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與無限的遊戲》,曾深刻影響王興、程維等大佬的一本哲學書

《有限與無限的遊戲》,曾深刻影響王興、程維等大佬的一本哲學書


「充電」是創業邦推出的乾貨類欄目,旨在服務於繁忙都市下的互聯網er、創投人士、企業家,成為這些群體碎片化時代的充電站。


圖 | 圖蟲創意

作者 | Dexter


“世界是一個巨大的舞臺,所有男女都只是演員,每個人一生扮演著許多角色,都會有各自的上場下場時間。”

——莎士比亞《皆大歡喜》(As You Like It)

這是一本名氣很大的書。


《失控》一書的作者凱文•凱利(KevinKelly)對它的評價極高,說這本書“讓他有了思考生命的基礎,為他的精神世界提供了數學框架,改變了他對生活、宇宙和其他一切事情的思考”;


滴滴的程維曾在微博上推薦過這本書,他的好兄弟——美團創始人王興還為這本書的中文版寫過腰封,認為這本書幫助他理解了公司競爭真正的“邊界”和“終局”;


《有限與無限的遊戲》,曾深刻影響王興、程維等大佬的一本哲學書


就連堪稱老一代的教父級企業家海爾張瑞敏,也一直為這本書打call, 還把它推薦給海爾兼併的美國GE家電的老總。


這本書,就是詹姆斯·卡斯寫的《有限與無限的遊戲》。

《有限與無限的遊戲》,曾深刻影響王興、程維等大佬的一本哲學書

需要轉換的“遊戲觀”


《有限與無限的遊戲》是美國紐約大學宗教歷史系教授詹姆斯·卡斯(James P.Carse)影響力最大的一本書。


它的篇幅不長,以101個短章連綴而成。


在這些短章中,卡斯讓人們重新理解世界、時間、社會、文化、權力、語言、性、疾病、死亡、戰爭、自然、機器、宗教、神話等眾多重要的主題。


或許是因為卡斯的宗教研究學者身份的原因,書中的文字是以宗教傳統中常用的格言體寫成,這樣做,不僅在形式上像福音書一樣言簡意賅,在內容上還能直擊人心。


比如,全書開篇的第1個短章,詹姆斯·卡斯劈頭蓋臉的就是一句話:

“世上至少有兩種遊戲,一種可稱為有限遊戲,另一種稱為無限遊戲;有限遊戲以取勝為目的,而無限遊戲以延續遊戲為目的。”


而結束全書的第101個短章,是一句更短的話:“世上有且只有一種無限遊戲”。


卡斯的這種格言體的寫作方式,雖然讓內容過於凝練,難以理解,但是也充滿了無限延伸的空間。


因此,這種看似矛盾的說法,特別耐人尋味。但是如果沒有一些西方宗教、哲學的知識,就會特別燒腦。


在《有限與無限的遊戲》中,卡斯用這種二元遊戲觀演繹世界中的多元論題來貫穿全書,行文彷彿像是一艘乘風破浪的船,正在開闢新航道。


比如,卡斯認為“權力只是有限遊戲的特徵。……權力的數量有限,力量無法被衡量,因為它是一種開放而非封閉的行為。……有限遊戲參與者為了權力(power)而參賽,無限遊戲參與者憑藉力量(strength)參賽。”


他還說“只有意識到邊界不過是我們的視域,邊界才能被打破,我們所凝視的,是有限的,必定不能打破邊界。”


卡斯還強調說 “無限遊戲的參與者在所有故事中都不是嚴肅的演員,而是愉悅的詩人。這一故事永遠在繼續,沒有盡頭。”


這些經典的論斷,就像在無限的遊戲中,劃出了一個個有限遊戲的小島。


因為,卡斯在書中自己也說到,在他看來,理論也是一種解釋,是有限遊戲中的產物,因此是封閉的,也終結了其他可能性,所以卡斯在這本《有限與無限的遊戲》的書中沒有搭建精巧的體系,也沒有嚴密的論證,只是讓文字的思緒如水一樣,自由蜿蜒流淌。


事實上,好的理論作品就是這樣,是販夫走卒都能懂並能在人生中實踐的“哲學”,而並非是少數人的智力遊戲。


這本薄薄的書雖然寫於1987年,但它仍然對人們有著相當的啟示意義。


在書中,詹姆斯·卡斯把世界上所有的人類活動分為兩種類型的“遊戲”——“有限的遊戲”和“無限的遊戲”。


有限的遊戲,其目的在於贏得勝利;無限的遊戲,卻旨在讓遊戲永遠進行下去。


有限的遊戲在邊界內玩;無限的遊戲玩的就是邊界。


有限的遊戲具有一個確定的開始和結束,擁有特定的贏家,規則的存在就是為了保證遊戲會結束。


無限的遊戲既沒有確定的開始和結束,也沒有贏家,它的目的在於將更多的人帶入到遊戲本身中來,從而延續遊戲,主張“為了遊戲而遊戲”。


有限遊戲是畫地為牢的遊戲,旨在以一位參與者的勝利終結比賽。


卡斯認為,人類社會往往很容易停滯在結束了的有限遊戲中,或者被囚禁在有限的遊戲中而不自知。像戰爭、專制、環境汙染、對他者的不寬容、對疾病和死亡的極大恐懼等等,都是有限遊戲的負面產物。


