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的目的與意義

哲學的目的與意義

哲學既是一門古老的學科,又是一門年輕的學科。說其古老,是因為自人類開始認識世界並建立理論時起就首先是從哲學入手的,因此哲學的產生比其他學科的出現都要早得多。既然如此,為什麼又稱哲學是一門年輕的學科呢? 其原因是,哲學並不像其他成熟的學科那樣能夠得到比較一致的公認並獲得相對穩定的發展,哲學作為一門學科幾乎從來就沒有收斂過。在數千年的人類認識歷程中,各種不同的哲學觀點和哲學派別總是不斷地交替浮現,而且隨著新觀點和新學派的不斷加入,哲學作為一門學科變得越來越龐大和越來越開放。正是由於哲學的這種開放性,人們開始懷疑其認識的意義,甚至有人提出哲學只是關於方法論的學問,而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

那麼,為什麼哲學的發展能夠經久不息卻又永不收斂呢? 哲學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呢?

哲學是人類觀察和認識世界的格式塔。

哲學為人類提供觀察和認識世界的思維方式與方法。

哲學向人類提供簡潔而有效的世界圖像和認識基礎。

自然界呈現在人類面前的,是一個紛亂繁雜的現象世界。由於人類的生理特徵使之不具有計算機式的認識方式和能力,因此無法將所有現象都不加選擇地納入認識範疇。所以,人類若想認識自然界,必須對呈現在其面前的各種現象按照一定的方式進行分類,將自然界劃分為認識對象和認識背景,使人類的認識結構化。哲學就是關於對各種現象進行分類的學問,哲學為人類認識的結構化奠定了邏輯基礎。

哲學的目的與意義

作為類比,在生物界有些生物長著複眼,如蜻蜓,可以同時看見360°的景象,而人眼大約只能看見90°的景象。因此,若要觀察全景,人只能不斷地轉動脖子或身體,依次觀察不同角度的景緻並在其大腦內按照一定的方式合成比較完整的景象。又比如,當一個人在近距離觀看事物時,可以觀察得比較清楚,但卻只能看到局部或很少的事物。此人若想同時看到全貌或同時觀察更多的東西,就得站在高處觀察。不同時期的各種哲學就是人類認識的“高山”,而哲學的開放性即各種不同哲學在認識過程中的交替浮現,就是人類在不斷地變換其觀察世界的角度,不斷地攀登認識的高峰。

哲學的目的與意義

哲學的發展和人類認識的提高是相輔相成的,人類的認識根據其哲學的發展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圖騰時期,此時人類的認識只限於就事論事,其眼界比較狹隘。這一時期的哲學特點是建立零散的因果關係,強調本能的盲從,即懷著崇拜的心情模仿自然,屬於認識的啟蒙階段。第二階段是經典時期,在這一時期人類的認識已經擺脫了現象的束縛,產生了抽象的概念並將概念絕對化,其眼界雖然開闊但目光卻是呆滯的。這一時期的哲學特點是建立單向的因果關係,強調一維的本體,認為人的認識只是本體的反映與延伸,屬於認識的發展階段。第三階段是綜合時期,在這一時期人類的認識已不再受概念絕對化的束縛,把世界看作是一個有機的系統來加以研究和認識,其眼界既開闊又靈活。這一時期的哲學特點是建立雙向的因果關係,強調二維的相互作用,認為人的認識是人與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屬於認識的成熟階段。

哲學的目的與意義

不同背景、不同職業或不同地位的人,面對同一事物的感受和看法是截然不同的。比如,一個飢寒交迫的人和一個酒足飯飽的人,看到一桌飯菜的感受及其生理活動是完全不一樣的。同樣,哲學首先是為人類提供一種觀察和感受世界的觀念。不同的哲學代表著不同的觀念,而不同的觀念又決定了人們對世界有著不同的感受與認識

此外,由於自然界對於人類的認識來說是一個黑箱系統,人類只能藉助於構建各種不同的同構系統來認識世界。因此,哲學的認識作用就在於,一方面可以向人類提供新的觀念和新的感受,即提供新的輸入信號和輸出信號,進而為新的同構系統奠定認識基礎;另一方面還可以為同構系統的建立提供構建規則與方法,比如形式邏輯、概率邏輯和自然哲學定律等。

總之,哲學的作用與意義在於,使人類能夠更簡潔和更有效地認識世界,使人類能夠更好地與自然界相協調。哲學是人類最基本的學問,所以它是古老的;然而,哲學又是人類最深刻的認識,所以隨著人類認識的不斷深入與發展,哲學又是一門常新的學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