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分娩管理知識要點講解,月子裡的母豬該如何照料?

小神燒香


母豬分娩管理注意事項與哺乳母豬如何管理?

當前仔豬價格不菲,因此有母豬懷孕及產仔都是喜事一樁。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養殖致富從這就開始了。

母豬分娩注意事項

1.準確判斷母豬分娩預兆。母豬煩燥不安,起臥不定,頻頻排尿,呼吸加快,厭食或停食。

2.在陰門外準備接產及斷臍消毒。一般母豬努責幾次後幾分鐘至十幾分鍾即可產出豬崽,此時要做好手接準備,嚴防落地傷害;合理剪臍帶並消毒,並把臍帶血擠回乳豬腹部體內。

3.擦拭乳豬體表。放置溫度適宜保溫箱。


3.記錄分娩時間及掌握出生間隔。分娩大多在5小時以內,平均2.5-3小時;分娩間隔平均為15分鐘左右,一般為幾分鐘。


4.適時助產。對於難產或產程過長的適時助產,一般不需要。

5.產後仔豬護理。產仔後要保證每頭乳豬及時吃上初乳,並做好剪犬齒、斷尾、補鐵等工作。

哺乳母豬飼養管理

1.適宜的飼料餵養。

哺乳母豬產後第一頓,讓其飲用添加精麥麩的飲水,並讓其充分休息。而後慢慢過度適量加料由小到多至正常7㎏/天以上。飼料選用營養全面、優質高效的哺乳母豬料,飲水供應充足清潔的適宜飲水。

2.適宜的環境與溫度。哺乳欄舍要保持乾燥衛生,及時清理糞便。保持適宜溫度,減少母仔應激發病,哺乳母豬適宜溫度為16℃,產房適宜溫度為30℃以下。

3.適宜的免疫保健。嚴格按自身場防疫程序並同時預防產後炎症。一般常用青鏈黴素、魚腥草、頭孢等。


綜上所述,母豬猶如豬場發動機,馬虎不得。母以仔貴,做好上述事項管理,養殖致富不是夢!

2019-7-21


發財馬


根據預產期,在母豬分娩前五至七天準備好產房。

產房衛生乾燥,徹底消毒,陽光充足,空氣清新。


準備助產用具,消毒碘酒、酒精、裝幼豬的箱子、擦布、一一。

在產前三天左右母豬入住產房,輪流看守,隨時照顧母豬助產。

產前母豬會有徵照,食慾減少、叼草、排尿頻繁、一一。

在小豬出生後,先用布將嘴、鼻中粘液摳出,以免憋死。

剪斷臍帶,並蘸一下消毒液。

把小豬擦乾並吃初乳,增加免疫力。

母豬有六一八對乳頭,最後一對乳量較少。

提高母豬產乳量,合理的飼料配比,加適當方法。

喂青嫩多汁的飼料,我們這有餵雞蛋牛奶的土方法。

母豬飼料應含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無機鹽、及充足潔淨水。

如果助產不當,產生子宮內膜炎,應及時治療。


農村達人224


在農村,母豬生仔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了,可農戶都希望自己的家的母豬多生一點,因為這樣的話可以賣個好價錢,但是有的養豬戶卻不知道在母豬懷孕期間怎樣管理。或者在母豬坐月子、產前產後如何對母豬進行護理?今天就這些問題我們來一起探討吧。



1:母豬分娩前的準備

我們都知道母豬的妊娠是在第14周左右。一直到分娩之前,在這個時間段裡面,如果不能給母豬充分的營養物質,那麼它生下來的豬仔可能就活力不足,連吃奶的勁兒都沒有。這是很多養豬戶普遍存在的問題,也就是沒有辦法認真的確定好每頭母豬的妊娠時間。結果生下來的小豬都不太有活力。多半是大小不等的小豬仔,雖然說斷奶之後,即使沒有達到我們規定的標準,可以用人工飼養,但是人工飼養哪裡比得過母乳餵養呢。所以講來講去,我們還得從母豬身上下手。環境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首先每天都要保證新鮮的質量和新鮮的飲水,以及環境的溫度,乾燥程度,特別是不要有賊風。豬圈裡面的環境一定要保持乾淨,早晚打掃一次最好。



2:母豬的產後護理

餵養方面:在母豬分娩後的八小時之內,是不適合喂料的。因為分娩的時候體力消耗非常的大,身體的體液流失很多,所以我們應該準備充足的水源供母豬飲用。水源可以用1%的鹽水,溫度要溫熱一點,而且要保證持續的溫水供應。直到第二天我們也不要給豬喂硬食,應時應該給豬喂一些流食。第二天過後,我們再給母豬吃分娩前的飲食量就可以了。

