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開發區:勇當區域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慄晟皓 文軍 衛真 靈飛

大地回春,欣欣向榮。過去的一年,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日照開發區”)攻堅克難、砥礪奮進,以勇爭一流的意識、紮實到位的措施,扭住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站在新的起點,開發區正處在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乘勢躍升的攻堅突破期和擔當使命的接續奮鬥期。日照開發區堅持科學謀劃、統籌安排、對標先進、擔當作為,著力打造改革創新、產城融合、對外開放、高質量發展新高地,堅決扛起“排頭兵”的使命擔當,向著加快建設國內一流現代化產業集聚區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的目標奮力進發。

改革打破“鐵飯碗”

當好企業發展“服務員”

“作為日照市唯一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我們承載著改革試驗田、創新領頭雁的使命。必須強化改革、創新意識,努力走在前列。”日照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杜江濤說。推進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是提升區域競爭力的現實需要,也是破解發展障礙的關鍵之舉。

近年來,日照開發區在持續深化職員制改革、行政審批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基礎上,去年實施了涉及管理體制機制、“雙招雙引”、平臺建設、黨建機制創新等六大方面18個制度創新項目,著力破除園區發展的“隱性障礙”。

聚焦主責主業迴歸,日照開發區將體制機制改革推進到深水區。突出機構撤併、職能剝離、人員轉隸和全員選聘四大重點。機構設置採用“大部制、扁平化”改革思路,歸併整合內設機構,剝離社會事務管理和開發運營職能。人員任用突出對改革創新、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企業發展等主責主業的考察。

去年底,一場“全體起立、競爭上崗”的熱潮在日照開發區掀起。打破原有行政級別、年齡、資歷的制約,封存幹部檔案,集中開展6個批次的全員競聘,讓一大批能力突出、表現優異的職員走到了新的崗位上。

深化改革實現了招商隊伍和行政機構的“瘦身強體”,在服務簽約項目快開工、園區企業快發展上還需要再靠前一步。對此,日照開發區牢固樹立“店小二”服務意識,不斷精簡審批事項,加快流程再造,服務速度不斷刷新,努力實現“一次辦好”。

建設總面積2.6萬平方米的政務服務中心,整合項目投資、稅務服務、便民事項、不動產、公積金等各項審批業務,實現“進一個門,辦一攬子事”。創新“預審—審批零時差”施工許可審批模式,實現“拿地即開工”。

疫情防控期間,日照開發區倡導政務服務實行網上預約和辦理,最大限度做到“網上辦”和“不見面”審批。安排專人負責網辦系統的業務處理,開闢現場勘驗綠色通道,提供“現場勘驗+網絡複檢”等實時政務服務;邀請專家,主動上門服務,對材料即審查、即完善、即規範,對現場即指導、即整改、即到位。

目前,已有231項事項可以在線上辦理。2月3日至今,全區不見面受理辦理業務47650件,其中,網上辦理32691件,電話諮詢輔導指導14784件。

突出主責主業

打出項目招引“組合拳”

行走在日照開發區的街頭,大幹快乾場景隨處可見。在總投資1.36億美元的亞太森博萊賽爾纖維項目現場,設備安裝正在進行;總投資9600萬美元的現代威亞汽車發動機產品升級改造項目開始試生產;總投資13億元的日照威奕汽車首批配套項目正式開工……

開發區是產業發展的主陣地,也是創新創業的引領區。“雙招雙引”是開發區的主責主業,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日照開發區始終堅持防疫工作不鬆懈、招商引資不斷檔。在招商方式上積極推進網上洽談、網上籤約,招商員與項目方由“面對面”變為“屏對屏”。

“今年以來,我們堅持疫情防控、招商引資兩不誤,認真梳理手頭上的各種招商線索和項目,通過微信、QQ、釘釘等網絡渠道,積極開展項目推進、跟蹤,實現了新年伊始招商引資開門紅。”日照開發區經濟發展局黨委書記、局長秦峰介紹。

2月26日,總投資72.2億元的11個項目完成網上集中籤約。項目涵蓋高端裝備製造、醫養健康、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業、文化創意、信息技術等多個領域,對日照開發區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加快建鏈、強鏈、補鏈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堅持領導帶頭、全員招商、專業招商相結合,日照開發區強化“招推服”一體工作機制,堅持述評考政、“蝸牛獎”督政、視頻問政和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脫產外出招商等綜合施治,層層傳導壓力,倒逼責任落實。

心無旁騖抓招引,換來項目遍地開花。去年,日照開發區新簽約項目86個、總投資458.7億元,其中過10億元項目13個,引進外資項目12個、總投資7.9億美元。

堅持區港一體、陸海統籌,日照開發區持續放大臨港靠海、交通發達、配套日趨完善等優勢,大力開展產業升級攻堅年活動,實施“1+2+N”產業提升行動,推進“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能”,實現傳統產業蝶變升級、新興產業擴容倍增。

人才是產業發展的生力軍,日照開發區將人才招引放在與項目招引同等重要位置來抓,廣招才、引賢才。去年,日照開發區對接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20個,高層次創新人才112名,首批聘用5名海內外人才工作精英“以才引才”,成功對接引進沃爾夫化學獎獲獎外籍專家1名,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發力產城融合

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堅持高起點“築巢”、高標準“引鳳”一起抓、雙促進。日照開發區以日照綜合保稅區為龍頭,著力打造全省一流、國內領先的對外開放新平臺、新高地。

3月10日,VR頭顯全球保稅檢測維修中心、探火管自動滅火系統研發製造中心、進口紙製品保稅分銷中心、國際航行船舶維修備件(北方)配送中心等4個項目在網上集中籤約落戶日照綜合保稅區。

加快發展大宗商品物流、冷鏈物流、汽車零部件、電子信息、供應鏈管理“五大重點產業”,日照開發區著力構建“3+5+N”產業體系,創新開展“一帶一路”跨境保稅中轉、保稅供應鏈金融等業務,確保2020年實現外貿進出口額45億元以上。

同時,以日照市加快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爭創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市為契機,日照開發區大力推動海洋經濟發展,著力打造海洋物流服務平臺。發展以海洋藻類和海洋生物為主的生物醫藥、保健功能食品、生物化工等產業,建設海洋裝備製造加工基地。加快打造千億級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優化提升漿紙、糧油2個傳統產業集群,加快培育生物醫藥、數字經濟、電子信息、海洋經濟等高端產業。

堅持產城一體、融合發展,日照開發區著力提升城市能級。立足打造開發區活力圈,進一步完善北部商住區城市設計,按照一核(產業服務中心)、兩帶(張家河生態休閒帶、沙墩河景觀活力帶)、五片區(長春路社區、貴陽路社區、成都路社區、山鋼生活區、長城生活區5個宜居組團)的城市空間佈局,建設總面積12平方公里的北部商住區,推動城區、港區、廠區“三區融合”和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合一”。

在實幹與圖強中踐行初心,在擔當與奮鬥中開創未來。在加快發展的新徵程上,日照開發區時刻牢記初心使命,敢領改革之先、勇立開放潮頭,以產業、企業、項目為抓手,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在高質量發展中努力作出應有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