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英国

在英期间,游历了五座城市,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景点,但是个中体验却远不及国内的好。

遇见•英国

一来是因为语言,许多信息点并不能及时准确的接收。然而语言并不是最核心的问题。英国作为一个开放的包容的历史文化古国,恨不得将自己所有优秀的文明和古迹掰开了揉碎了讲给每一个慕名而来的游客听。因此不论是教堂,还是城堡要么有真人版的免费带团讲解,没错,英国有限的劳动力毫不吝惜地被浪费在这里,要么有覆盖多种语言的语音导览器。

遇见•英国

每一个观光景点,统一的由苹果手机改造的语音导览器,几乎都是免费领取,无需押金,无需证件。在景区出口,自觉归还。有的时候你会惊讶于他们的人与人之间的高度信任,赞叹于高度文明和开放胸襟。至于归因于国民素质我觉得稍显片面,因为谁能掌控观光游客到底姓氏名谁呢?信步其间,你会觉得自己是被信任的,被尊重的,自由的。而反过来,因为这份弥足珍贵的信任,往往人们又能自觉地遵守这十分潜在的规则,从而形成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良性循环。

遇见•英国

阻碍我与英国文化紧密交流的更重要的是,我既对英国的历史了解有限,又对基督教文化知之甚少,而英国作为一座蕴含着千年历史的文化之都和宗教圣地,少了知识储备,也就多了许多不解和遗憾。

遇见•英国

去英国之前,我从来没听说过什么戴安娜王妃,也不知道什么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不知道亨利乔治几世有什么区别,甚至不知道砸到牛顿的那棵苹果树究竟是在剑桥还是在牛津,所以即使听中文的讲解也云里雾里,不知道其中的人物关系。

遇见•英国

直到在圣保罗大教堂里听到导览器解说词中的一句话,让之前耳阻目塞的无力感一扫而光,至此以后,用一种更加开放的审美态度去欣赏一切目之所及。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句话是这么说的:在我们的参观者中,有虔诚的教徒,也有纯粹的游客,然而更多的人是介于二者之间。如何能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能有所收获产生共鸣呢?我们需要一种共通的语言,而这种语言,就是艺术。

遇见•英国

所以,我不再关注唐宁街的雕塑究竟是哪个朝代哪位伟人,而去赞叹高大厚重的黑色雕像是何等庄严;我不再探究阿尔伯特音乐厅究竟哪年开始哪年扩建,而感受对面阳光下熠熠生辉的金色阿尔伯特雕像就静坐在维多利亚为他修建的音乐厅前何等浪漫;

遇见•英国

我不再执着于约克大教堂是哪位国王因何修建又有哪位王子在此成婚,而静静为一个小小的雕塑——女人喋喋不休,男人捂住耳朵拍下照片;我不再妄想看遍大英博物馆的每一件馆藏,而去称赞他的历史绵长,海纳百川;我不再纠结进不去剑桥的三一学院,而在圣体钟前看时光飞逝;我不再遗憾错过牛津的博德利图书馆,而在皇家公园的草坪上看万里晴空。

遇见•英国

我欣赏温莎城堡珍藏的琳琅满目的瓷器,我流连于肯辛顿宫绚烂的花园,我喜欢海德公园里向人们讨吃的的鸽子鹦鹉和松鼠,我赞叹皇家马厩中嵌满黄金的继承王位专用马车;我陶醉于女王陛下剧院经典剧目充当了一回贵族,我在丘吉尔战时办公室里不只看到战时的残酷;

遇见•英国

我在朝思暮想的查令十字街84号失望,我在查尔斯狄更斯故居冥想;

遇见•英国

我在泰晤士河游船上做梦,我在伦敦桥上吓醒;我在格林威治天文台倾听时光,我在碎片大厦上俯瞰来时的方向;我坐在莎士比亚环球剧场的观众席上看舞台物是人非,我在阿森纳酋长球场想象一代代球星粉墨登场;

遇见•英国

我在爱丁堡城堡与蓝天白云共舞,我在大象咖啡馆与哈利波特的诞生地合照,我在威士忌体验馆酒意阑珊,我在皇家英里大道不急不缓信步向前。

遇见•英国

我试图跨越语言和知识的障碍,去了解背后的故事,以及故事与知识之上的审美体验。我以学习者的身份来,却一不小心,成为了体验者与见证人。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当下的共情才历久弥新。

遇见•英国

有意思的是,走过的教堂大都经历过火灾和重建,然而他们的著名程度和艺术造诣却没有损失半分。想到前几日巴黎圣母院的大火烧遍了整个朋友圈,此时顿觉无需长吁短叹。今日令人垂足顿胸的文明之灾,若干年后,或许也会在历史中渐渐淡去疤痕,成为解说员讲解词中一个云淡风轻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