噸以上建築垃圾堆場全部按時整改銷號;“綠盾”行動成效顯著。5部門聯合開展“綠盾”行動,核查衛星遙感監測點位20個;礦山生態修復中崔家溝煤礦地質環境治理成亮點,三道橋非煤礦山生態恢復重披綠裝,秀房溝生態治理成為樣板,受到生態環境部領導和省委環保督察組的充分肯定。督察整改有序推進。中省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意見系列問題和生態環境部強化督查組督辦的284個問題全部完成整改,解決一批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維護了老百姓環境權益,增強群眾的幸福感。

結合“掃黑除惡”整治行業亂象,摸排移送生態環境領域涉黑涉惡線索17條;創新性地開展了生態環境領域行業治“七亂”工作,92條行業治亂線索全部整治到位,淨化了生態環境,助推了汙染治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