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从“术”向“道”迈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摘要】新时代的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不仅掌握“术”,而且要通过学习“术”升华为体悟“道”,从而更好地运用"道”。对此,文章提出四条策略:有增有删,学习基础知识;有取有舍,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有意识地注重基本思想的熏陶;有目的地注重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数学教学要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形成基本的数学思想、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从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头脑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里,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可以称为“术”,而数学思想、活动经验甚至进而到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就是“道”。数学教育从“术”向“道”迈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教育从“术”向“道”迈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1.有增有删,学习基础知识

数学“双基”是指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双基”是我国数学教学的传统和特长。这个特长应该继承下去。但数学“双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增删。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从“有意义学习”的角度开展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这样的基础知识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真正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比如对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教学,我从已知的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入手,让学生认识相关定义的特点:即这些单位都是“正方形”,边长分别是1厘米、1分米和1米。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定义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积单位,学生就比较容易联想到边长是10米、100米、1000米的正方形,自主定义新的面积单位,从而认识到“公亩”(现行教材中不学)、

“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些面积单位。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认识了面积单位,经历了抽象的过程,而且有意义地理解了所有面积单位及其内在联系。

数学教育从“术”向“道”迈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 有取有舍,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

首先不能放松基本技能的训练。因为基本技能是日常生活生产中必备的能力。同时也是发展数感、逻辑推理等能力的基础。没有一定的基本技能,要想发展人的思维无异于缘木求鱼。但是基本技能不能过于依靠“熟能生巧”。基本技能也应该有个度,不能把人当机器来训练。没有基础的创新是空想,没有创新指导的“打基础”是傻练,基础要为发展服务,过量的练习是无效或低效的。

数学“双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数学教学中,要对传统教学中好的训练基本技能的做法坚持下去,如听说、读题、画图、计算、估算等基本技能。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某些技能可以弱化,如可以适当降低对大数目笔算的要求,同时加强估算能力的训练。另外对于概率统计、算法、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数学内容的学习则成为了新的基本技能学习内容。

数学教育从“术”向“道”迈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3. 有意识地注重基本思想的熏陶

数学教学不能仅仅止步于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还应让学生的认识上升到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上升到数学思想。小学数学中几乎处处都渗透了数学思想。如符号化思想、化归思想、对应思想、集合思想、函数思想、归纳思想、统计思想等,这些数学思想都渗透在平时的学习、练习和实践之中。学生,尤其是教师不能以是否完成了作业、考试是否达标为目的,而应挖掘每一个教学环节背后蕴含的数学思想。

数学教育从“术”向“道”迈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4. 有目的地注重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个人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素养基础。它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实质上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它具有个体性、实践性、多样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1) 对接生活,沟通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对于小学生来说,书本经验相对于生活经验显得比较单薄,生活经验比较生动、有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在书本与生活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桥梁。如教学“从条件出发思考”。我通过课件出示“茶杯” “茶叶”和“咖啡”,并提出问题:“你会选择两样物品来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吗?”学生要么选择茶杯和茶叶,要么选择茶杯和咖啡。我接着追问:“为什么不选择茶叶和咖啡?选这两样能做什么有意义的事吗?”然后把这一情境迁移到数学学习中去,学生很容易体会到什么是从条件出发思考。

数学教育从“术”向“道”迈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 动手操作,积累直观经验。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同时也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而小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很多知识要通过动手操作等外显的行为才能更好地加以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尽量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动起来让他们通过双手去做数学、学数学、用数学。

(3) 自主探索,积累研究性学习经验。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体情悟道,这是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又一重要途径。教师应引导学生亲历探究性活动,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如此循环往复,促使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不断累积。

数学教育从“术”向“道”迈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4) 反思体悟,建立科学探索经验。数学学习如同科学研究,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失败的痛楚。学习过程中也需要学生经历类似的成功与失败。教师要设计适切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尝试、归纳等活动,发现数学规律,从而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积累和提升策略性与方法性经验。新时代的数学教学,要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使之能用数学的思想来观察、思考和创新。即要让学生不仅会一种“术”,而且要通过“术”的学习升华为“道”的体悟,并用这个“道”去更好地指导学习、生活和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