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尿检能检验什么?

994683987


所谓的尿检主要是指尿常规,对于男性或者女性检查的项目基本相同,大家估计也见过尿常规的化验单,主要的检查项目包括尿糖和酮体、尿白细胞和镜检白细胞、尿红细胞和镜检红细胞、尿胆原、尿蛋白和尿Ph等等,下面我来给大家解读一下这些指标的含义。



男人尿检能检验出什么?

尿常规能发现多数尿路系统疾病,主要指标解读如下:

PH值:正常人尿液PH值为5-9,平均值约6.5,如果得了结石的患者ph也有异常,那么结石很可能是代谢异常导致的,比如尿酸结石患者尿ph往往偏低。

尿比重:尿比重主要反应肾脏的浓缩功能,尿比重异常常见于肾脏浓缩功能异常,比如尿崩症和慢性肾炎患者尿比重偏低。

尿白细胞和镜检白细胞:正常人尿液中应该没有或者仅有极少量白细胞(高倍镜下少于5个),尿白细胞明显增多常见于尿路感染。

尿红细胞和镜检红细胞:正常人尿液中红细胞应该少于2个(高倍镜下),如果尿红细胞多我们称之为血尿,尿路感染、结石或肿瘤等都会出现血尿。

尿糖和酮体:这两项指标主要是反应有没有糖尿病,但尿糖高不一定代表血糖高,检测血糖准确性更高,而酮体高要警惕是否有酮症酸中毒。



尿胆原和胆红素:这两项指标高主要反应是不是有黄疸,常见于肝炎、肝癌或溶血引起的黄疸,如果是胆汁淤积性黄疸胆红素会明显升高。

尿蛋白:正常情况下尿蛋白检测结果应该是阴性,如果出现蛋白尿要警惕是否有肾炎和肾病综合征。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喜欢就点个赞吧!


汪医生小课堂


男性尿检,一般主要是检查尿液中是否有红细胞、白细胞,尿液的酸碱性,尿比重,尿胆原,尿胆红素,尿糖,尿酮体,尿中的白细胞、红细胞的具体含量以及细菌的数量,是否有粘液丝,是否有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增加等。尿常规检查可以检查出来有没有肾病,有没有糖尿病,有没有泌尿感染等。尿检一般都是医院的常规检查,是确诊很多疾病的常规基础检查。


南Manye


尿液是肾脏将血液中的毒素和多于水分过滤重吸收形成的排泄物,正常成年人一天的尿量约为1500ml左右,外观呈淡黄色,并且清澈透明。


不论男人还是女人,进行尿液检验对健康检查、疾病诊断、病情观察、疗效判断有重要意义。小克将尿液的常规化验项目及意义解释如下,当拿到尿液化验单时可以自己分析分析,也是极好的!

1.尿pH测定:正常人尿液多为弱酸性,有时呈中性或弱碱性。尿液的酸碱度受饮食、用药和疾病的影响,尿液放置过久时细菌可分解尿素,也会使酸性尿变为碱性尿。正常饮食条件下,晨尿 pH为5.5~6.5,平均6.0,随机尿pH为4.5~8.0。酸性尿多见于酸中毒、发热或服用氯化铵等药物的患者,也可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痛风、白血病时;碱性尿见于碱中毒、泌尿系统变形杆菌感染,肾小管性酸中毒等。

2.尿蛋白质测定:尿中蛋白质含量超过150mg/24小时,蛋白质定性试验呈阳性,也叫蛋白尿。在长时间站立、剧烈活动、妊娠等因素作用下,尿液中会出现的蛋白质,一般不超过(+),称之为生理性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多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循环障碍、缺氧、肾盂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炎、肾小管间质病、糖尿病型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急性溶血性疾病。另外,膀胱炎、前列腺炎时也会出现假性蛋白尿的现象。

3.尿糖测定:正常人尿液中会有微量力的尿糖,当血糖超过8.8 mmol/L时,尿糖增加,糖定性试验呈阳性,也叫糖尿 。糖摄入过多,精神过度紧张、情绪激动、妊娠时会出现一过性的生理性糖尿。病理性糖尿多见于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糖尿病及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某些内分泌疾病。另外,哺乳期、遗传性半乳糖或果糖尿、戊糖尿时也会出现尿糖阳性的现象。

4.尿酮体测定:当血液中酮体增高时,尿酮体呈阳性结果,尿酮体阳性多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妊振剧烈呕吐、子痫等疾病,另外,重症患者长期不能进食时也会出现酮尿现象。还有使用维生素C、盐酸偶氮吡啶、头孢菌素药物也会出现酮体假阳性的结果。

