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那棵神奇的豐寧九龍鬆


想念那棵神奇的豐寧九龍松|紫塞風景


去豐寧五道營鄉九龍松景區遊玩,已經是幾年前的事兒了,如今春天來了,一想起那棵樹來,還是想去看看。

據說,那是一棵北宋年間栽植的數木,到現在已經歷經6個朝代、1000餘年的時光。

凡是見過那棵樹的人,沒有不說它神奇的。那時去時,那棵松樹的樹高只有4米,樹圍3.5米,樹冠覆蓋面積525平方米,九根粗大的枝幹,盤根錯節,盤旋交織在一起,枝頭好像是龍頭,樹身曲曲彎彎好像是龍身,樹皮形若龍鱗,整體上看好像是騰空飛舞,閃轉騰挪,因此被稱為九龍松。

九龍松這棵樹,如果從遠處看它,就像是誰栽植的一個造型奇特的盆景,枝杈分分合合,長勢奇特,有果無籽,獨木成林。

九龍松是怎麼來的呢?在當地有一個傳說:大概在宋朝初年,從豐寧東南的白雲古洞裡面飛出一隻仙鶴,途經此地歇腳的時候,嘴裡叼著的一顆松樹籽被風吹落後生根發芽,逐步長成這棵奇特松樹。

記得那一年我去的時候,導遊員好像是說過一副對聯,我記住大概是這樣的詩句:鶴銜神籽落地生根,仙植奇樹遮天蔽日。

導遊員還說,是清朝的康熙皇帝發現了這棵樹,當時歎為觀止,連連稱讚:神樹也!他還命令500八旗兵留在那裡守護,這些兵卒們就在此地落戶,和當地人通婚繁衍出五個相互毗鄰的村落,故此有了五道營這個村名。春暖花開,疫情結束的時候,我們去那裡遊玩吧!


想念那棵神奇的豐寧九龍松|紫塞風景


想念那棵神奇的豐寧九龍松|紫塞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