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野令”下,特種養殖站在了轉型“三岔路口”,“孔雀大王”轉產當起了“雞倌”

調整好孵化器的溼度,王道金打算熬個通宵。算算日子,他養育的第二批雞苗將在明日凌晨破殼。

39歲的王道金是廬江小有名氣的“孔雀大王”,創業養殖藍孔雀已經10年時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家將禁止交易的陸生、野生動物範圍擴大到人工養殖。突如其來的變化,讓創業岌岌可危,更讓王道金倍感煎熬的是,他還帶著十餘位“徒弟”。

思前想後,王道金決定再創業,帶領周邊孔雀養殖戶“迴歸”傳統養殖。用養育孔雀的耐心和細心養出“放心雞”,按照他的預期,2000只土雞將在端午節上市。

“孔雀大王”疫期遇養殖困惑

最早關注到政策變化是在2月3日,當時王道金正在為園區600多隻孔雀製作飼料。將玉米、稻穀和糠按照一定配比後投入飼料機,等待出品的過程中,他掏出手機刷刷網頁。不遠處,數十隻孔雀安逸地在圈裡閒逛,偶爾嘶鳴一聲。

“食用野生動物成為疫期備受關注的問題,特種養殖可能會有變化。”一條微信從“省內孔雀養殖交流群”中跳出來,這個微信群裡有省內70餘位孔雀養殖大戶,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在群裡討論了起來。王道金沒有發言,他將手機放在一邊,忙活著給即將出爐的飼料裝袋。

不說話,可心裡卻七上八下,好胃口的他連晚飯都沒扒拉幾口就進了屋。“為什麼爸爸今天看上去不太高興?”上小學的兒子都察覺到爸爸低落的情緒,王道金說他當時的心情用四個字來形容就是“瀕臨崩潰”。熬了十來天,王道金接到了通知:現有圈養的孔雀不能上市食用了,此時距離孔雀及附屬產品的銷售旺季只有不到一個月時間。

從2010年辭去教師工作回鄉養殖算起,王道金和藍孔雀相處了十年時間,他早就習慣了時起時落的孔雀叫聲,也對它們的聲音訴求瞭如指掌。政策的變化,意味著王道金第一次創業基本“失敗”了,同時他的再發展計劃也要擱淺了。“本來今年準備發展孔雀肉深加工,我連生產線都看好了。”

“禁野令”下,特種養殖站在了轉型“三岔路口”,“孔雀大王”轉產當起了“雞倌”

轉型再創業當起了“雞倌”

心裡最難過的時候,王道金一個人躲在屋裡哭。眼淚不止為自己而流,也為跟著他養殖孔雀的那十餘戶散戶而流。“比起我來,他們的日子更難。”消沉了幾天後,王道金決定迴歸傳統養殖,“養好品質的土雞、土鴨和土鵝。”

“都是禽類養殖,養殖各階段注意事項都差不多。”接近不惑之年再創業,王道金一點也不膽怯。用養孔雀的經驗來養雞,應該會輕鬆一點,但王道金卻沒有一絲放鬆。為節約成本,他將原有孔雀孵化設備進行了改裝。“回鄉創業就是喜歡農村,迴歸傳統養殖本來也是計劃之一,只是孔雀利潤空間大,傳統養殖一直沒提上日程。”2月21日,王道金的第一批雞苗進入孵化狀態,每隔幾個小時他都會到孵化機器旁看一看,“那個心情,就像回到了我剛飼養藍孔雀的時候。”

自己轉型的同時,王道金也開始逐戶向散戶們傳達新政策和新思路。一個孔雀蛋售價50塊,一個雞蛋售價1塊,利潤差讓有些散戶難以接受轉型。面對這種情況,王道金順帶做起了疏導。“養孔雀也好,養雞也好,最重要的是品質。品質好,銷路廣,一樣能賺到錢。”王道金說,生活越來越好了,大家都在關注農產品的品質,“做好品質把控,生意就做對了一半。”

憑藉對王道金的信任,大部分養殖戶也開始做兩手準備,購買雞苗做好轉型的準備。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全面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獵捕、交易、運輸陸生野生動物。

看到這條新聞,王道金反而踏實了,首批雞苗即將孵化出殼。

“禁野令”下,特種養殖站在了轉型“三岔路口”,“孔雀大王”轉產當起了“雞倌”

電商及時對接讓他有了新盼頭

養好品質的家禽,這不是一句空話,生物老師出身的王道金再一次研製起雞飼料。同樣是玉米、稻子和糠,王道金重新調配了比例,自制飼料不僅節約了成本,還能杜絕抗生素的使用。“這個配方,我還發給了其他養殖戶,大家一起從頭來過。”整個疫期過程中,王道金沒閒一天,甚至還新招了兩戶貧困戶來幫忙。

他帶著大家重新收拾了園區,劃分出家禽孵化育苗的區域。同時,他還重新打理了家門口的魚塘,未來所養的雞鴨鵝將在魚塘周邊“生活”。“我準備在魚塘邊搭個房子,以後晚上住那裡守夜。”說這話時,王道金眼睛裡充滿了期待,“做農業就要有一顆永不言敗的心,有困難就會有辦法。”

王道金在農場周邊種下了黑麥草、薄荷等青飼料,作為這些雞苗成長過程中的有益營養補充。“根據測算,今年端午節期間,家庭農場生產的新產品將會通過線上、線下同步銷售,預計實現產值40萬元左右。”更讓他和其他孔雀養殖戶安心的是,縣電商產業園負責人主動與王道金對接,“未來將對接園區企業,幫助開展網上銷售,取得農業企業與電商企業的一個合作共贏。”

園區的600餘隻孔雀,王道金依然精心飼養著,只不過他對孔雀的心情不一樣了——以前,這些孔雀是他主要的收入來源,一上市就被送往全國各地的餐館中;而今,他把這些孔雀當成了“寵物”,特種養殖十年的經歷已經成為他人生的一部分。

省內900餘戶期待政策細則出爐

“凡是沒有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陸生野生動物,一律禁止食用,不管是不是屬於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針對部分養殖戶關於藍孔雀可以繼續養殖的疑問,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在本月上旬出席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佈會上表示,藍孔雀屬於外來物種,如果飼養作為觀賞用是不受禁止的,如果作為食用,則禁止養殖銷售。

“如果只能觀賞用,那麼後續應該不會養殖了,因為觀賞市場小到可以忽略不計。”據王道金介紹,雖然他所在園區可以製作孔雀標本和羽毛工藝品,但佔比較少。“大部分是被食用,如果將來禁止食用,僅僅靠觀賞市場很難支撐養殖產業的發展。”王道金告訴記者,他期待政府早日出臺新的養殖目錄,“如果藍孔雀沒有在可食用名錄裡,就會放棄規模養殖。”即將來到的產蛋期,也讓王道金及其周邊養殖戶鬧心。“如果不能飼養,就沒有孵化的必要,現在每天養殖場消耗的飼料錢大概400元,壓力還是挺大的。”

目前,在皖以食用為目的的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所有900餘家,主要養殖物種多達15種(類)。王道金的煩心事也正是這900餘名特種養殖戶的煩心事,不少特種養殖戶就此問題進行線上諮詢,省林業局回覆時表示,將支持、指導、幫助受影響的養殖戶調整、轉變生產經營活動,“目前,相關的目錄和配套規定正在完善,進一步明確禁食的範圍。在新的目錄出臺之前,對於已經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目錄》或《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的物種,將通過文件的形式儘快予以明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