所以卡斯在這本書中,力圖想要給人們傳遞的一個觀點:人們迫切需要一個“遊戲觀”的轉換,即從有限的遊戲轉向無限的遊戲。


在書中,雖然卡斯不時徵引盧梭、黑格爾、尼采等哲學史著名的人物,但他也提醒大家,邊界清晰的“思想”其實也是有限遊戲的衍生物,“我們能夠發現形而上學家在思考,卻不可能在形而上學家的思考中發現他們。當我們將思想與其思想家分離時,它就是一種抽象,是曾經鮮活的行動的不死陰影”。


前人的思想只是一種拋磚引玉式的“邀請”,卡斯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加入這一無限遊戲中來,因為“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天才”。


從這裡可以看出,卡斯並未給生活增添新的信息,而是從新的角度展示生活。

《有限與無限的遊戲》,曾深刻影響王興、程維等大佬的一本哲學書

找到自己的“無限遊戲”


《有限與無限的遊戲》不僅為人們提供了一個理解世界的認知模型,同時,把原先許多不能被言說的情緒和感受表達出來了。


詹姆斯·卡斯在書中開創的有限與無限的遊戲這組新概念,幫助人們重新理解所有的人類活動。


他不僅認為大部分活動是有限遊戲,有許多邊界,以取勝為目的,而且還有一些活動是無限遊戲,它們致力於衝破邊界,以延續遊戲為目的;


卡斯甚至進一步認為,社會是一種重要的有限遊戲,為了獲得頭銜、攫取權力,在其中設置出一系列的運行機制,比如政治、法律、財產等,讓社會中的公民聚焦在有限遊戲中。


他還提醒大家,要記得,社會脫胎於文化這個無限遊戲中,文化的本質是越軌,社會為了自身的遊戲規則不被打破,會用各種方式打壓文化。


不過,最重要的是,卡斯通過對有限與無限遊戲的觀察,為每個人提供了一種看待人生的新視角。


人們雖然需要玩各種有限遊戲,但可以運用無限遊戲的心態去玩。


有限遊戲給人生設定成了一個個劇本,人們需要抱著開放的心態,期待驚奇,最終獲得一種宏達的人生觀。


那麼,宏大的人生觀又是什麼樣的呢?


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樣一本只提供認知、不提供答案的哲學書,也可以被一千個人解讀出一千種方向。


雖然準確解讀本書存在很大難點,但我們可以看一個例子。


受 “有限與無限的遊戲” 觀點影響的人有很多,而其中最為大眾所熟知的,應該就是美團創始人王興。


他在這本書的中文版封底上寫道:有本書對我很有影響的——《有限與無限的遊戲》。有限遊戲在邊界內玩。無限遊戲卻是在和邊界,也就是和“規則”玩,探索改變邊界本身。實際上只有一個無限遊戲,那就是你的人生,死亡是不可逾越的邊界。與之相比,其他的邊界並不是那麼重要了。


王興以前做校內網、飯否網,創業路上接連失敗,甚至還是在接近成功的時候失敗了。


這些項目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它們都是有限的遊戲,遊戲的規則要麼是必須要有持續的籌碼堅持到盈利,要麼是因為有些遊戲對參與者的資質有要求。


而正因為他體驗過這一次次的失敗,才讓他實現了“遊戲觀”觀的轉換,轉變到不一樣的邊界與終局的思維模式。


2010年3月,王興又創立美團,並帶領公司經歷無數艱難險阻,從中國互聯網史上最瘋狂的“千團大戰”中活下來,再帶領美團從團購發展到外賣、發展到酒旅……一路勢如破竹,十年時間,成長為如今中國市值第三大的互聯網公司。


現在回顧美團的發展過程,從一個團購網,逐漸成長為一個集合眾多消費者需求的平臺,也正是王興不斷打破邊界、追尋更多可能性的過程。


一直以來,人們認為商場如戰場,要以消滅競爭對手為目的,但《有限與無限的遊戲》這本書,或許讓許多創業者意識到,真正偉大的企業家,更應該關心他的消費者。


當你把目標放在競爭對手身上的時候,格局的大小也就隨之確定。


如果對手是個1000億美金的大公司,那你的格局也就被限制在了1000億美金之內。


然而,如果你把目標定為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時候,你的格局就可以無限擴大。因為消費者的需求是沒有任何限制的,而且是一直在變化擴展的。


被英國《金融時報》譽為歐洲屈指可數的“管理哲學家”的查爾斯•漢迪(CharlesHandy)寫了一本暢銷書《空雨衣》。這本書的書名,來源於明尼波理斯公園的一座銅質雕塑,意指變革時代組織與個人非人性化的象徵,生命本質的淪落如同一件空的雨衣。


在這本書裡,漢迪認為——企業本身便是目的。即企業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存在,永續經營、基業長青。每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生命,都有自己的願景和方向,也有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漢迪正是在說,經營企業是一種無限遊戲。


而找到自己的“無限遊戲”,是在自己的生命週期裡最重要的事情。


從王興的例子看,只有當人們把時間維度擴展到生死邊界的時候,該追逐什麼才能一目瞭然。


玩有限遊戲時的一次次成敗,不過是人們人生中的某一次體驗、某一段經歷,而讓人生真正產生價值的,是那些可以不間斷延續下去的事物。


生活處處都是 “有限遊戲”,處處都要分輸贏,一些“有限遊戲”很重要,我們需要在其中花費很長時間,但是,一定要找到一個可以一直玩下去,一直成長的無限遊戲。


它沒有終點,沒有勝負,每個玩家的唯一目的,就是將遊戲延續下去。


卡斯在全書結束的第101個短章還再次強調:“世上有且只有一種無限遊戲”。


所以,按照卡斯的兩分法,生命這個無限遊戲必然是最值得追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