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通读》32--孔子的教学大纲


《论语通读》32--孔子的教学大纲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孔子说:你们几位以为我对你们有所隐瞒吗?我没有什么可向你们隐瞒的。我的行为没有什么不可以向你们几位公开的,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

历来注家对这句话有种种解释,我倒觉得钱穆先生的说法可以参考。孔子教学务重实行求己的功夫,六艺之外,经典学习都是要从实践上来讲求的。他并不重视抽象的大道理,或者神秘的微言大义,甚至经常不言,让学生感到不可得而闻之。

聪明的学生们也许会有疑问,不能深信笃行。我猜他们甚至可能会跑去问孔子,老师你是不是有什么东西不愿意教给我啊?不然,我怎么就没学会呢?

这段话孔子是用来提醒学生们:道理就这么简单,就这么朴素,就这么实在,没有什么秘不示人的独门绝学。道理我都告诉你们了,你们就从眼前脚下,踏踏实实地做起来吧,这就是真正的学习。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以四种内容教育学生:文献典籍,社会实践,待人忠诚,恪守信义。

这一章如果跟上一章连在一起读,是不是也很有意思呢?你们嘀咕我留一手,不教给你们本领,那我就告诉你们我的教学都有哪些内容。你们去比对一下,看看自己又学了多少呢?

孔子的教学内容确实非常具体实在,乍一看真没有什么高明之处,但是细细品味,自有其高明在简单处的魅力。

南宋学者王应麟在《困学纪闻》里对这四类内容有一个分析。他说,“ 四教以文为先,自博而约;四科以文为后,自本而末。”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句话里讲的四种内容,是从文献典籍开始打基础层层深入,所谓从广博到专精。

那后面的四科,说的是《论语》里把孔门弟子们的专长和修行分成四个科目——第一是德行,第二是言语,第三是政事,第四是文学,这就是孔门教育的四个项目。最后才讲学文,所以“文为后”。

回到这一章。从孔子的教学内容上你也可以体会出来,他从来都不是读死书、死读书的老夫子,非常强调书本学习之后的实践活动和人格养成。孔子四教,书本学习只占一项,实践做人倒占了其中三项。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孔子说:圣人,我是不可能见到了;能够见到有君子德行的人,也就可以了。

又说:完善无缺的人,我是不可能见到了;能够见到有恒心的人,也就可以了。没有却假装有,空虚却假装充实,很少却假装丰富,这样的人也就难以有恒心了。

孔子是相信历史上曾经有过圣人的,但他非常明确地承认自己不是圣人。他的圣人地位,是通过后辈学生们不断宣传鼓噪,后世封建王朝不断借他来塑造合法性而形成的。

说回这句话,他一生阅人无数,这里其实是在总结性地评判他那个时代的“当代人物”。在他看来,圣人、善人都是他理想中的人物。他生活的时代,真正可以看到实际存在的,是君子还有“有恒者”。

“君子”在前面的篇章里我说了不少,比如孔子的学生宓不齐。但“有恒者”是《论语》中第一次出现。

孔子自己就是“有恒者”,一个终身深度学习的有恒者。这里告诉他的学生们,真正的有恒者必须具备以下素质:实事求是,绝不假装,不炫耀虚夸。真正的有恒者,都是务实的人。

孟子也曾专门发挥过这一句话的意思,讲过“恒产”和“恒心”的关系。孟子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意思是一般人必须拥有财产名位才能有坚定追求的目标,但是只有士这个阶层,即便没有恒产也能有恒心。


子钓而不纲。弋(yì)不射宿。


孔子钓鱼,不用大网拦截兜捕。射鸟,不射夜里回到山林安宿的鸟。

这句话很好理解,那就是孔子不赶尽杀绝,万事都得有个度,不要做得太过分了。这句话表面上是在说明孔子在渔猎之事上,表现得非常有节制、有理性、有分寸,不滥补无度,也不浪费。

但是这句话在历代儒家读书人那里,当然不会这么简单。他们眼里的孔子是神圣的大成至圣先师,必然一举一动都有玄奥的深意,最起码也是哲学意味的思考。所以按照历代的解读,这句话还表现了仁人推己及人,进而推及世间万物的博爱精神。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孔子说:大概有无知却喜欢造作的人,我没有他这种毛病。我多多地听,从中择取好的加以接受;多多地看,默默记在心里。我的智慧,是比“生而知之”次一等的智慧。

类似的话孔子不止一次说起,他自己肯定是经常被学生当作 “生而知之”的偶像,但老夫子很坦诚,他一再强调他自己的智力不过是次一等的学习和积累的结果。这既可以理解成是夫子在展示自己治学和积累的路径,也可以当作帮学生打破各种不切实际的猜测和幻想。

你看,对于什么都不知道就敢跑出来创造发挥,借用一句现代的话就是“无知者无畏”,孔子肯定是不能认同的。北宋王安石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诗,说的其实是差不多的道理——“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也是孔子强调人要不断学习的原因。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一个叫“互乡”的地方的人都很难打交道,却有一个少年被孔子接见了,学生们感到很不解。孔子说:我这是鼓励他进步,不是肯定他退步,何必太过苛求?人家有洁身自好之心,前来求学,我肯定他的洁净,不计较他的过去。

“互乡”这个地方到底在哪儿已经不可考。看样子,当时人对这个地方的人普遍的印象是觉得没法跟他们沟通,没什么道理可讲。

连这种地方的一个普通少年,孔子都愿意接待他,跟他交谈,鼓励他向学上进。这是鼓励少年,更是教导弟子,只要有人想要学习,就应该跟他交流,传道、授业、解惑。何况人家是毕恭毕敬地前来请教呢?

后辈孔门弟子们专门记载下来这个例子,恐怕不仅仅是要凸显夫子的“有教无类”。仔细想想,这背后还存了一丝自省和自警的意思。

孔子门下的弟子似乎有点地域歧视,好像对互乡那个地方的人盖棺定论了。但孔子相信教育改变人的力量,并且亲力亲为,绝不懈怠轻慢,这就叫诲人不倦。仔细体会老夫子作为一个教育者的宽厚,跟今天我们常说的多元化和包容其实是差不多的意思。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说:仁德离我们遥不可及吗?我要仁德,它就来了。

在孔子那里,仁德既在天边又在眼前。老夫子一方面说仁德是最高的标准,所以仁人不多;但是他又不断告诉学生,仁德其实只要一点一滴积累就能做到,而且是特别简单的道理。

所以在孔子这里,仁心普通存在,人人都有。只要发心,向内求,就能在践行君子之学中,成为仁义之士。

从内心里的一颗种子,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后成为顶天立地的大树,要有一个过程。如果你望着大树的青苍翠绿,慨叹自己心中的这颗种子太小,何时才能成为擎天大树,那就是用错了脑筋。

在后面的课程中,你还会学到孔子对颜回说的“天下归仁”。在孔子看来,若是人人都有仁义之心,那么天下也就充满仁德了。

仁德看上去虚无缥缈,就像今天很多人觉得人文素养没有什么实际用途似的。其实这种软实力,即便不作用于人的眼下,也必定作用于将来,更作用于天下。

看似虚无缥缈的东西,不要用务实的眼光轻视它,更不能用短视的目光去衡量它。

摘自靳大成《论语通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