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天沉沒十二條船的鄱陽湖死亡水域

在舳艫千里,漁舟片片的鄱陽湖上有一片連當地漁民都不敢輕易觸碰的水域,連接著贛江長江出口的狹長水域,稱其為三江匯合之地也不為過。自古以來有無數過往的船隻沉沒於此。這就是老爺廟水域。

鄱陽湖老爺廟水域,位於鄱陽湖北部,南起松門山,北至星子縣城,全長24公里。在半個多世紀裡,百餘艘船隻在這裡離奇失蹤。水深平均深度30米,水域最窄寬度僅3公里。而這3公里的水面就位於老爺廟附近。


同一天沉沒十二條船的鄱陽湖死亡水域

同一天沉沒十二條船的鄱陽湖死亡水域

從當地自1911年有水文記錄以來,最有名的沉沒事件當屬日軍排水量2000噸的運輸船“神戶丸”號。1945年4月16號裝滿了從我國掠奪的貴重金屬順長江入海回日本,誰知船行駛到鄱陽湖老爺廟水域莫名其妙的消失,船上的200多人無人生還。駐九江的日本海軍派出了一支潛水隊來到老爺廟,這裡水深最多才30多米,誰知五名潛水員下水後,有去無歸,只一人得返。他脫下潛水服後,面色蒼白,說不出一句話來,後精神失常。

1946年夏天應當時國民黨邀請,美國著名的潛水打撈專家愛德華·波爾頓專程來到鄱陽湖老爺廟水域打撈“神戶丸”號,歷時數月耗資上百萬元,不僅一無所獲,還失蹤了幾名隊員,對此,從愛德華到隊員全部三緘其口,未透半點口風。


同一天沉沒十二條船的鄱陽湖死亡水域

40年後,波爾頓的回憶錄在《聯合國環境報》上發表,其中首次披露當年找尋“神戶丸”號的真相:那天他們在水下大約搜索了一千米時,忽然呼的一聲,一道刺眼的白光向他們射來,湖水劇烈晃動,耳邊傳來刺耳的怪聲,愛德華還沒明白髮生了什麼事,就被一股力量牢牢吸住向漩渦拖去,他立時感到頭昏眼花,漸漸進入麻木狀態。突然他的腰部受了重重的一撞,這一撞使他清醒過來,正好身邊有一塊長長的礁石,他急忙緊緊抱住礁石,這時他看見一道長長的白光在湖底翻滾遊動,同他一道下水的幾個同伴被白光裹挾著一路翻滾而去,消失在漩渦之中,後來雖經打撈隊員反覆搜尋,但沒找到一具屍體。為什麼會出現白光,為什麼會有刺耳的怪聲,為什麼人會被白光裹挾著消失在漩渦之中,連屍體都找不到?沒有人能用科學的方法解答出來。


同一天沉沒十二條船的鄱陽湖死亡水域

解放後20世紀60年代初,從松門山出發的一條漁船北去老爺廟,船行不遠便消失在岸上送行的老百姓的目光之中,突然沉入湖底,十餘人喪生。 1985年3月15日,一艘載重250噸,編號饒機41838的船舶,凌晨六時半在老爺廟以南約3公里處的濁浪中沉沒。

同年8月3日,江西進賢縣航運公司的兩艘各為20噸的船隻,亦在老爺廟處先後神奇般地葬身湖底。同一天中,同在此處遭此厄運的還有另外12條船隻。

1985年,在此沉沒的船舶有20多條。1988年,據都昌縣航監站負責人透露又有上10條船隻在此水域消失。


同一天沉沒十二條船的鄱陽湖死亡水域

老爺廟水域傳言被傳得越來越神秘,而傳言總是伴有傳播者個人“藝術加工”的特點,但鄱陽湖老爺廟水域的沉船事件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且最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就是老爺廟附近水域沉船的船骸如同人間蒸發,即使是上千噸的運砂船也尋覓不見蹤跡。要知道那裡的水深只有平均不到30米深,可潛水員就是找不到。


同一天沉沒十二條船的鄱陽湖死亡水域

鄱陽湖老爺廟水域沉船事出有因,絕非偶然。這裡發生的一些稀奇古怪的事引起了人們的種種猜測。人們給老爺廟水域沉船總結了共同的特點:事先沒有任何先兆,船和船上的人幾乎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突遇狂濤巨浪。


同一天沉沒十二條船的鄱陽湖死亡水域

是狹管效應形成大風和龍捲風。江西省氣象科技人員1985年初組成了專門的科研小組,在老爺廟附近設立了三座氣象觀察站,對該水域的氣象進行了為期一年的觀察研究。

從蒐集到的20多萬個原始氣象數據看,老爺廟水域是鄱陽湖乃至江西省的一個少有大風區,最大風力達16級,風速可達每小時200公里,全年平均兩天中就有一天屬大風日,也就是說每兩天就有一天風力達到六級。

即刮北風時,廬山的東南面峰巒使氣流受到壓縮。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氣流的加速由此開始,當流向僅寬3公里的老爺廟處時,風速加快,狂風怒吼著撲來。

風大浪大,波浪的衝擊力是強大的。波浪高2米,而此時每平方米的船體將遭到6噸衝壓力的衝擊,一艘載重量20噸的船舶,波浪的衝擊力則達到120噸,超出船重量的5倍。據調查顯示,船舶沉沒時,大多數是風起浪激作用的結果。

1985年江西省政府鄱陽湖考察辦公室經過近兩年的考察,發現每年該水域便出現一次破壞力很強的龍捲風,如1985年8月3日6時,出現一次水龍捲風把一條帆船捲起10多米高,摔成碎塊。


同一天沉沒十二條船的鄱陽湖死亡水域

沙壩漩渦和暗流的共同作用。淡水湖鄱陽湖將在11月利用枯水時機,開展其內陸水域大規模的水下專項科學考察。紅外航空照片上顯示該水域下居然存在一個巨大的沙壩,使水流在湖底形成巨大的漩渦。 同時鄱陽湖北部連接著長江和贛江,在長江汛期,長江水面是高於鄱陽湖的水面,長江水大量匯入鄱陽湖。在長江枯水期呢,鄱陽湖的水面又高於長江,鄱陽湖又會反哺回長江。形成了一個吞吐性的過程。再加上老爺廟水域本身又水面很窄,造成了水文條件複雜水下漩渦洶湧,暗流湧動。


同一天沉沒十二條船的鄱陽湖死亡水域


同一天沉沒十二條船的鄱陽湖死亡水域

這些漩渦對船體的衝擊力與正常的水流是不同的,如果再遇到狂風這種惡劣的天氣,就會使船舶出事的概率比其它地方大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