管理方面:母豬分娩之後,我們當然要給他創造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所以說要及時的將地面上的一些雜物,垃圾,擦拭乾淨,保證圈內的清爽,特別要注意噴灑2%的來蘇兒進行消毒,這樣的話才能夠給母豬營造一個乾淨,衛生,無菌的環境。而且作為養殖戶,我們還要時刻關注母豬的生理情況,因為分娩之後,子宮和生殖道都會發生不同程度的傷害,如果發現有炎症,必須及時處理,以防止整窩豬仔被感染。

3:母豬沒乳少乳怎麼辦?

生下來的豬崽可是靠母豬的乳汁生存的,如果母豬出現了沒乳的情況,那麼我們應該及時的採取措施進行挽救。首先肯定要先給豬使用一些催乳的粥類。給母豬餵養一些小蝦和小魚煮的湯,或者豆漿,牛奶等等,一天喂三次就可以了。直到母豬的乳汁量上來了,就可以慢慢的減少餵養。

以上就是我對於母豬分娩以及產後的一些知識見解,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歡迎寫在評論下方。你見過一頭母豬生仔最多是幾隻呢?


草原話三農


哺乳母豬的飼養管理要點及月子管理

哺乳母豬日進食能量不足,母豬就要消耗背標變為母乳的能量,日進食蛋白質和氨基酸不足,母豬就會動用肌肉組織轉化為母乳中的蛋白。如果體能過度消耗,一方面造成仔豬營養性腹瀉,更為嚴重的是造成母豬體重的過度損失,造成母豬發情間隔或不發情,甚至下一胎次的產仔數也會下降,母豬將失去連續性高產的性能。

飼養目的:增加產奶量,提高乳豬斷奶體重,減少母豬體重體重損失。

仔豬28天斷奶時增重的營養90%以上來源於母乳,所以哺乳母豬的營養提供對仔豬生長影響非常大。母乳是由飼料營養轉化而來,如果飼料中的營養不能滿足仔豬對奶水的需要,一方面乳豬的斷奶體重下降,另一方面母豬必須動用自己的體組織來轉化成奶水,以滿足仔豬生長對奶水的需要。哺乳母豬日進食能量不足,母豬就要消耗背標變為母乳的能量,日進食蛋白質和氨基酸不足,母豬就會動用肌肉組織轉化為母乳中的蛋白。如果體能過度消耗,一方面造成仔豬營養性腹瀉,更為嚴重的是造成母豬體重的過度損失,造成母豬發情間隔或不發情,甚至下一胎次的產仔數也會下降,母豬將失去連續性高產的性能。

目前哺乳母豬失重在15公斤範圍內可以接受(相應P2背膘厚度降為3mm左右),如果超過15公斤說明體組織體組織消耗過大,同時說明哺乳母豬攝入營養不夠。而現在大多數豬場的母豬在哺乳期失重都會超過15公斤,原因就是母豬採食量低或哺乳母豬飼料營養水平低。

要是哺乳母豬失重控制在15公斤之內,經產母豬代謝能的攝入標準應該為16~18兆卡/天,賴氨酸(Lys)60~64克/天。根據這兩個標準,如果母豬採食量足夠大,選擇任何一種哺乳料都可以,如果母豬採食量低於6公斤/天,必須選擇營養水平高的哺乳母豬料。但不管採取哪一種措施,都需要滿足母豬的營養需求總量,從而保證母豬有充足的奶水,減少仔豬的腹瀉,提高仔豬的斷奶重,保證母豬更少的體重損失,保持母豬最佳的繁殖狀態。

飼餵方法:產仔當日不喂料,飼餵麩皮加電解多維水,第二天喂2公斤料,以後每天增加0.5公斤,直至產後6~7天自由採食。

哺乳母豬日喂料量的確定方法:

母豬用於維持自身體需的飼料量約是其體重(W)的1%,每哺乳1頭小豬增加0.5公斤的喂料量,如母豬體重150公斤,哺乳10頭小豬,則每日採食量≈150×1%+0.5×10=6.5公斤/天

增加哺乳母豬採食量的方法

1)妊娠期間嚴格限飼;防止母豬過肥。

據有關研究表明,妊娠期母豬的日進食量為1.93公斤時,母豬母乳期的採食量最高;當妊娠期的採食量增加1公斤/天時,泌乳期的採食量第一胎會減少1.48公斤/天,第二胎則減少2.21公斤/天。