5.尿亚硝酸盐测定:尿液中亚硝酸盐阳性取决于感染细菌是否含有硝酸盐还原酶、食物中是否含适量硝酸盐、尿液在膀胱中停留时间及尿量等因素。亚硝酸盐阳性常见于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引起的尿路感染。尿液放置过久、维生素C、进食菠菜、卷心菜等富含硝酸盐的食物也会出现阳性结果。

6.尿胆红素测定:衰老的红细胞被肝脾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清除、破坏、分解,释放出血红蛋白,并进一步被蛋白酶分解为珠蛋白、铁和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作用下形成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从尿中排出。尿胆红素阳性见于肝细胞性黄疸或胆汁淤积性黄疸,使用吩塞嗪类抗精神病药时会出现假阳性的现象。但在尿中存在高浓度维生素C和亚硝酸盐时会出现假阴性结果。

7.尿胆原测定:结合胆红素排人肠道后经细菌作用生成胆素原,被重吸收后从尿中排出的部分称尿胆原,正常情况下呈阴性或弱阳性(土)。在完全胆汁淤积性黄疸时尿胆原呈阴性,溶血性黄疸时尿胆原呈强阳性,肝细胞性黄疸时尿胆原轻度升高。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时可呈假阴性,使用尿道止痛药非那吡啶、抗精神失常药吩噻嗪类会出现假阳性结果。

8.尿隐血测定:若显微镜下无红细胞,但尿隐血试验阳性时称之为血红蛋白尿。尿隐血试验阳性见于泌尿系统出血、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输血、恶性疟疾、大面积烧伤、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尿中维生素C浓度超过250mg/L时会造成假阴性结果。

9.尿白细胞测定:尿液中的情况白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阳性结果多提示泌尿系统有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肾结核合并感染等疾病。

10.维生素C测定:主要观察维生素C对尿中糖、胆红素、隐血等检查结果的干扰程度。


除了以上常规检查项目外,还可以通过化验尿液中的钙、钾、钠等微量元素及上皮细胞、管型、结晶、淀粉酶、激素等含量对有些疾病进行辅助诊断支持。


关注小克,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谢谢阅读!


小克大夫


尿常规检查比较常规的检查,每个医院的检查指标也不一样,但是都有基础的共同点,每个指标都有什么意义呢?



  1. 尿色 正常尿液的色泽,主要由尿色素所致,其每日的排泄量大体是恒定的,故尿色的深浅随尿量而改变。正常尿呈草黄色,异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药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变化。
  2. 透明度 正常新鲜尿液,除女性的尿可见稍混浊外,多数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过久则出现轻度混浊,这是由于尿液的酸碱度改变,尿内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渐析出的原因。
  3. 酸碱度 正常尿为弱酸性,也可为中性或弱碱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
  4. 红细胞 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离心沉淀后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3个。若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肾脏出血、尿路出血、肾充血等原因所致。剧烈运动及血液循环障碍等,也可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
  5. 白细胞 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
  6. 管型 正常尿液中仅含有极微量的白蛋白,没有管型,或偶见少数透明管型。若尿中出现1个管型,可以反映至少1个肾单位的情况,是肾脏疾病的一个信号,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7. 蛋白质 一般认为正常人每日排出蛋白质量为40~80毫克,最多100~ 1 50毫克,常规定性检测为阴性。病理性蛋白尿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妊娠中毒症、狼疮性肾炎、放射性肾炎及肾内其它炎症病变、中毒、肿瘤等。
  8. 比重 尿液的比重约在1.015~1. 025之间,婴幼儿的尿比重偏低,尿比重受年龄、饮水量和出汗的影响。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浓缩功能。
  9. 尿糖定性 正常人尿内可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内含糖量为0.1~0. 3克,最高不超过0.9克,定性试验为阴性。尿糖阳性多见于肾性糖尿、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10. 尿胆原 正常参考值:弱阳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肝病等。阴性,见于梗阻性黄疽。
  11. 胆红素; 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胆石症、胆道肿瘤、胆道蛔虫、胰头癌等弓|起的梗阻性黄疸和肝癌、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肝细胞坏死等导致的肝细胞性黄疸。
  12. 亚硝酸盐 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13. 酮体 正常参考值:阴性。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妊娠呕吐、子痫、腹泻、中毒、伤寒、麻疹、猩红热、肺炎、败血症、急性风湿热、急性粟粒性肺结、惊厥等。此外,饥饿、分娩后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等也可出现阳性。尿酮体阳性鉴于糖尿病酮体酸中毒及饥饿性酮症。
  14. 隐血 正常参考值:阴性。阳性,见于泌尿系统结石、感染、肿瘤、急慢性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癌、血友病等。


总结:以上就是各个指标所代表的意义。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觉得写得不错的话,记得点个赞哦!如果还想了解其他健康知识,关注我,私信为你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