2)增加飼餵次數

每天飼餵次數由三次增加到四次,母豬日進食量增加約1公斤。建議喂料時間在早晨6:00、上午10:00、下午4:00和晚上10:00。

3)保持豬舍事宜的舍溫

哺乳母豬最適宜溫度是18~22℃,溫度每提高1℃,母豬日採食量下降約100克,溫度越高,下降幅度越大。

4)增加水的供應量

哺乳母豬每日飲水需要量20~30升,為了增加母豬飲水量,產後可改為水槽飲水。

5)添加食鹽

為了達到增加飲水量和採食量的目的,可以在飼料中額外添加食鹽0.2~0.3%。

6)使用溼拌料





畜牧環保工程師


1.產房準備:

母豬在進入產房前5~7天,將產房打掃乾淨,用2%火鹼水全面徹底消毒,空圈。使用前再用消毒劑消毒一次,乾燥備用。產房溫度一般以15℃~18℃為宜。冬春寒冷時可適當加溫,夏季可採取適當措施降溫。


2.母豬距預產期5~7天:

轉入分娩舍,熟悉分娩舍環境,並從此時開始逐漸減少飼餵量,分娩當天停喂,防止母豬過食難產、乳汁過濃過多、大便秘結、乳房炎和乳豬消化不良等。對膘情差的不必減料。

3.預產期至分娩時:

由專人值班,晝夜守候。一旦發現母豬起臥不安,食慾減少,大便次數增多而糞量少,輕擠乳頭有乳汁流出,乳房發熱,呈“八”字型分開並挺直,以頭撞擊欄門或食槽,伴有陣痛或陣痛頻率增加等症狀,即應做好接產助產準備。要有專人接生,不要離開,要人等豬,不要豬等人。尤其在寒冷季節或夜間,更要提高警惕,萬萬不可疏忽大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4.產房內要保持安靜:

禁止大聲喧譁或有巨響,以免母豬受驚。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打豬,尤其是第一胎的初產母豬,更要耐心守候接生定奶。

5.產前:

將母豬乳房、陰部洗淨,再用0.1%的高錳酸鉀水擦洗消毒,防止感染。擠出乳頭內已汙染的存奶,棄掉,以免母豬患子宮炎或仔豬下痢。並準備好用具及藥品,用具要全部消毒。

6.仔豬出生後:

先用接生布擦乾口腔鼻腔粘液,擦乾皮毛,保證仔豬呼吸通暢。然後處理臍帶。斷臍時先將臍帶內血液捋回仔豬體內,然後在距仔豬腹部3~5釐米處擰斷,並碘酒消毒。

7.如遇假死仔豬(不呼吸,但心臟和臍帶仍在跳動):

應立即搶救,倒提後腿,拍打背部或者將其四蹄朝上,一手託肩,一手託臀,反覆屈伸,直至仔豬發出聲為止。



8.在產仔過程中:

應保持母豬安靜,仔豬出生後應立即吃足初乳,後放入保溫箱(箱內溫度30℃~32℃)。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更應及早吃到初乳,否則體溫下降就會很快死亡。


9.特別注意胎衣排出的數量:

一般來說每頭小豬一個胎衣。但也有2頭小豬或多頭小豬一個胎衣的情況,要認真清點臍帶的數量。如排出胎衣中臍帶數量少.很可能還有未出生的小豬或可能該發生胎衣滯留,要採取措施及時處理。母豬分娩完畢,應立即清除胎衣,清理現場。 10.仔豬全部出生後:應立即打耳號、稱重、剪牙、斷尾、注射鐵硒生血素(缺鐵性貧血和白肌病),並做好產仔記錄。

10.對於初產或有難產記錄的母豬:

為了促進順利分娩。可酌情肌注縮宮素(實用此藥品一定要注意,如母豬的子宮頸口沒有開放時,不要使用縮宮素)。每次使用劑量為10~50單位,必要時30分鐘後再加用一次,再待10分鐘仍未見仔豬娩出,應立即檢查產道有無異常情況發生。避免幾頭仔豬同時堵塞子宮頸口或有仔豬胎位不正,導致難產。

11.難產處理:

如遇難產,需按常規助產,消毒液洗淨母豬臀部和外陰部。術者消毒雙手臂,塗潤滑油。助產操作要輕穩,產完後,可根據情況對母豬子宮進行沖洗和消炎。對產死胎和木乃伊的母豬,也做同樣的處理,以防子宮炎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